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活”起来
2022-05-19吴晓迪段利军
吴晓迪 段利军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山西云冈的生动实践。今天,云冈石窟文物保护、景区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展示利用等各项工作进入新阶段、有了新突破,探索了文物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位于山西大同城西武州山南麓的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以其宏大气势、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世界各地不能来到现场的大批观众,则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远程观赏石窟风采,“足不出户游云冈”。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云冈石窟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文化资源得到深入挖掘,“云冈学”建设呈现崭新面貌。古老的云冈石窟“活”起来了,绚丽的“历史文化长廊”在这里构建和延伸。
“小云冈”连成“大云冈”。云冈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窟区内形态各异的佛像多达5.9万余尊,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和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通往窟区的云冈峪沿线,还有众多文化遗存,如青磁窑、鹿野苑、吴官屯等小型石窟,以及成片成线的城堡、烽燧、墓葬,构成了全国少有的文物旅游资源带。
“总书记的关怀催人奋进,云冈石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谈及云冈石窟的变化,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十分激动。近年来,云冈石窟保护与利用工作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大景区建设如火如荼,当地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延伸性开发。正在现场参观的一位游客说:“之前来云冈石窟,不到40分钟就转完了。这次来参观了新修建的云冈博物馆、美术馆,还观看了乐舞、孝义皮影等表演项目,感觉一整天都没看够。”
走上全方位、多元化发展之路的云冈景区,对未来发展作出了新规划。2022年年初,《云冈历史文化长廊旅游规划》通过验收,未来将以云冈石窟为核心,集中打造云冈峪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的云冈历史文化长廊,中长期将形成连接右玉西口文化、内蒙古昭君文化,长约250公里的边塞文化旅游带。届时,“小云冈”将真正变成令人向往的“大云冈”。
给文物插上“数字翅膀”。在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展厅,戴上VR体验设备,一座座石窟、一尊尊雕像等场景“真实”地呈现在游客眼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VR系统最多可支持15个人同时体验,已通过参加展会等方式让福州、洛阳等多个国内城市和法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市民感受到“数字云冈”的精彩。
围绕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云冈石窟典型洞窟数字化建模与三维信息系统构建项目、残件数字化采集项目等先后实施完成。云冈研究院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探索将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可移动展示,利用3D打印、VR等高科技,助力云冈石窟文物景观走向世界。目前,已成功完成对第3、12、18窟的等比例复制。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主任宁波介绍说:“云冈石窟的分体3D打印、积木式安装,开创了超大体量文物等大比例复制的世界先例,为云冈石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发挥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传承中的优势,古老的文化遗产从现场延伸到了线上、飞到了“云端”。原本不可移动的石窟艺术正在数字化时代,以全新的方式、年轻的姿态“活”起来、“动”起来。
努力建设“云冈学”。以云冈石窟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心,通过深层次探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揭示历史脉络谱系的发展轨迹,弘扬云冈文化,努力建设“云冈学”,云冈研究院等众多专门性研究机构相继挂牌,研究成果竞相涌现。
2019年,历时七年编撰的20卷《云冈石窟全集》顺利出版。这部全集建立起庞大的石窟影像数字资料库,不仅方便了今后的研究,还形成了大量学术新观點,成为人们走进云冈、认知云冈、研究云冈的一部“宝典”。围绕北魏民族学、丝路文化与民族融合等研究领域,《云冈石窟窟顶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等一系列学术著作编撰出版。“云冈学”研究日益走出国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化。
“‘云冈学’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张焯说。建设“云冈学”的目的,是为深入挖掘云冈石窟的历史内涵找到一把“钥匙”,让人们更好读懂云冈的历史,从中领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