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簇”概念下写读互促单元统整的设计学理与实操

2022-05-18何捷

中国教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设计

【摘 要】遵循“以终为始”的理念,以“知识簇”概念为指引,进行单元统整教学,将写作目标作为教学的核心概念,从学生是否能自主完成单元习作这一目标出发,重组单元学习材料,最终实现“以读促写”“读写互助”的统整学习效果。“知识簇”概念在统整教学中实现了目标、内容、方法三维一体的助力与支撑,制止了因教师个人能力而产生的教学泛化,让学习过程可观、可测。

【关键词】知识簇 单元统整教学 设计 写读互促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至六年级教材的单元编撰,有其明显的规律,促使每一单元能够形成自洽的教学系统。各单元以直接亮明的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是否达成目标为检测依据,围绕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安排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不同教学板块,目标与内容之间形成“中心环绕”的布局。

基于单元编撰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统筹、整合、重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这就是“单元统整教学”的初步构想。与常态的“单篇推进”教学相比,统整后的教学,更多地从实现目标这一终极需求出发,综合考量教材资源、学情特征、设计环节等,对教学进行拆分、统合、变式,以更为上位和宏大的概念、任务、专题等形式,整体规划学习。

一、“知识簇”概念的认识与介入

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系统,由若干模块组成。不同模块各自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可以灵活拆解组合。基于单元编撰结构,以“知识簇”的概念介入,实施统整教学,将有利于教师进行定点“抛锚”,把握核心要素,让教学向核心围拢、簇拥,更集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动、呼应、互助。

“簇”,含有“聚拢”“聚集”的意思。作为动词,演绎着“围绕”“簇拥”的行为方式,产生“抱团”“汇集”的行动结果。“知识簇”是指“一组相互粘连在一起传播的知识群”[1]。单元统整教学中的“知识簇”更形象地让教师认识到单元中以目标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实现多方位环绕,全面聚焦目标的“簇”状结构。

“知识簇”这一概念,将打破按教材编排顺序单篇推进的“獨一路径”,开启指向目标的多个教学“跑道”,实现基于目标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单元中各板块所包含的知识点,可以看作是“簇”状结构上隆起的“节点”,意在提示教师予以特别关注,进行加工重组。而“簇”状结构中蔓延伸展的分支,则代表各“节点”之间的关联。“知识簇”概念介入后,原先的单元教学从“首篇—次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的线性结构,转为“节点—关联—节点”的立体组合。各个区域还可以围绕着“核心目标”,形成区域间的小系统。在“知识簇”的统领下,知识点之间是相互支持的,原本孤立的点状信息可以传递、置换、组合、渗透,构成流畅互通的多元链接。“知识簇”不是单元教学的平面“思维导图”,而是单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塑。

二、教学准备阶段“知识簇”概念的运用

单元中的模块是前后衔接的,经过编者的排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结构。在可见的序列之下,相对隐蔽的是各模块之间存在的引导、提升、继承、驱动、补充、平行推进等内部关联。运用“知识簇”概念规划单元教学,教师不再直接沉入某一篇的精读指导中,转为发掘上述隐蔽的关联,让学生顺利抵达目标。教师更容易关注到单元知识间的内在逻辑,不会局限于课本之内,困顿于单篇之中,而是开展更加富有任务感的学习活动。学生也在任务的驱动下,获得更为丰富的全新体验与灵动的知识。

把“知识簇”的概念运用在单元统整教学之前,教师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 进行目标与内容间的“关系认定”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至六年级教材将教学目标直接陈列在单元导读页面,分为阅读教学目标与习作教学目标。目标,是对单元教学的方向定位,也是对单元学习最终成果的规约描绘,明确指示 “要教什么”“要学到什么效果”。教学内容可以看作教材提供的教学“实体”,包括单元中的阅读篇目、习作、资料袋、小练笔等学习项目与材料,提供“用什么来教”的物料。

看清“知识簇”的系统结构,认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统整教学确定“怎么教”:为实现教学目标,可以选取哪些教学内容,还需要获取哪些教学内容;各部分内容与目标之间或强或弱的关联性质;内容呈现的优先顺序;内容对目标达成的支撑力度等。

2. 抽取教学实体,并对其进行增补、调序、组合

认定关系后,可以集中瞄准目标,对单元中的实体进行三个“优先”的重构:与目标关联最密切的,打破常规,优先选取;各实体中教学内涵相似度高的,能形成教学合力的,优先归并组合;实体对目标的达成支撑力度不够,适当拓展、增补课外教学资源,优先选入。

经过这样的抽取、增补、调序、组合,“知识簇”的系统更完善,更适合学习需要。教师也初步形成统整教学意识,能在目标的统领下,准备好支持学习发生、达成学习效果的充分条件。

3. 进行教学推理,建立单元教学各系统间的新关联

从调整后的物料储备出发,进行推理,建立单元系统间的关联。“推理”就是对“知识簇”视域下单元教学的实体、条件、物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予以再次确认,预估整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具体有以下三个推理方向:(1)基于学情的推理,考虑班级学情,确定最佳教学方案;(2)基于教材布局的推理,不肆意打乱教材原先的布局,仅在需要处调整,减少学生因为调整产生的认知负荷,降低教师执教的难度系数;(3)基于捍卫学科边界的推理,让语文课堂呈现鲜明的学科特征,不将语文课上成信息展示课、道德教化课、漫无边际拓展课、故作高深玄妙课,而是融合听、说、读、写四个语文特质强的学习活动,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4. 设置课时衔接,实现单元学习的无缝融合

“知识簇”概念运用到单元教学有其独特优点,例如,让教师更明确单元内相关知识与能力间的对应关系,单元学习的核心问题与各子问题间的层级隶属关系,目标达成中选择的方法与策略的理性路径等,统合与整体推进的意味浓厚。

教学还需要面对如何“切分”的问题。统整后的单元教学仍以“课时”形式推进,不同课时承载着不同任务,共同为达成目标服务。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衔接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做到各课时既瞄准核心,又相互关联,且不重叠交叉,这是教学前需要严格审视的。教学设计中的“课时观”,体现了对单元教学结构的整体认识,对各知识点组合方式的洞察,体现了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知识簇”概念的运用

运用“知识簇”概念指导单元统整教学,要明确“簇拥的焦点是什么”,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要考虑“如何簇拥”,教师才能合理设计教学流程;要思索怎样嵌入对教学结果的评估,才能保障“簇拥的效果”,才能获取教学成果。在具体实践中,“知识簇”的运用是分步进行的。

1. 确定“靶心”目标

目标多了,力量就分散了,不利于统整。“靶心”目标是单元教学唯一核心。统编版教材的单元导读中同时出现阅读教学目标与习作教学目标,两个目标如何取舍?究竟哪一个适合成为“靶心”目标?

美国学者罗伯特·J.马扎诺研究的“精准教学体系”提倡精确理解目标。马扎诺将目标界定为三种类型:(1)学习目标;(2)基础目标;(3)复杂认知目标。其中,学习目标指学生在单元学习后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覆盖面较广;基础目标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先决条件,是准备与铺垫;复杂认知目标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拓展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解决不同的问题[2]50-51。本文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学习目标量规为例,将教材中的目标描述与单元实体内容进行区分表现层级的量规编制,可以得到表1。

借助量表分析可知,最适合进行拓展、延伸的学习内容就是“习作:我的‘自画像”。写作全过程,都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考评,需要学生付出努力,启动高阶思维,迈向深度学习。表1中的“复杂认知目标”居于知识运用顶层,涉及多方面:其一,在知识运用中的“决策”,能否运用知识做出决策、判断;其二,“问题解决”,能否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其三,“实验探究”,能否运用知识检验或者产生检验的各种假设;其四,“调查研究”,能否运用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或提出调查研究的假设;其五,“创新”,借助知识进行创新式的开发与运用。

基于以上分析,单元统整教学的“靶心”目标就是与习作相关的目标,最能证明学习效果的也是单元习作的顺利完成。单元统整教学,确定以“写”为核心后,“读”的统整也随之确定为为“写”提供例文示范、方法提取、样例呈现等辅助。同时,“写”作为“靶心”目标被确定后,意味着写作这一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构建了单元学习的基本模型,教学的序列也就随之设定:课文作为例文,进行品读学习,为“写”积累语感—提取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为“写”获得必需的策略—历经单元学习,为“写”做好充分准备,逐步形成“写”的预备—实施写作行动,完成写作实践操练。

2. 实施单元统整教学规划

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与杰伊·麦克泰提出的“追求理解的逆向设计”,安排教学活动的操作流程为“WHERETO”,这一设计系统的首要条件“W”即为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分别为:H—激发学习兴趣;E—逐步探究主题;R—反思学习过程;E—展评学习所得;T—设计多元风格;O—组织教学活动。“WHERETO”构成了一个“理解目标—抵达目标”的学习闭环。将“追求理解的逆向设计”运用于统编版的单元教学,即可明确“单元统整”的基本格调—围绕着单元教学目标这一“大概念”,充分展开学习,在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评价予以辅助与纠偏,让学习始终朝着目标进发,直至抵达[2]49。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统整教学,可以围绕着“靶心”目标的最终达成,分课时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规划中确定统整教学的三大要素: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成果评价,这是单元统整教学前的“规定动作”。三大要素中的学习任务以“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识字与写字”等进行分项表述。各课时目标与“靶心”目标构成“子母”联动。分课时目标为子目标,各课时承担不同的子目标,之后组合完成“靶心”目标。成果评价匹配目标设计,紧跟各课时后,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这些都在教学前做好计划。

3. 设计单元统整教学环节

以“知识簇”概念指导的单元统整教学,写作目标的理解为设计前置环节,从学生“自能作文”的目的出发,统整单元学习材料,增补必需的内容,提供完成写作任务的支撑,最终实现“以读助写”“读写互动”的统整效果。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具体设计如下。

第1课时,以生活场景导入单元学习,让学生展示旅游照片,分享旅行经历。同时,教师提出核心问题“景点美且丰富,如何清楚地介绍”之后,在问题驱动下,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初步了解方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联系与比对学习,发现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

第2~3课时,指导学生捕捉“印象”,欣赏文字中的风景,批文自学,在单元课文学习中,明确何为“印象”,突出学习“感受加深印象”的写法。

第4~5课时,选取自己熟悉的景点,绘制原创导览图。结合之前的学习实践,师生共同提炼适用的写作方法,并在习作例文中印证。同时,做好单元中生字词的教学。

第6~7课时,学习中凸显“承接词”的存在,通过表单填写、文本拆解等方式,体会游览时表示行走路线的承接词在文中起到的作用。之后,尝试为即将开启的写作选景、列提纲。

第8~9课时,根据教材提示,补充命题,绘制导览图,教师指导试写片段并评析后,完成全篇写作。

四、运用“知识簇”概念消解统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知识簇”概念指导单元统整设计,并不是笼统地将知识打包后“甩”给学生,造成他们的认知混乱,而是通过全新的规划,让知识呈现为更清晰的组块,更有助于抵达目标。以“知识簇”概念指导单元统整教学,“写读互促”整体设计,有助于问题的消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三维互相支撑、牵制的体系建设

“知识簇”概念下,统整设计以“靶心”目标为大概念,明确了“要教什么”。在此基础上,调用单元中的实体材料,明确“用什么来教”。“统整”为“怎么教”提供方法思路。这就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成三维一体、相互牵制和支撑的稳定结构。这一结构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完成对大概念的探索与揭示,展示了整个学习理解的过程。

2. 制止了教学的泛化与随意

“寫读互促”的统整流程,让知识获取簇拥在“写”这一终极目标下,让“读”为写而聚拢。分课时的阅读教学,守住了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底线;语文课堂凸显了读写融合、读写互助的学科本色;教材实体完成了全面融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会因教师个人能力的限制,而产生丢三落四、顾此失彼的问题。

3. 瞄准了综合能力,实现了表现终端的可观、可测

写作为终极目标,是“以终为始”的设计理念在具体设计中的体现。让“写”这一极具表现性学习特质,能展示学生综合能力的学习目标达成,并作为整个单元统整中最为显性的学习方向,这是设计的亮点。以此为核心,单元学习活动成为支援的力量,学习材料因目标而汇集,整个教学实现过程可以观测,结果可以评估。学生“自能作文”,完成单元习作,就是对统整教学效果的考评。

设计的融入,“知识簇”概念的运用,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与支持下,充分展开学习,抵达目标。

参考文献

[1] 翟源静.“知识簇”身份:在地方性与普遍性之间转变[EB/OL].http: //www. cass. net. cn /file/20101007284019. html.

[2] 何捷.“精准教学体系”与单元统整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1(2).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2021年度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双减背景下‘教材作文当堂写的创新教法探究”(课题编号:JSZJ21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和小编一起设计邮票
The Spirit of Christmas教学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增温设计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