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志愿者眼中的上海战“疫”
2022-05-19茅杰
茅杰
3月下旬起,每晚我和太太在小区散步,都不时有邻居和我们打招呼。太太有点好奇:最近怎么突然有那么多人认识你?
原因很简单:3月中旬起,我成了闵行区颛桥镇都市阳光花园的防疫志愿者,和我打招呼的,都是共同战“疫”的“战友”,昔日的“陌生人社会”正悄悄迈向“熟人社会”。
这些天,我身边一位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共同守“沪”。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浸润在基层疫情防控和百姓生活的各个细节,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党员归属感 百姓获得感
3月14日,都市阳光花园首次进行核酸检测。党龄超过30年的志愿者沈鑫棋自告奋勇担任牵头人,给大家安排引导、登记等各项工作。沈鑫棋说:“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要有党员、干部的身影。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虽然大家都没经验,但核酸检测刻不容缓,总得勇敢迈出关键的第一步,这就好比人大的创制性立法。未来,我们不断听取民意、总结经验,就好比对已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
很快,业主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5人迅速扩展到了60余人,“承包”了核酸检测中除医护人员以外的所有岗位。志愿者中,中共党员约占50%,年龄横跨“50初”到“00后”。队伍中,有夫妻档(我太太也于3月底加入),也有母女档。3月26日,志愿者顾建新的作品《抗疫有我:勇敢的我们》同时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东方卫视黄金时段播出,集体在电视上亮相,进一步激发了志愿者们的热情。
由于志愿者均为小区居民,我们探索的防疫“准自治”模式符合小区实际,行之有效,解决了兴银花苑居民区书记张珊红的燃眉之急——她有更多精力忙辖区内其他小区的防疫工作了。
有事好商量 有事能商量
老百姓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需要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事好商量、有事能商量,一幅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图景正在我们小区呈现。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将重要通知转达给居民?有人建议:把上级的告知书转到群里即可。这时,一位志愿者建议:再草拟一个小区通知,把大家关心的事一并告知。这位曾经担任过上海市人大代表的志愿者解释说:上级的告知书好比宪法,明确框架和原则;小区公告则是普通法律法规,在“宪法”下“立法”、制定“村规民约”,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居民。
事实证明,小区定制版的公告广受好评:对居民而言更实用,对物业而言也更有操作性。告知书把疫情防控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探索把“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变成“预想到问题并提前解决问题”。
换位思考 做好“天大的小事”
封控管理下,百姓生活有着诸多不便,有人发牢骚,有人不配合……怎么办?
志愿者何晓懿的心态很阳光:我们需要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立场、需求想问题,多从自身角度找不足。
业委会成员张敏和吴志超担任志愿者以来学到了很多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比如,个别居民在微信群里讲怪话、发牢骚,以前感觉很委屈,现在则会私信联系,甚至当面沟通,效果很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基于彼此信任的溝通才是有效的沟通。
闵行区人大代表、兴银花苑居民区书记张珊红坦言,这段时间很累,但很值: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要善于把百姓想法和党委政府的做法有效对接。最近和百姓打交道的机会更多,及时有效的沟通能为社区治理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更好“切口”。
在疫情的反衬之下,我日益强烈地感受到一股积极向上的能量正在都市阳光花园的土壤里萌动,在志愿者的精心浇灌下发芽,迎接明媚春光。疫情终将过去,期待上海早日美丽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