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规制政策下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对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
——以肉鸭养殖户为例

2022-05-18赵佳佳刘灵芝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粪污资源化规制

赵佳佳 刘灵芝*

(1.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0;2.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进行畜禽产业环境污染防治、改善畜禽养殖环境不仅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拉动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而且满足了消费者对畜禽的需求,畜肉供给充足。但同时也加重了畜禽粪污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中国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良好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促进畜禽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环境政策,其中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处理是重要内容。21世纪初,中央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制定了包括发展规划、准入条件、排放标准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条例。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指出要促进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的发展进程;2015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指出,要综合治理养殖污染,到2020年污染物利用率达75%以上、到2030年污染物利用率达90%以上;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科学有序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鼓励指导各地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20年6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标准,要求畜禽粪污的处理应根据排放去向或利用方式的不同执行相应的标准规范,明确指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畜禽废弃物通过循环再利用节约养殖成本,而且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改善畜禽养殖环境,促进畜禽产品质量,提升销售价格[1]。畜禽养殖户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但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政策和制度的约束,环境的外部性使得畜禽养殖风险认知与意愿关系无法完全脱离政府环境规制的情景。环境规制是指政府对微观主体采取干预和管理的规制措施,通过影响市场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决策行为将环境成本内部化,最终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2]。在中国现阶段,环境规制中命令型环境规制重要性最高,其次是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相对重要性最低。司瑞石等[3]研究发现:激励型规制、引导型规制、自愿型规制对养殖户病死猪资源化处理决策和处理程度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作用强度为引导型>自愿型>激励型;何可等[4]认为环境规制对规模养猪户的资源化利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张郁[5]以湖北省280个规模生猪养殖户为调研对象,实证分析指出环境规制政策对于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正向调节效应。

已有研究围绕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从不同角度对养殖户的行为意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大部分研究以不同地区畜禽养殖为研究对象,认为养殖户的个人特征、经营特征以及环境特征影响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6-7]。还有研究发现,养殖户对不同畜禽粪便处理方式的选择行为之间相互依赖,有较强的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意愿是影响养殖户选择环境友好型畜禽粪便处理方式的重要因素[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研究学者从认知角度、社会因素、制度规范等方面研究农户的环境行为。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养殖户的风险认知是影响环境友好行为的重要因素,亲环境行为的认知特征对环境行为产生重要影响[8]。也有学者对养殖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及其行为的不一致性进行分析,根据现实调查数据显示,有60.9%的养殖户表现出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的不一致现象[9],而养殖年限成为养殖户粪污治理意愿转化行为的阻碍因素[10]。孔凡斌等[7]通过对生猪养殖户的调查发现,畜禽健康影响认知、环境保护法规认知等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

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是在环境规制政策背景下进行,养殖户行为不能完全脱离环境规制政策,研究学者聚焦于环境规制下环境风险感知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行为的研究,对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但是养殖行为主体的意愿影响行为,环境规制下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对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路径是否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研究学者主要聚焦于生猪、肉鸡等畜禽养殖,肉鸭作为水禽养殖收入的主要部分,肉鸭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其养殖粪污导致的污染问题不可忽视,肉鸭养殖户是否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养殖户的风险感知对参与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环境规制政策发挥着怎样的调节作用等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的政策法规,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保障。但是,目前养殖户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政府相关政策认知程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且,养殖户作为畜禽养殖最基本、最庞大的微观主体,其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意愿是影响养殖户选择环境友好行为处理方式的重要因素[11]。也就是说,作为畜禽养殖直接行为主体的养殖户认知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的实施效果,进而影响畜禽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因此,基于对肉鸭养殖户粪污风险感知以及对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将环境规制政策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不同环境规制政策下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对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以及调节效应,以期探索促进养殖户风险感知、提升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升肉鸭养殖户的养殖效率,实现乡村文明建设。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环境风险感知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个体实际行为的发生由其行为意愿决定,行为意愿是个体实际行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10]。而主体对待事物或者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决定主体的行为意向,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12],个体的认知水平是行为意愿的前置因素[13],在个体的行为意愿发生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4]。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对养殖废弃物的污染防治意愿是养殖户采取废弃物处理方式的基础[15],而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是影响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重要因素[16],养殖户的环境风险感知越强,其参与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越高;通过提高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才有可能对其亲环境行为采纳产生影响[17]。在影响养殖户行为意愿的众多因素中,养殖户的参与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参与意愿,参与态度对养殖户参与意愿影响的总效应和直接效应均最大[18];在感知行为中,养殖户健康风险感知对于污染防治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养殖户对污染的认知程度对养殖户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19]。风险感知是风险主体对其自身面临或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感知和识别。在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式下,风险感知会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来降低风险,它是决策行为的重要解释变量[20-21]。而在对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识别风险就是查找和描述风险事实、风险因素和风险损失的过程[22],所以将环境风险感知分为风险事实感知、风险原因感知与风险损失感知三部分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进行分析。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提出如下假设:

H1:环境风险事实感知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2:环境风险原因感知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3:环境风险损失感知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1.2 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调节作用

养殖户作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的直接参与主体,其粪污处理行为直接影响着畜禽养殖效益及环境防治绩效[23]。农户理性行为理论指出,农户作为微观的经营主体,具有“经济人”的属性,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畜禽养殖户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做出合理的养殖决策,即决定是否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以及对粪污进行多大程度的处理。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与集中化发展,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国家通过制定相关的环境规制政策来促进养殖户环境防治行为,其中政府的约束能促进养殖户进行废弃物处理行为[24]。在畜禽粪污治理过程中,由于环境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容易造成环境处理的外部性[1]。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当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时,养殖户会对畜禽粪污做出不规范处理,造成环境的负外部性;当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时,养殖户对畜禽粪污进行资源化处理。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从而弥补市场失灵[25]。根据外部性理论,政府主要通过调整市场资源配置与养殖户行为将环境成本的外部不经济进行内部化[26]。而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通常通过政府强制或者引导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包括税收、补贴、企业合并和谈判等形式,政府补贴是必要手段[27-28]。由此可见,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和协调畜禽产业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作用,部分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Soctt[29]指出,政府监管、规制和规范压力能促进企业自愿实施环境治理;政府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认知的变化能改变养殖户处理行为,相关补贴政策和养殖保险政策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行为有促进作用[30]。根据认知-情境-行为理论,情境因素对于农户认知及行为之间可能存在调节作用[31],环境规制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养殖户环境认知来影响其环境治理的参与意愿[32]。张郁等[33]也通过对养猪户环境行为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政策对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环境行为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但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对环境风险感知-环境行为意愿的影响效用不同;在政府环境规制下,不同环境规制通过养殖户个人的能力、技术等内在知觉行为和风险感知影响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4: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具有调节作用。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构建了环境规制政策下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对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框架结构(图1)。

图1 环境规制政策下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对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结构框架Fig.1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farmers’environmental risk perception and willingness to treat manure as a resource under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policies

2 数据、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2020年在山东、四川、安徽、广东、河南、内蒙古、江苏等省份展开的肉鸭养殖农户调研数据。由于区域差异性以及规模养殖特征会影响肉鸭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产业体系基于科学性、多样性等原则,采用了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数据的搜集。为了保证调查对象尽量涵盖肉鸭不同养殖品种以及养殖区域,根据国家水禽产业体系对肉鸭养殖品种、养殖区域的划分进行随机抽样。由于肉鸭养殖模式基本为“公司+”的组织形式,所以依托调查省份的肉鸭养殖龙头企业,对不同组织形式和不同肉鸭养殖品种的养殖户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产业体系首先在山东省高唐县进行了预调研,在修整问卷的基础上对其他省份肉鸭养殖农户进行了正式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肉鸭养殖农户的个人基本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以及对环境规制政策的了解情况。在调研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当地肉鸭养殖企业以及相关人员进行探讨,全面深入了解肉鸭养殖环境风险感知情况以及肉鸭养殖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6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实际获得有效问卷694份,有效问卷率达90.6%。为了检验问卷的有效性,对调查问卷进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问卷总体Cronbach的α系数为0.725(>0.7),说明问卷信度较好;KMO的值为0.643(>0.6),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调查样本中,肉鸭养殖户的个人特征以及家庭经营特征如表1所示。在养殖户个体特征方面,88.90% 的调查者为男性,65.13%的养殖户年龄在41~59岁,文化程度基本为初中,占49.86%,风险偏好中87.03%的养殖户为风险规避型。在家庭生产经营方面,养殖户肉鸭养殖经验5年及以下较多,占据样本量的48.85%,养殖规模主要分布在年出栏量6万~10万只,养殖的劳动力主要以家庭成员为主,85.88%的养殖户收入主要通过肉鸭养殖获取,78.82%的样本养殖户加入企业组织,组织化程度较高。

表1 样本养殖户基本特征描述Table 1 Description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ample farmers

2.2 变量选取

2.2.1被解释变量

在调查问卷中设计“是否愿意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问题来获取养殖户的资源化处理意愿,并按照“愿意=1,不愿意=0”进行赋值。

2.2.2核心解释变量

本研究主要了解肉鸭养殖户对环境风险感知的现状,借鉴张郁等[34]的研究方法,将环境风险感知分为风险事实感知、风险原因感知、风险损失感知3个方面,并在问卷中通过设计“肉鸭养殖对土壤、水体、空气的污染影响程度”进行环境风险事实感知的度量;询问“因肉鸭养殖污染而被罚款、对周围民众和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环境风险损失感知的度量;通过“粪污进行资源化处理能减少环境污染的赞成程度(PRR1)”、“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减少环境污染的赞成程度(PRR2)”来度量养殖户环境风险原因感知。

2.2.3控制变量

借鉴乔娟等[25]、赵俊伟等[10]的研究,本研究选取养殖户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风险偏好)、家庭经营特征(养殖年限、养殖规模、养殖人数、养殖收入占比)及组织化程度等影响畜禽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2.2.4调节变量

通过命令型规制、激励型规制、自愿型规制3个维度来衡量政府环境规制。首先,政府通过强制手段进行粪污处理的监管,通过“政府处罚强度”和“政府监管强度”进行衡量;其次,政府通过相关补贴,技术推广以及经济组织的相关补贴激励养殖户进行资源化处理;最后,政府与养殖户签订“承诺书”,规定粪污资源化处理的技术、标准等相关内容,通过“约束强度”进行衡量。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测度环境规制的强弱程度,借鉴司瑞石等[3]对环境规制代理指标选取和测度方法,同时在张郁等[33]、杨皓天等[35]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肉鸭养殖的相关环境规制,通过询问“政府监管对您进行粪便资源化处理的影响程度”、“政府环境处罚对您进行粪便资源化处理的影响程度”对命令型规制进行赋值,并取其算数平均值;通过询问“政府的环境补贴政策对您进行粪便资源化处理的影响?”、“政府技术指导推广对您进行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影响?”、“经济组织规章制度补贴强度对您进行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影响?”对激励型环境规制进行赋值,并取其算数平均值;通过询问“与政府签订环保承诺书的约束强度对您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的影响?”对自愿型环境规制进行赋值。变量的相关含义以及赋值情况见表2。

表2 变量含义及赋值说明Table 2 Variable meaning and assignment description

表2(续)

2.3 模型构建

为了进一步检验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的影响因素,验证前述提出的研究假说,检验环境规制、环境风险感知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建立经济模型开展定量分析。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该变量为离散变量,故采用二元Logit模型。该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1)

式中:Y为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取值为1表示有进行资源化处理意愿,取值为0表示没有进行资源化处理意愿。X为解释变量,包括核心解释变量(环境风险事实感知、环境风险损失感知、环境风险原因感知)和控制变量(个人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风险偏好;家庭经营特征:养殖经验、养殖规模、组织化程度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对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

为保证回归结果的一致性和无偏性,本研究对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小于0.8,表明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为进一步验证各自变量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各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同时对样本数据进行二元Logit回归,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为了解决异常值、自相关以及扰动项异方差问题,本研究对回归进行了稳健性估计,回归方程1考虑所有变量,回归方程2是在方程1的基础上逐渐剔除不显著的变量,直到所有变量都显著。结果显示,在剔除不显著变量后,方程(1)

和(2)的变量显著性及相关系数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回归结果的稳健性。为了保证估计方程的精确性,对估计方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方程的拟合优度为87.88%,拟合优度较好。各变量的相关系数与稳健标准误如表3所示。

养殖户个体特征和家庭经营特征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表3方程回归(1)中,性别、年龄、养殖年限、养殖人数以及养殖收入占比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调查样本中,肉鸭养殖户的决策人主要为男性,养殖年限基本在5年之内,肉鸭养殖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养殖经营人数基本固定为2个人。表3方程(1)和(2)回归结果中,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影响显著且系数为正。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接受新技术以及接收信息的能力越强,养殖户越能了解粪污资源化处理带来的益处,养殖户越能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肉鸭养殖粪污的处理压力越大,因此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获得政府财政补贴的机会越大[3],从而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的意愿就会越高。表3方程(1)与(2)回归结果中,组织化程度与风险偏好也正向显著影响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肉鸭养殖加入企业组织,能接受更好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管理服务,进一步了解肉鸭粪污资源化处理的必要性,而且加入企业组织能够减小肉鸭养殖户的养殖风险,促进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养殖户若属于风险规避型,对粪污资源化处理的投入以及技术意愿就会降低,以防其带来的风险造成效益的降低,若养殖户属于风险偏好型,则容易接受新的养殖管理方式与粪污资源化处理,进行资源化处理意愿会加强。

养殖户环境风险事实感知对其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表3显示,肉鸭养殖户对肉鸭养殖废弃物水体污染认知显著影响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且系数为正,验证了H1的部分假说。这说明,肉鸭养殖户对养殖粪污的不当排放造成水体污染的认知程度较高,则会倾向于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但养殖户对肉鸭粪污土壤、空气污染的认知程度不显著,可能原因是受养殖观念的影响,养殖户认为肉鸭产生的粪便可以当成农家肥进行作物种植的肥料,不仅不会造成土壤污染,还改善土壤质量,节省了种植成本,同时对空气的污染程度也较小。但在逐渐剔除不显著变量后,肉鸭养殖废弃物水体污染认知对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肉鸭养殖户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养殖户对粪污资源处理的事实感知较低,环境意识较弱,从而进行粪污资源处理的意愿较弱。

表3 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对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影响回归结果Table 3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impact of farmers’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 on their willingness to treat manure as a resource

养殖户环境风险损失感知对其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表3显示,养殖户环境风险损失感知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无显著影响,未能验证假说H2。说明养殖户因肉鸭养殖造成环境污染而面临罚款、粪污对周围民众造成的影响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认知较低。可能的原因是,当前国家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政策的实施力度较弱,具体实施的时间较短,而且不同地区存在政策实施的区域差异,养殖户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了解不全面。

养殖户环境风险原因感知对其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表3显示,“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能减少环境污染”认知显著正向影响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验证了H3假说。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政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养殖户对环境保护政策的了解程度提升,更加凸显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另外,国家制定相关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的激励政策,发放相应的补贴来解决养殖户进行资源化处理的资金投入问题,进而加强了养殖户进行资源化处理的积极性。但养殖户进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减少环境污染认知对养殖户进行资源化处理意愿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政府在进行相关规制过程中,对于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的针对性太强,需要增加大量的投入成本,而且进行无害化处理受到知觉易用性和直觉有用性的心理影响[36],因此对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减弱。

3.2 环境规制政策对肉鸭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调节效用

借鉴于婷等[16]以及张郁等[5]的做法,将命令型规制、激励型规制、自愿型规制政策的度量均值作为分组标准,将样本分为高低两组。在高低分组中,分别将肉鸭养殖户环境风险认知作为自变量,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进行二元Logit回归,通过比较不同环境规制政策下高、低两组系数的显著性变化来检测环境规制政策的调节作用。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调节效应Table 4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olicies on farmers’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Willingness to treat manure as a resource

表4(续)

由表4的回归结果显示,肉鸭养殖户对因肉鸭养殖污染水体的认知,空气污染认知,因肉鸭养殖粪污对周围民众影响的风险损失认知以及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能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原因认知在低于平均组(1)的回归中不显著,而在高于均值组(2)的回归中显著。这说明,命令型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肉鸭养殖粪污对水体污染认知—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养殖户肉鸭养殖粪污对空气污染认知-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肉鸭养殖粪污对周围民众影响的风险损失认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以及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能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原因认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同理,肉鸭养殖粪污对身体健康影响的风险损失认知在低组(3)中不显著,在高组(4)中显著,这说明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对肉鸭养殖粪污对身体健康影响的风险损失认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肉鸭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原因感知在低组(5)中不显著,在高组(6)中显著且系数为正,说明自愿型环境规制政策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原因感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以上估计结果部分验证了H4假说。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环境污染防治的力度,而在肉鸭养殖过程中,肉鸭粪污对水体的污染最为直观,国家加强对环境的规制能有效提高养殖户对畜禽养殖带来水体污染的认知程度,养殖畜禽粪污会对空气以及周围群众造成影响,所以养殖户会加强畜禽养殖对水体以及空气的污染防治。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政策对养殖户进行资源化处理补贴,但是相关补贴具有滞后性,需要养殖户自先投入有关建设和处理成本,当投入资本超过了相应的补贴,养殖户的资源化处理意愿就会降低。

4 结论与政策启示

4.1 结论

基于肉鸭养殖主要省份进行的694份养殖户实地调研问卷,通过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对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并通过调节效应分析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

1)肉鸭养殖户对肉鸭养殖废弃物水体污染认知、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能减少环境污染认知能够显著影响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

2)养殖户对肉鸭养殖废弃物土壤污染认知、空气污染认知、肉鸭养殖户环境风险损失感知对肉鸭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并不显著。

3)命令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自愿型环境规制对养殖户风险感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

4.2 政策启示

本研究以肉鸭养殖健康稳定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探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的有效措施。首先,肉鸭养殖户对肉鸭养殖粪污对水体污染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土壤、空气污染认知程度较低,所以政府可以加强相关的培训和宣传,加强养殖户对粪污土壤和空气污染的认知,进而促进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和行为。其次,近年来国家对畜禽粪污治理的相关政策比较完善,政策实施比较到位,促进了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行为。但是,畜禽环境规制政策因为区域差异存在不同,补贴政策激励程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所以,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养殖特征进行环境补贴,进而促进政策的实施、提升环境保护实施绩效。最后,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粪污资源化处理意愿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说明政府通过制定环保政策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所以,相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养殖情况逐步推进,促进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励养殖户积极治理污染。

猜你喜欢

粪污资源化规制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畴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