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晓风的灵性写作
2022-05-18杨海雯
杨海雯
张晓风在中国台湾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领域均有涉足。在这之中,她的散文创作是最为出色的,被中国台湾文学界评为“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
纵观张晓风的散文创作,余光中称赞她为中国台湾第三代散文家中腕挟风雷的一支淋漓健笔,认为其创作“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在我看来,张晓风的创作属于一种灵性写作。所谓灵性创作,就是作家总能以充满灵动的双眼捕捉到万物的奇妙之处,用极富灵气的文字赋予万事万物生命情感和深层的哲学内蕴,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灵魂的启发。《常常,我想起那座山》是张晓风后期的作品,在这篇散文中,张晓风不再是早期作品中那个怀有无限冲劲的少女,她转而成为一名豪士,为读者挥洒下一片深远的境界。
一、多重写作手法下的灵性写作
张晓风在散文创作中以多重的写作手法展现自己所见的大千世界,她的所见所闻都能被生发出无尽的美感和诗意。在不同的情境下,她娴熟地引用古典诗词,抒发此境下的思绪情感,用跳跃性的思维,展现多样的情与景,以最精妙的文字赋予笔下万物生动的灵气。
(一)古典情怀的投影
在阅读《常常,我想起那座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大量古典文学的缩影。古典文学的引用在张晓风的文字里不显突兀,它们与笔下的情景融为一体,甚至能为情景延伸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晦情感。“但我要的是一处让我怦然心动的风景,像宝玉初见黛玉,不见眉眼,不见肌肤,只神情恍惚地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他又解释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这里,张晓风引用了《红楼梦》中宝玉初见黛玉时魂不守舍的场景。宝玉初见黛玉时有着莫名的熟悉感,对宝玉来说,黛玉是初见就深感欣喜的人。借助这段古典文学,张晓风想表达的是自己来到山里,所要寻找的也是一处让她觉得似曾相识的风景。宝玉初见黛玉的心情,切合了张晓风寻找心动风景的心情。难以精准描述对理想风景的寻找,一段故事的引用却让那些说不明的情绪带给人心领神会的触动。“孔子需要一座泰山,让他发现天下之小。李白需要一座敬亭山,让他在云飞鸟尽之际有‘相看两不厌’的对象。辛稼轩需要一座妩媚的青山,让他感到自己跟山相像的‘情与貌’”,这段文字更可见张晓风对古典文学化用的娴熟。通过对古人古诗的引用,张晓风表达了人需要一座属于自己的山的情怀。
(二)写作思路的跳跃
写作思路的跳跃用张晓风自己的话来说是一种“归纳法”。张晓风自己曾经说过:“由于归纳法便于我抽离独立事件,而又能透过剪裁、举隅、烘托、统合我想要表述的主题,这方法虽古人少用,但我很喜欢,所以常用它,也形成了我的散文作品的一部分风格。我想,我还会继续使用这种方法写作下去。”这种归纳法在《常常,我想起那座山》中也有表现,张晓风将整篇散文分为十七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取了一个小标题。初看小标题似乎各个部分都毫不相关,但我们在阅读之后,却能发现其中的关联性。这十七个部分的内容都是张晓风一路探寻风景的所见之闻,她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一路上的际遇。我们在细读内容后才发现每一个部分其实都是与主题相呼应的。《它在那里绿着》中张晓风描绘黑夜里溪水的绿:“天全黑了,我驚讶地发现那道绿,仍旧虎虎有力地在流,在黑暗里我闭上眼都能看得见。或见或不见,我知道它在那里绿着。”《在》中张晓风描写对神木的发现:“被发现,或不被发现,被命名,或不被命名,被一个泰雅族的山地小孩知道,或被森林系的教授知道,它反正在那里。”溪水见与不见都在安静地绿着,神木被谁发现都无所谓,因为它一直都在那里。这些风景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如张晓风在文中所一直要寻找的山一样,一座让人常常想起且一直都将在那里的山,看似零碎的片段,实则一直在围绕主题书写。思维的跳跃带来多样的篇章呈现,这也让整个散文充满了生气和灵动感。
(三)精巧灵动的语言
张晓风的散文语言是极富美感的,精巧凝练的语言让散文显现出生气勃勃的姿态。“剪水为衣,抟山为钵,山水的衣钵可授之何人?叩山为钟鸣,抚水成琴弦,山水的清音谁是知者?山是千绕百折的璇玑图,水是逆流而读或顺流而读都美丽的回文诗,山水的诗情谁来领管?”几句话写出了山水各自的特点,山的千绕百折是璇玑图,水的顺流和逆流是美丽的回文诗。山水在张晓风的笔下笼罩了一层美妙的诗情。“车往上升,太阳往下掉,金碧的夕晖在大片山坡上徘徊顾却,不知该留下来依属山,还是追上去殉落日。”落日余晖印在山坡上这样司空见惯的场景,在张晓风的文字里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余晖若停留在山上那是一种依属山的行为,余晖若最终消逝于天边,那又是和落日一起殉葬的选择。余晖的自然现象有了一种人为的亲切感。张晓风用灵性的双眼审视着自然万物,让一切自然景物有了新的阐释意义。她用精妙的文字写下自己的独特理解,展现一幅万物有灵的画面。
二、灵性写作下的审美效应
张晓风以一颗通透的心观察世间万物,笔下流淌的文字闪烁着优美的灵性之光。在文字的背后,她既营造了一种宽阔的“大我”之境,同时又带来知性哲学的启发。在“大我”之境下,她接受哲理的洗涤,也让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灵性的境界中。
(一)“大我”之境的营造
所谓“大我”之境是相对于“小我”而言的,“大我”的境界是宽阔、深沉的。张晓风散文常常会让读者陷入这样的“大我”之境中。例如,“人类和山的恋爱也是如此,相遇在无限的时间,交会于无限的空间,一个小小的恋情缔结在那交叉点上,如一个小小鸟巢,偶筑在纵横交错的枝柯间”。这段文字里张晓风描述的是人与山的恋爱,这种相恋是广阔无涯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张晓风将人与自然的这种情感带入一种无限深远的境界中。又如,“雨后初晴的早晨,山中轰轰然全是水声,插手入寒泉,只觉自己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而人世在哪里?当我一插手之际,红尘中几人生了?几人死了?几人灰情灭欲大彻大悟了?”人世红尘都在轰然的水声中消失殆尽,人的生死和情欲也是转瞬即逝的无意义的消解。在寒泉的冰冷中,张晓风想到的是红尘人世,由此及彼的联想一下子拓宽了眼前的境界,让整个散文进入宽阔的意境中。在浅层的文字下,张晓风开拓了一片广阔无垠的世界,让每个沉醉于其中的人都能看见一个无限延伸的“大我”之境。
(二)知性哲学的启示
张晓风的散文充斥着哲思,她能以曼妙的奇思从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挖掘出其中的深意,对固有存在的东西作出新的诠释。例如,“作为高山路线上的一个车掌必然很怡悦吧?早晨,看东山的影子如何去复罩西山,黄昏的收班车则看回过头来的影子从西山复罩东山。山径只是无限的整体大片上的一条细线,车子则是千回百折的线上的一个小点。但其间亦自是一段小小的人生,也充满大千世界的种种观照”。高山路线上车掌每日的开车工作,在张晓风的笔下却具有了一番诗意哲学。在她看来,山是一条细线,车子是线上的小点。山和车的关系就像一段人生,由山和车组成的路线上每日的所见所闻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司机习以为常的开车路线,张晓风却从中解读出了哲学的意味。又如,“不是天地需要我们去为之立心,而是由于天地的仁慈,他俯身将我们抱起,而且刚刚好放在心坎的那个位置上。山水是花,天地是更大的花,我们遂挺然成花蕊”。张载的经典名录“为天地立心”,张晓风对此做了全新的阐释。她借助山水之色,将天地比作花,而众生则在天地的花蕊处。张晓风总是能以新的视角看待事物,经由她娓娓道来的哲理,也总能激发我们对人世万物产生新的思考。
三、灵性写作的渊源
我们总是要去思考一个作家写作风格的成因,对于张晓风灵性写作的成因我们当然也充满了好奇。在张晓风的创作中,平等的自然观以及中国文化的影响占据了极大的部分。尊重且关爱万物的思想观念、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儒家的仁爱思想都浸透在她的散文作品中。
张晓风对自然万物始终怀有一种敬畏之情,因为在她眼里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她以仁慈的目光关注宇宙人间,以温柔的笔触描绘笔下的鸟兽林木。这种万物平等的自然觀在她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常常,我想起那座山》中,张晓风对拉拉山一路上的草木山风都表现出了崇拜和敬畏。“当年孔丘乘车,遇人就‘凭车而轼’,我一路行去,也无限欢欣地向所有的花、所有的蝶、所有的鸟以及不知名的蔓生在地上的浆果而行‘车上致敬礼’”,这里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张晓风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她在车上向一路所遇的树木鸟兽行礼致敬。又如,“但在山中,每一种生物都尊严地活着,巨大悠久如神木,神奇尊贵如灵芝,微小如阴暗岩石上恰似芝麻点大的菌子,美如凤尾蝶,丑如小蜥蜴,古怪如金狗毛,卑弱如匍伏结根的蔓草,以及种种不知名的万类万品,生命是如此仁慈公平”。这些微小的生物被张晓风捕捉到,她观察它们,用文字精细地记录着小生命的样貌特点。在她眼中,这些小生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也在有尊严地活着。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万物平等的自然观沉浸在张晓风的骨血里也融化在她的散文中。
张晓风从小接受的就是传统国学的教育,大学毕业于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她长期受教于中国文学,长大后又一直从事中国文学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她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在她的散文中我们总能窥见中国文化的影子,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古典诗词她能够信手拈来。“唉,住在山里的人是已经养成对美的抵抗力了,像韦应物的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里用韦应物司空见惯的诗词典故,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山里人和“我”的区别,山里人习以为常的地名,在“我”看来,充满了精妙的美感。又如,“坐在树根上,惊看枕月衾云的众枝柯,忽然,一滴水,棒喝似地打到头上。那枝柯间也有汉武帝所喜欢的承露盘吗?”树上滴落的水,让张晓风瞬间想到汉武帝用来延年益寿的甘露。古典文化的代入,让现代与古代的时空互相交叉,也让整个散文世界充满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除了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外,中国文化带给张晓风的还有“仁爱”的思想。张晓风热爱且尊重一切生命,对物与人都抱以极大的热忱。前往拉拉山的路上,虽然坐滑竿的人多,但她还是选择了价格昂贵的坐车方式,只因为“我喜欢看见别人和我平起平坐”。路上,司机不断下来接人,她也没有抱怨,相反她觉得很高兴—“许多人上车又下车,许多东西搬上又搬下,看他连问都不问一声就理直气壮地载人载货,我觉得很高兴”。对路上下车的小孩,她有这么一段想送给他们:“愿那些小孩永远不知道付了钱就叫‘顾客’,愿他们永远不知道‘顾客永远是对的’的片面道德。”尊重自然生命,也尊重每一个个体人物。张晓风仁慈和善良的待人方式,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美好。
张晓风是充满灵气的妙人,在平等的自然观和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她怀揣爱与尊重真切地注视身边的万事万物和芸芸众生。她巧妙地在作品中化用古典诗词,以跳跃的写作思维呈现多样的篇章,用精妙的文字让山水画面徐徐舒展。她笔下的花草树木、山川湖泊都具有了生命的灵光。那些理所应当存在的现象,那些普通人匆匆一掠的风景都被她重新赋予了新的哲学意义。在她的散文世界中,“大我”之境和哲学思想的启发让一切都有了灵性的轻巧和美妙。对于我们来说,阅读张晓风的作品就是一场心灵之旅,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常常想起那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