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背景下“花自开”课程的创新建构与实践

2022-05-18徐建志周德刚

中国教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研课程体系智慧

徐建志?周德刚

“花自开”课程是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一中学(以

下简称“学校”)基于办学特色,在已有课程群基础上创新建构的课程体系,包括语言类、逻辑类、科学类、社会类、艺术类、健康类六大课程类别,形成了习作等14个1+X学科课程群。每个课程群都包含学科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课程选择,促进学生自主、多样、可持续发展。

一、“花自开”课程发展历程

“花自开”课程(见图1)自2011年至今已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2014年):基于“自教育”哲学,确定了“春暖花自开”的课程理念和“培养豁达、明智、简单、隽雅”的育人目标,构建了“花自开”课程体系,设置了六大类课程,规范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推行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研究和个性化备课。

第二阶段(2015—2017年):侧重学案赋能,助力“花自开”课程生长,建设突出学科素养的学科课程群,落实学科拓展课程,建立课程内部的联系和逻辑性;通过“说—上—评”的实践,形成“自能课堂”基本模式、学科基本流程、课型基本环节、课例个性形态,形成“自能课堂”评价标准;建立以“记录、发现、表扬、欣赏”为核心的“四个一”学生素养提升工程;创新教研形式,开展主题式教研。

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集中探索信息化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智慧教育环境下,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落实“自能课堂”理念,突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加强“双创项目课程”等综合性课程的建设;通过构建“三环六步”的课堂文化,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自能课堂”形成不同的课堂模式;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培育“自能课堂”优秀教师,设立“自能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二、“花自开”课程的特征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花自开”课程经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当前,智慧教育环境为“花自开”课程体系向精准、个性、协同、优化、思维、创造方向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智慧教育环境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人文性也丰富了“花自开”课程中“自教育”哲学的内涵,促进了师生在“花自开”课程体系下获得更美好的教与学发展体验。

“花自开”课程建设亟待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学校课程建设缺乏“生命力”。校本课程设置彼此割裂,缺乏不同学科之间的整体协调,缺乏项目式、整合式、探究式课程的开发,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二是学生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缺失“生长力”,没有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定式,学生缺乏自觉学习、自我培养的意识,缺乏探究、创新精神。评价仍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主要依据,不能全面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三是教师缺乏教育信息化素养能力,创新力不足。在学科知识、思想方法、教育信息化融合的课程化设计上,教师没有形成足够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意识。

三、智慧教育环境下“花自开”课程的构建原则

一是“自教育”持续性及多维联动、多维互动性原则。“自教育”哲学是“花自开”课程体系设计的源头,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多样、可持续发展,共同承载育人功能。教师与学生的需求促使“花自开”课程持续迭代改进,为师生提供高效能、高质量、高使用体验的课程体系,这意味着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投入的项目,而非一次建设就可以一劳永逸。

二是各类教学资源整合原则。学校利用智慧课堂提供的丰富资源体系,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丰富“花自开”课程内容,创新课程体系,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统整学科课程资源。

三是适用智慧环境与“自能课堂”融合原则。学校促进教师理解智慧教育,学习智慧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智慧教育与“花自开”课程的融合创新;选择适宜的智慧教育环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利用智慧教育优势,提升课堂效能;在融合中契合“花自开”课程的理念,启迪智慧,培育豁达、明智、简单、隽雅的创新人才。

四、智慧教育环境下“花自开”课程的构建

1. 构建以提升学生素养为核心的充满生长力的“自能课堂”有效形态

实施自能课堂“四个一”学生素养提升工程:所有课程(或活动)课前(或活動前)必有学生1分钟演讲(或主持),课后(或活动后)必有学生1分钟演讲(或总结);落实课堂教学过程中必有学生1分钟讲解(内容必须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可以是字、词、句、段、篇、章、故事,或是规律、概念、公理、符号、公式、图表、试题、动作、视频、作品等);课中必有1个“限时练”(内容必须与评价趋势一致的题目)。通过智慧课堂交互功能使每个学生机会均等,同时,结合课堂上过程性学情数据实时记录,定期举行班级学生核心素养展评,使学生的素养能力不断提升。

例如,语文学科基本模式是情境导入—预习反馈—目标引领—整体感知—合作探究—释疑解难—师生小结—课堂巩固。其中,阅读课基本模式是情境导入—预习反馈—目标引领—悟读主旨—探究写法—释疑解难—师生小结—课堂巩固;写作课基本模式是情境导入—目标引领—自我评价—师生点评—思维训练—师生小结—自主习作;复习课基本模式是情境导入—目标引领—自主检测—释疑解难—梳理归纳—师生小结—课堂巩固;试卷讲评课基本模式是目标引领—自能纠错—存疑求助—释疑解难—师生小结—课堂巩固。

2. 依托智慧网络云平台,开展区、校教研

学校依托智慧网络云平台,开展区、校主题教研活动,为教师交流智慧教育与“花自开”课程体系融合提供平台,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教研全过程记录在智慧网络云平台上;邀请各地名师参与教研活动,或以讲坛等形式全面展示优秀教师的理念方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五、智慧教育环境下“花自开”课程实践有效分析

1. 形成了以提升学生素养为核心的充满生长力的“自能课堂”有效形态

历经十余年,学校不断进行课堂打磨、反思、积淀,形成了以提升、唤醒、引领为核心的“自能课堂”有效形态。“自能课堂”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步骤、有系统、有目的地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与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力和思想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以“AI创新教育项目”课程群为例。课程着力发展学生项目创意能力和领导力,以中央电化教育馆编著的人工智能教材为依托,通过AI体验、感知、理解、探究和创新,以案例式讲授、体验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知识的基本原理,具备人工智能产品开发的基本技能,对人工智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2. 探索了以博雅熏陶教风为核心的、具有创新力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路径

一是形成校本教研七大实施路径。聚焦“自能课堂”改革,学校构建了“自主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教师比赛、常规检查、展示交流、课题带动”的校本教研七大实施路径,在日常磨课过程中,达成学理共识,梳理“学教评自能学案”教学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全过程研究不同学科、年级、经历教师的实际特点和发展水平,探索出多种成就名师的有效策略,成立教育導师群、名师群(或名班主任群)工作室,规划学科教师发展目标,完善科学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开展以“共话智慧教育,创新引领未来”为主旨的博雅讲坛,全面展示智慧教育环境下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

二是形成智慧教育下“自能课堂”优秀教师的八个标准。(1)多维评价,管教引导,激励促学;(2)提升智慧教育理念,内化经验;(3)利用大数据等教育信息化技术,因材施教;(4)由易到难,强化课堂主阵地,减负增效;(5)基于数据,精准教学,构建知识图谱;(6)学生为主,善于设计,启发点拨;(7)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精选例题,评价矫正;(8)抓实基础,重视方法。

3. 形成了多样化的“自能”评价体系

学校全面树立记录、发现、表扬、欣赏的评价理念,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的分层教学,落实“必修+选学”的评价改革,通过大数据采集全场景数据,生成精准学生画像,用分层、多样、适宜的过程性和综合性评价成果展评,激励学生持续努力学习,积极主动进步。在实施包括自主记录评价、团队记录评价和质量发展评价三部分的教师评价体系过程中,学校制订具体细致的作业检查方案,利用早读时间逐班进行作业检查,并作为过程性评价依据,对提升学生作业质量和教师批改效能,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花自开”课程是学校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追踪学生的成长历程,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注重多元化发展,体现育人的多样性;关注过程性发展,实现育人的真实性;做好综合性评价,落实育人的完整性;强调反思性评价,重视育人的发展性。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希望共存,任重而道远,要为学生成长不懈努力,实现“让理想自信高扬,让心灵自得绽放,让个性自能舒展,让思想自觉飞翔”的教育追求。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教研课程体系智慧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