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花的树

2022-05-19梁小萍

山西文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担子向东栀子花

初次听妈妈讲浪漫,年少不解风情。

妈妈从来不忌讳自己的小村庄出身,也从来不谦虚地说自己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

话说当年十里八村来家说亲的多了去了。说这话时,明显可以感觉到妈妈的语气上扬,只不过姥爷姥姥从来没有松开一丝牙缝儿,谁家的闺女谁知晓,韦家的这个小丫头,他们老子娘做不了主。

开春不久,韦家丫头去乡里演了个《小二黑放牛》,对手戏是邻村的小伙子,下了戏台趁着夜色,放牛娃小二哥甩起小柳鞭,一路撒欢追到了清水河沿岸的家门口。只见俺的小脚姥姥一把敞开大门,绣鞋面上的干枝梅纹丝不动,绵绵软软的话儿旋起一阵风:“哪家的毛孩子,你以为你唱戏呢!乖乖儿,出了门向东,遇河淌水,见山越岭,有多远走多远。”

为什么向东?向东是何方?来来来,听好了,向东,迎着朝阳踏着露水,需一路翻山越岭,大地的尽头是浩渺的海洋。传说为秦始皇寻觅长生药的徐福,就是于此东渡一去没了踪影。俺姥姥的一颗老娘心啊!不敢细思量,可漂洋可过海,老远老远了。

时年夏至,村里普及识字班,韦家丫头上了识字班没几天,一袭布衣的教书青年突然登门家访,见了姥爷未曾开口,立马被俺的姥爷上称颠了三个来回。俺的姥爷有个海货担子,農闲时节挑着担子赶个集卖个货,攒个小钱就寻思着买块地,耕耘播种收获,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财富才是姥爷想要的。姥爷常年小买卖练就了一双老眼如秤,浑身上下没有分毫的识字班老师,凄惶惶落了选。妈妈有时会说,其实那个老师挺好。小时候不懂好不好,长大了觉得不够好,韦家丫头那个小脾气,若是够好岂能放弃。贫富且不论,至少勇气欠费了。妈妈闻听此言,未曾吭声却面露悦色,那表情颇有家有小女初长成的欣然。

没见过妈妈小姑娘时的模样,妈妈最早的照片已然是小媳妇了。照片上的妈妈很陌生,梳着和电影《李双双》剧中人李双双一模一样的发饰。自从电影一经放映,大院里谁都说妈妈像极了李双双,不仅相貌,脾气也如此相仿。只不过此时的妈妈喜欢盘发,巧手编发若花篮,春天的发髻里永远住着一朵栀子花。其实我更倾向脾气一说,妈妈的热情与坦诚,就像一眼清粼粼的泉水,细水长流源源不断。好吧,就算妈妈像极了李双双,即便花季般的年龄,也就是五十年代的一个乡村妹子,能有几多娇俏。

入秋前后,俺家18岁的韦双双往返于20里外的渔村采买进货,选了一担子的干海鲜,还不忘给自己捎带了一只现蒸好的梭子蟹。大姑娘家家的不好意思在集市上吃食,挑着担子东瞅瞅西瞧瞧,终于四顾无人,找了个坡地美美啃了一回螃蟹。村外竹林小桥边,放下担子,走到河边,细细洗净手,生怕家中吝啬的老父亲发现了偷嘴,而后斜靠斑驳的木桥栏杆缓缓神。羽白色布衫、灰蓝色裤子、同色调的素面蓝布鞋,轻风抚乱发,一早出门采摘的栀子花,藏在衣襟的小兜中,幽幽泛起一缕香。恰恰此时一个军人迎面走来要过桥,宽肩浓眉、英气十足,桥头四目相及,一见钟情的故事就这么发生了。

妈妈说到这一段,我笑得坏坏的,要是这个兵哥哥知道,眼前的这个花大姐刚刚偷吃了一个梭子蟹,正忙着销毁蛛丝马迹,一见钟情的风情会不会大打折扣。妈妈说:“我哪知道,我们又没成,我只是觉得那天,我正好穿了我最喜欢的衣裳。你知道么,羽白色有多素净。”说话间的妈妈眉宇含笑,陶醉于往昔的女人真的好奇怪,原来一段邂逅总是在自我满意的状态下才会更让人难以忘怀,而浪漫也不因姻缘未果而失去它的美丽。

虽是一面之缘,邻村探家的军人四处打听,最终托媒人找上了门。或许自我感觉条件良好,结婚可随军都成了联姻示好。在那个年代,随军意味着走出农门。姥爷姥姥尚未说什么,却被妈妈一口回绝了。既然有好感的识字班老师错过了,那么一见倾心的军人为何擦肩而过。妈妈的解释很简单,找对象不是为了随军,自然这也不该是相亲的资本。据说这位军人最后颇为不甘心地给媒人撂下了一句话:“看她能不能找到比我更好的!”

“好不好,谁管得着吗!”时隔多年,部队大院的韦妈妈,脾气一如当年,只不过往事已然长成了一棵树,开满了妈妈最爱的栀子花。

一朵花儿悄然绽放,妈妈凝神瞧看许久,想来这朵栀子有故事,随手掐了轻轻挽入发丝。若隐若现的暗香袭来,不由人心神摇曳,原来浪漫是朵花,也可以是一棵树。

【作者简介】梁小萍,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小小说学会会员。作品散见各报刊,并入选各类年度选本及试卷。

猜你喜欢

担子向东栀子花
栀子花
我的爸爸
栀子花开
赶集归来
担子越重越要爱护挑担人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于向东
栀子花开
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肩上
火车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