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工程建设篇】

2022-05-18

大众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坡面风化岩体

在进行边坡开挖时,应遵循“少开挖,少扰动自然边坡”的原则。开挖边坡的结构设计应与地形条件相适应,从而达到合理、安全与经济的效果。

边坡开挖的位置与方向的选择应尽量避开大断裂通过的地带,尽量将道路边坡设置在整体或块状结构的岩体中,开挖道路的边坡方向时应避免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顺坡向结构面,人工开挖边坡的坡度应与边坡岩体的结构特征相适应。

土质或岩石风化程度大的边坡坡度不宜过陡,层状结构岩体为顺向坡结构时,边坡坡度一般应与岩面特别是其中的软弱结构面的倾脚相适应,破碎岩石的边坡易受到地下水的活动程度等因素影响,不宜过陡。

山地丘陵区房屋和乡村道路修建时,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开挖山坡坡脚,山坡原来的平衡稳定状态受到破坏,在降雨、水流冲刷等不利条件下,极易引发山坡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需要对开挖的人工边坡采取一定的支护措施,才能保证坡下的房屋、乡村道路的安全。常用的支护措施主要有坡面削坡减载、支挡、排水、表层覆盖、坡脚反压等。

(1)无地下水的岩质边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稳固,因岩石风化、岩层内部节理发育但裂缝宽度较小而造成表层风化剥落崩塌等可以采用抹面与捶面、灌浆与勾缝、护面墙、水泥土护坡、喷浆或喷射混凝土防护等措施。

(2)风化破碎较严重、裂隙和断层发育、放缓边坡工作量巨大的高陡岩石边坡、粉土、砾石和砂土边坡,可采用土钉墙、预应力锚索梁支护措施。

(3)岩体交互发育、坡面整体性差,有岩崩可能的高边坡也可采用三维植被网、钢绳网等柔性支护措施,通过锚杆和支撑绳以固定方式将网盖在坡面上,将草籽及表层土壤牢牢护在立体网中间。钢绳网则用于风化剥落、溜塌或坍落防护中,抑制细小颗粒洒落或土体流失时铺以金属网或土工格栅,对整个边坡形成连续支撑。

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轻微的路堤或路堑边坡及房屋后山,可采用种草、铺草皮、植树等方法保护,防止水流直接冲刷坡面,达到保护的目的。

削坡减载属于改变边坡几何形态的一种治理方法,该技术简单可行、工期短,治理效果与削坡减载部位及地质环境关系密切。常用于滑坡后壁及两侧地层稳定、不会因削方引起新的塌方滑坡治理。

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而且应是首先采取并长期运用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拦截、旁引滑坡外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或将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及泉水尽快排除,阻止雨水、泉水进入滑坡体内。

在工程选址中,要将工程地基的好坏,外围有无可能危及工程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本身是否会给当地或外围地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作为工程安全选址的三大要素。

在工程选址阶段必须要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应广泛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可供比选的地域。在防避区域或河流上下游的地质灾害方面,不要硬性限定调查范围。另外,工程地质工作必须达到足够的深度,投入应有的工作量和进行较深入细致的研究,查清许多隐藏于地下的地质情况,对重要问题一旦有所疏漏,常会造成严重后果。

合理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杜绝或减轻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

1.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避免因开挖、弃土、排水不当而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注意地表水的大量入渗而诱发岩溶塌陷地质灾害。

对新建道路工程、矿山建设、水库建设、切坡建房等项目,交通运输、能源、水利、住建等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前查明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特征,分析论证区域内发生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全程做好对潜在地质灾害威胁的监测防控。对未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或未落实“三同时”要求同步配套防治工程等问题的,立即责令限期整改。对在产在用的矿山、公路铁路等区域,要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

猜你喜欢

坡面风化岩体
模拟降雨条件下林木裸露根系分布方式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采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中风化岩层垂直边坡开挖支护稳定性分析
基于能量的坡面侵蚀性径流及其水沙传递关系
低温冻融作用下煤岩体静力学特性研究
王者之翼
青松岭镇花市村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土壤来之不易
园林坡面绿化施工技术研究
岩体结构稳定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