APP下载

古树名木移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以松阳县黄南水库工程淹没区古树移植为例

2022-05-19肖庆来李新星曹雯张深梅李杰峰章伟民包向东叶晓明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松阳县大苗古树名

肖庆来,李新星,曹雯,张深梅,李杰峰,章伟民,包向东,叶晓明

(松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浙江 松阳 323400)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也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复杂的年轮结构,蕴含着古水文、古地理、古植被的变迁史,是研究自然史的重要资料,对研究树木生理具有特殊意义[1,2]。相较于一般的大树移植,古树名木由于树龄较大、体量大,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再加上这些树都具有特殊意义,因此移栽难度更大[3]。

古树名木移植一直是园林工程中的重点及难点,须提前检测古树名木原生地的土壤、水源、光照条件,方可确定古树名木的移植和复壮方案[4]。本研究所涉及的古树名木共41 株,均位于黄南水库工程项目淹没区范围内,其中挂牌古树有26 株。通过前期详细调查,对其中的23 株古树名木分两期进行移植保护,并从前期准备、大树移植、栽后管理等方面对移植过程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实施科学移植施工作业。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区概况

松阳县黄南水库工程项目,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境内松阴溪最大支流小港源上,坝址位于大东坝镇黄南村上游约400 m 处,地理坐标为119°22'14.28 " E,28°20' 17.66 " N,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6.8℃,年均降水量为1 759.9 mm,水汽压为16.7 hPa,相对湿度为79%,年均蒸发量为1 225.5 mm(蒸发皿直径为20 cm),平均风速为1.1 m·s-1,实测最大风速为16.0 m·s-1,相应风向NNW。水库设计淹没线海拔为329 m,工程总占地面积为316.5 hm2,工程永久占地及淹没范围涉及大东坝、玉岩、叶村、竹源等乡镇。黄南水库工程项目区属峡谷地段,河流流向为149°,河谷深切,两岸山体雄伟,地形陡峭,河谷底宽为50~ 60 m,两岸坡度一般在40°~ 45°之间,为基本对称的“V”字形河谷,谷底高程为245~ 250 m。

松阳县黄南水库工程是一项以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发电、改善水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是浙江省重点水源工程、“五水共治”保供水骨干项目和浙江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项目。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可新增供水能力6 000 余万t,提升当地城乡发展、生活用水保证率达95%以上,农田灌溉保证率为90%,并能保障下游乡镇3 万多群众和近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工程于2017 年7 月14 日正式开工,2020 年7 月30日,通过蓄水验收。

本研究涉及水库淹没区的古树名木共计41 株,分布于玉岩镇坳头村、召楼村和余叶村3 个村。本研究中2处古树名木移植地点均位于松阳县域范围内,气候条件与原生境基本一致。古树名木的移植要求在2020 年7 月30 日工程蓄水验收前完成。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测量方法

在古树名木移植前,对水库淹没线范围内的41 株古树名木按调查顺序进行编号,为1~ 41 号,并根据《中国植物志》分类检索,确定41 株古树名木的树种名称。分别测量每株古树名木的树高、胸径、冠幅、树龄等生理性状[5],在距离地面1.3 m 树干处,用皮尺测量各古树名木的胸径,采用CGQ-1 直读式测高仪测量树高,已挂牌古树树龄按挂牌时间推算,其他古树名木用生长锥钻取木芯,测定树龄,冠幅用树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冠幅的平均值表示。

移植一年后,调查和统计古树名木的成活率及移植效果。成活率指古树名木移植一年后成活古树名木数量占总移植古树名木数量的比例。移植效果以古树名木移植后新生枝条数量及长度为数量指标。对2 个移植点的古树名木分别计算成活率平均值(枯死古树不计数)。

数据用Excel 2016 软件整理,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Duncan 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2 大树移植方法

古树名木的移植时间为2018—2020 年。2018 年底,先对确定移植的古名木树进行断根疏枝,施生根剂促生根。分别于2019 年、2020 年的2 月下旬至4 月下旬,分两期开展大树移植工作。移植前通过一树一策[6]、缩坨断根、树冠修剪、树干竹片包扎、土球包扎、移植地土壤改良、标记栽植[4]、起垄浅栽高覆土等技术手段[7-9],在每个种植穴四周用PC 管斜插预埋透水透气孔,可有效提升根系活力[10],针对古树名木的衰弱、渐危、濒危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制修复和管理措施[11-12],保证移植效果。对樟等枝叶萌发能力较强的常绿树种采用树冠回缩修剪法;对榧树等枝叶萌发能力较弱的树种采用抽稀修剪法,对树冠进行抽稀修剪,剪除树冠枝条总量的30%。

2.3 大苗靠接法

大苗靠接技术常用于园林古树的复壮,通过靠接幼树的根系吸收营养供给古树,维持古树地上部生长,进行濒危古树的抢救,使之转危为安迅速复壮的方法,是安全性较高又不影响古树美观的一种较好方法[13]。但在古树移植中尚未见关于大苗靠接法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对移植到移民安置点的榧树Torreya gr andis、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var.mairei等古树采用了大苗靠接法,通过同种幼树靠接提升移植古树的成活率。

将与靠接古树同种的4 株带土球大苗栽入相应古树根部四周,把大苗主干通过相互嵌合的方式靠接在古树主干形成层上,愈合后新增4 个营养与水分传输通道。同树种靠接无抗异反应,根系发达的大苗使古树获得大量养分的供给,从而提高古树的成活率、抗病能力和生长势,促进古树复壮成活。

2.4 栽后管理

古树名木移植后,要过成活关、扎根关、长枝关。如不加强后期养护,即使成活,也可能是“假活”,这是因为其大根都被截断,至少需要10 a 时间再生。因此,古树名木移植要想成活率高,除了根扎得牢,树干及时用杉木原条支撑固定,还要搭架遮阴保湿,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14-15]。移植后两年内,应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做好修剪、剥芽、喷雾、施肥、浇水、防寒、防病虫等一系列养护管理工作[16]。本研究对移植古树分别开展了搭架保护、吊输(森活)营养液、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17-19],通过搭架、高空喷水、树干用稻草土工布包裹等措施减少树体水分散失,提高古树名木的存活率。同时,建立古树名木养护保护管理档案[20],便于后期管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古树名木分布种类和数量

经现场调查,41 株古树名木中已挂牌的古树有26 株,未挂牌的古树名木有15 株。所涉及的41 株散生大树分别位于坳头村、召楼村和余叶村;按照树木学分类,隶属9 科10 属11 种,见表1。

表1 黄南水库工程淹没区古树名木名录Table 1 Ancient and rare trees in the inundated area of Huangnan Reservoir

3.2 古树名木保护类型

古树名木保护类型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古树[21]。根据《国家珍贵树种目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2],41 株古树名木中的樟、南方红豆杉、榧树3 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计20 株,其中,南方红豆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共3 株,均位于召楼村,樟和榧树均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分别为5 株和12株;根据年份划分,国家二级古树有4 株、国家三级古树有22 株;其中为“古树”但不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株数为18 株,以枫香树、枫杨、苦槠居多,绝大部分属于国家三级古树(表2)。

表2 黄南水库工程淹没区古树名木信息及处置情况Table 2 Treatment of ancient and rare trees in the inundated area of Huangnan Reservoir

3.3 古树生长情况与移植方案设计

从现场调查情况来看,41 株古树名木中,胸径最小为26 cm,最大为200 cm;树高在5~ 30 m;树龄最大为400 a;冠幅最小为0.6 m,最大为32 m;枝下高普遍较高。其中,1 号樟的胸径、冠幅巨大,胸径为200 cm,平均冠幅达到32 m,树冠向东偏移,长势一般,树干根部与房屋相连;6 号圆柏主干已枯裂,长势较差;7、18、22 号枫杨主干倾斜明显,树冠偏移,长势一般;17 号三尖杉主干树皮已脱落,长势较差;12、19 号南方红豆杉分支在5 m 高处撕裂折断,长势较差;21 号南方红豆杉主干腐裂,长势较差,其余32 株古树名木木长势良好,特别是余叶村的12 株榧树,长势旺盛。

根据水库水文计算和运行调度方案,黄南水库常年运行水位在324 m 以下,丰水年份每年超过该水位次数在2~ 3 次,每次持续时间为3~ 4 d。因此,在常年运行水位324 m 以上的26、27 号榧树设计原地围坝砌坎保护。根据树木生长位置、树体干形、生境条件等因素,遵从应保尽保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对其余39 株古树中的23 株古树依法进行移植保护(表2),对剩余16 株不便移植的古树名木进行依法采伐。结合树木移栽成活率、移栽成本因素和古树名木保护等级情况,移植保护分2 期进行,计划第一期将红线范围内生长情况及干形较好、树冠较小便于运输的6、11、12、17、25、29、31、34 号8 株古树名木移植到移民安置点;第二期将1、2、3、5、13、14、15、16、18、20、21、22、23、28、40 号15 株古树移植到库区公路外侧。

3.4 移植效果

由表3 可,23 株古树名木的移植效果良好,总体成活率达86.96%,基本达到库区古树名木移植保护目的。其中,位于库区公路外侧的15 号枫香树、18 号枫杨因根部损伤较大,移植后无新枝生长,树干枯死;40 号苦槠树体上半部分枯死,树体中部有新枝生长,树势较弱,其他古树均长势良好,平均成活率为86.66%;位于移民安置点的31 号榧树枯死,其它移植古树新枝粗壮有力,树势旺盛,平均新枝长度达106 mm,景观效果突出,成活率达87.50%。整体来看,相较于库区公路外侧移植点,移植到移民安置点的古树名木长势更好,新枝数量及新枝平均长度均显著(P<0.05)高于库区公路外侧的古树。

表3 古树名木移植效果统计Table 3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ed ancient and rare trees

4 结论与讨论

古树名木移植技术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关注的重点,他们提出了大量提升古树移植成活率的保障措施[11-16],李宏等[23-24]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古树移植成活率达95%以上,但未见相关研究数据。由于法律限制,大批量古树移植的情况较少,关于古树移植成活率的数据研究极少。本研究因松阳县黄南水库工程建设需要,首次对大批量古树开展移植,通过调查分析,依法对水库淹没区的41 株古树名木进行处置,对其中的23 株古树开展移植保护工作。

由于被移树木树龄较大,阶段发育程度深,细胞再生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古树名木移植难度较大,提高成活率与保存率较为困难[4]。本研究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对需要移植保护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详细规划,通过依法审批、制定一树一策、移植前处理、科学移植及移植管护等工作,为各古树量身定制修复和管理措施,创新古树移植大苗靠接法,新建水肥通道等措施有效提升移植成活率。

本研究移植的23 株古树名木总体成活率达86.96%,其中,库区公路外侧移植点的成活率为86.66%,移民安置点的成活率为87.50%,两处移植地成活率相差不大,但均低于李宏等[23-24]认为的95%以上的成活率,在移植技术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可能是由于古树名木移植样本数量还不够大造成了偏差。两处移植地古树名木的长势差异显著(P<0.05),移民安置点的古树名木长势更好,移植一年后新枝数量及长度均显著高于就近移植到库区公路外侧的古树,本研究结果与古树就近移植的建议不一致[14],可能存在4 个方面原因:一是移民安置点为第一批移植古树名木,移植时间在2019 年2 月,准备较充分,移植效果更好;二是库区公路外侧移植数量较大,种植密度较高,导致古树名木长势较差;三是本次移植古树名木树种较多,移民安置点移植古树名木以针叶树种为主,移植时枝叶保留较多,恢复较快;四是本次移植到移民安置点的古树均采用了大苗靠接法,使古树名木恢复更快,提高了古树名木的成活率。移植时间、种植密度、栽后管理及移植前准备工作是影响古树名木长势及成活的关键因素[8,12],对古树名木长势的影响大[4,14]。

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古树名木移植仍需要根据古树名木的生境就近移植,同时做好充足的移植准备,控制树间距,根据树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移植方案,选择早春移植,不同树种古树的移植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项目首次对移植古树名木采用了大苗靠接法,并对古树名木的总体成活率及长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国家重点工程涉及的古树名木依法移植提供了良好的工程技术模式与案例。

猜你喜欢

松阳县大苗古树名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妈妈的“双减”
捉蟋蟀
更正
云杉大苗的起苗与包装
母亲“送礼”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松阳:民生实事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苹果树大苗移栽要“十改”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