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非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培训方案设计*

2022-05-18顾家冰窦祥林余洪锋孟为国何瑞银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机非洲

顾家冰,窦祥林,余洪锋,孟为国,何瑞银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市,210031)

0 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发展的全球公共产品,已然成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之发展契机。21世纪以来,中国援助非洲的规模高居世界前列,为非洲国家的发展与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将科学技术转移和科技人才培训作为援助非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的是从源头上帮助非洲国家减少贫困,培育这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潜力[1-5]。为响应该倡议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精神,南京农业大学发挥本校优势和特色,深入了解非洲的农业机械应用技术水平,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训项目,培养非洲国家农业机械专业技术人才,促进非洲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为未来中非学校、企业与相关部门搭建友好交流合作的桥梁,服务于国家的中非合作战略。

1 非洲农业基本情况

农业是多数非洲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非洲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却是尚未完全解决粮食问题的农业大洲,并且非洲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发展,70%左右的非洲人从事农业生产,依靠农业谋生,但非洲由于缺乏农业机械,农业技术落后,中部非洲85%的农田都依靠人力生产;在西非,人力占比达70%;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情况较好,但人力的比例也达到了54%和50%,因此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靠天吃饭是常态。非洲拥有1.1×106khm2的可用耕地,但目前只利用了2×105khm2,土地利用率低,人口增长迅猛,预计未来20年将增长1倍达到20亿人,导致粮食极度匮乏,因此非洲急需田间作业机械等设备,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不足问题[6-7]。

整体来说,非洲农业机械基础薄弱,农机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同时各非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发展非常不均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参差不齐,少数的几个大国占有了非洲农业机械进口总数的极大份额。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等国家约占全非洲农业机械进口总额的80%[8]。

以代表性农业生产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为例,他们的农业在国内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肯尼亚全国人口4 500万,全国8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国内生产总值26%来自农业,农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5%[8];埃塞俄比亚1.024亿人口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85%以上,农业占GDP的47%,90%的外汇来自农业产品出口,是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人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埃塞俄比亚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国土面积1 104 khm2,可耕地面积达74 600 khm2,然而当地实际耕种面积仅占可耕地面积的23.5%,大部分可耕地处于尚未开垦的状态,埃塞俄比亚广泛缺乏生产配套设施,各农业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很低。调研结果显示,在中国南南合作专家所服务的区域内,没有工具,只有传统的镐锄、砍刀等简单工具的农户占到了77.3%;服务区域的农业生产属于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模式占到了70.5%,灌溉农业仅占2.2%,小农的农业生产处于相对原始的粗放模式,牛、马、驴是生产中的主要动力来源[9]。埃塞俄比亚目前农机使用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农场,农户还没有普及使用,1994—2003年,农机密度每100 hm2为2.71台(FAO),而据埃塞俄比亚农业部的内部数据显示,目前平均农机总动力仅为0.1 kW/hm2[10]。坦桑尼亚,农业经济以小农为主,农业综合调查显示,约有462万农户在经营农业,平均每个农户耕种1.78 hm2土地。坦桑尼亚农业技术极为落后,在依赖天然降雨的农业系统中,约70%的土地都依靠锄头耕种,20%依靠畜力耕种,只有10%的依靠拖拉机耕种,尚属“刀耕火种”模式。坦桑尼亚农业机械化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全部依赖进口,无农机产业。拖拉机从印度、中国、南非等地进口,圆盘耙、打草机从巴西进口,大型收割机械数量少、品牌杂,配件难以及时获得,尚未形成一个优势品牌。二是农机拥有量少。因一般小农的购买能力弱,而国家财力有限,无法提供相应补贴,导致以拖拉机为代表的农机应用率低。坦桑尼亚农业部农业机械化司的数据显示,每年销售/进口的拖拉机数量平均仅在400台左右,少的年份甚至在50台左右[11-12]。

近几年来,非洲对中国小型农机具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些农机具价格低,中小农场主都能买得起,而且中国的小型农机具使用和操作易掌握,出现故障也易于维修。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价格成为了他们考虑农机产品类型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农机产品相对发达国家来说,适应性较强,在满足基本的农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性价比高,能充分满足了非洲对农机产品的需求[13-14],2017年,非洲进口中国农机产品金额上升至22.4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增长46%,约占非洲进口总额的10%[15]。

总体来说,非洲农业机械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人力方式和半机械化为主,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2)农业机械工业基础薄弱,农机产品高度依赖进口,农业生产适用机具不足;(3)政府财力有限,对农业机械的应用无法提供相应补贴,导致以拖拉机为代表的农机应用率低;(4)推广人员严重缺乏农业机械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制约了新技术的应用;(5)政府与中国农机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发展缓慢。

2 培训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

2.1 培训目的

1) 通过对来自非洲的农机推广、管理人员培训,系统掌握中国先进的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使他们能利用所学技术,与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广和培训相关技术人员,显著提高非洲农业机械应用技术水平,促进非洲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提高非洲的农业生产能力,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贡献。

2) 通过参与中国农机相关企业的参观培训,进一步加强学校、企业与非洲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为中国农机企业走向非洲搭建良好的平台;也有助于帮助非洲开展人力资源培训,为我校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做好人才储备。

3) 促进“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的深度合作,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服务。

2.2 人才培养目标

进修生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学术研讨、专题报告、企业和农场考察活动、撰写研究报告等系统教学活动,能全面掌握农业机械相关的核心技术,包括农业机械设计方法、农机使用技术、农机检测与维修技术等,系统了解中国企业和农场的先进经验,了解中国文化,具备一定的解决中非两国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3 培训方案设计

针对非洲农业发展存在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推广人员缺乏相关技术培训等问题,本项目拟招收非洲农机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生,进行农业机械应用的专项技术短期培训,使学员回国后能胜任相关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的推广和管理等工作。本项目将从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农业机械化规划、应用管理等方面开展培训。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理论课程、技能训练课程以及拓展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最基本的中文并进行简单交流,了解基础的专业中文用语,介绍“一带一路”政策等。专业教育理论课程内容:介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选型配套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知识。针对非洲地区的种植模式,重点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并介绍精确农业与变量作业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内容:主要通过机械工程实践初步掌握并使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工具。拓展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农业生产田间作业机械化技术相关领域的专题报告,学员将在教授指导下完成一份研究报告。本项目以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相关教授授课、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实习实训为主,相关合作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授课为辅,授课语言为英语或双语(少数企业参观需要翻译)。具体培训课程包含理论授课、校内实训以及校外生产实习等,培训时间安排在小麦收获和水稻种植期,为期4个月,具体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框架与学时分配Tab. 1 Curriculum framework and credit hours

4 保障措施

4.1 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以质量控制为核心,以持续改进为目标,构建和完善“监控、反馈、改进”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包括课堂教学及理论教学效果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三个子系统。完善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等,对教学质量进行长期、动态、有效的监控。成立由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的督导组,负责本项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督查。

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专项教学评估结果信息采集方式,建设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诊断,并及时向授课教师和学生反馈。基于教学质量反馈信息,解决存在问题,实现教师教学质量改进和学生学习效果改进两个目标。

4.2 完善教学质量标准

根据生源国发展状况,明确培养目标、素质能力要求、培养特色、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推进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与教学质量监控需要,围绕教学过程和各教学环节,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编制和培训教材编制等方面的质量标准。

4.3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涉及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课程考核方式基本规范》《教学实习组织与管理办法》等相关教学质量管理文件。根据工作实践,更新完善,使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质量管理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建设。

4.4 强化教学条件建设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现拥有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灌云)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等3个省级学科平台,以及农业工程研究室、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研究室、智能化研究所、现代设计方法及车辆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与控制研究室5个校级科研平台;学校设有大学生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体育馆、电信营业厅等,能为留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和交通保障。学校还与国内技术水平一流的其他科研院所、农机相关企业和农场等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基础,建立了多个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基地农业装备条件一流,能为培训班提供农场生产实习和企业参观考察活动等提供保障。

4.5 发挥师资队伍优势

担任本次培训任务的10名骨干老师,全部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并且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的经历,大部分教授指导过非洲(硕士和博士)留学生,承担过双语教学任务,能胜任本次培训项目的教学任务。部分合作企业国际化程度高,能独立胜任教学指导工作,有些企业能在翻译帮助下完成参观培训任务。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农机非洲
王小虎:“土”专家与“新”农机的不解之缘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机维修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分析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试论建设县乡农机推广体系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