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意趣的影响
2022-05-18王楠楠
摘要:众所周知,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佛教。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自形成后,其“顿悟说”和“自性说”等思想逐渐渗透进当时的艺术领域,为古代画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作思路,进而影响了当时画坛的审美意趣。可以说,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趣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禅宗思想;审美意趣;文人画
一、禅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当时战乱频发、民不聊生,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局面被打破,佛教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其思想带给中国本土文化以极大的冲击。禅宗是佛教宗派之一,印度的“禅”约在我国汉代时传入中土,并与当时的道家思想相结合,为中国本土禅宗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基础。相传禅宗始祖是南天竺的菩提达摩,他自海道来到中国,为梁武帝讲授佛法,后一苇渡江,前往洛阳,即当时北魏的领土,在五乳峰的山洞中面壁参禅。其《悟性论》中“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主张可视作禅宗的雏形,其后这一思想被二祖慧可继承。此外,禅宗中较为著名的人物有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及上座神秀等。相传五祖弘忍传授法嗣时,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得到了衣钵,成为禅宗六祖。神秀与慧能一样,都是五祖弘忍的弟子,他与提倡“顿悟”、认为“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慧能不同,继承了弘忍“渐修”的主张,禅宗至此始分南北宗,时称“南能北秀”。北宗在安史之乱后日渐没落,因此学界一般认为真正将禅宗发扬光大并实现中国化的是六祖慧能的“顿悟”一派 。禅宗核心思想有三:其一是自性论,即认为佛性在众生心中,将“心”看作万事万物的发源,主张依靠本心,自悟成佛。这一理论简化了修炼成佛的方法,将人的主体性放在第一位,从而代替神的虚幻性;其二是顿悟说,“顿悟”即强调不需要借助繁琐的修行仪式,而是通过自然的触动明悟人生的真谛,追求立时的顿悟,从而达到无欲念、无物我、逾越时空、刹那永恒、澄明解脱的境界;其三是不立文字,这也是禅宗区别于佛教其他宗派最显著的一点,禅宗认为经书只是引导自悟成佛的工具,因此不应该执著于经典,也不能靠诵读经典成佛。
总的来说,禅宗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认为可以“顿悟成佛” 。因此,比起苦修等成佛方式,禅宗反对一切形式化的修习,提出将日常生活融入修行中,这使得佛教修行变得更为简便易行,禅宗也因此更受广大信徒的青睐,而这种强调以自身为主导,以直觉、顿悟而达到超然物外的自由境界的修禅方式也受到了当时士大夫的追捧。佛教东渐后,民众对于佛教的信仰在唐代达到了巅峰,禅宗也进入了繁荣时期,禅宗所倡导的“顿悟”“自性”等思想,也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艺术领域,特别是传统绘画艺术方面。如禅宗要求“个个自修,法不相待”,讲求“自悟自修”,实际上是强调了个体的重要性,这使得艺术创作中的个性化得到重视,对于当时的艺术审美和创作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二、禅宗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意趣的影响
佛教自两汉时期从印度传入,至魏晋时期呈蓬勃发展之势,与此同时,佛教图像的传入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国本土的艺术发展。正如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所说:“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就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禅宗因迎合了中晚唐时期文人墨客以及广大民众的心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通过书画作品渗透艺术领域,影响了当时的审美意趣。禅宗兴起以前,中国画主要受儒家和道家的审美思想的影响。受儒家影响的中国画带有现实性、社会性、伦理性、政治性的特点,强调“成教化,助人伦”,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存有劝讽之意,不但是对人伦道德的歌颂与赞美,也带有明显的伦理性特点。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画则更强调“虚静”“素朴”“气势”以及“天人合一”的道德情操,强调“自然的人化”。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是他创作道教故事画《云台山图》时谋篇布局的构思札记,虽是以文字的形式作为呈现,但通篇阅读下来,依旧可以从中了解到顾恺之对于云台山的谋篇布局并非对现实景物的写生再现,旨在表现出或是高远、或是虚静、或是素朴的意境。
与儒、道思想不同的是,禅宗追求一种心灵上的信仰和自由,要求内心的体验,禅宗思想使得一直被儒家思想束缚的封建士大夫找到了新的出路。当时的士大夫大多擅长书画,于是禅宗的思想又转而被投入艺术作品中,与艺术审美相结合,这么一来,受到影响的中国画的审美意趣便呈现出了哲学化、个体化、情绪化等特征。换言之,禅宗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结构,打破了国画自身的审美情趣,其中山水画以及始于唐代的文人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禅宗强调“无相”,意思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并不是其本质所在,要探索其本质,就要脱离外在事物的限制。后世学者将这一特点总结为“冲淡”,这不同于儒家思想中的“伦理”,也不同于道家讲究的“虚静”,是一种于平淡的世俗生活之中选取平常的生活景致,并从中感受其所具有的美与深意的方式。这种追求心灵对外物的体悟,要求做到心为物宰而不为物役的思想,和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审美意趣不谋而合。由此可见,禅宗思潮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的方方面面。在禅宗的影响下,他们的审美意趣发生了变化,开始强调“内心”的重要性以及对意境的追求,自六朝时就兴起的山水画从以青绿山水、金碧山水为主向水墨山水变化,从设色妍丽、精致刻画的风格转变为寥寥数笔、墨色淋漓的风格,更多的是对超脱淡然意境的追求,反映出当时审美意趣的转变。因此,可以说禅宗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画派的影响深远,其主张的不同的个体需要通过沉思以及自身的实际直觉体验的方式去体悟的观点,使得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禅宗思想中所讲求的“无”,与中国画艺术大多讲究“虚”与“留白”有相似之處。二者所指的“无”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通过留白与虚无所表达出的一种空灵淡泊的意境。以宋代画家夏圭为例,夏圭师法李唐,尤善山水,其皴法被称为“拖泥带水皴”,构图更是别具一格,多做“半边”“一角”之景,因此又被人唤做“夏半边”。他所作的《烟岫林居图》便是半边式构图,画一老翁拄杖行于山林小径之中,树石之后有隐约的一角房舍,远处只以淡墨勾勒远山,营造出了宁静悠远之意境,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深远静谧(图1)。与夏圭齐名的马远,也擅长留白,因此被人们称作“马一角”,他的《寒江独钓图》除一叶孤舟和孤舟上垂钓的老翁外,只以寥寥数笔勾出水纹,表明是在江水之中,给人以寂寥、孤寒之感,大面积的留白更是在烘托了这种气氛的同时,又给观者以无限之遐想(图2)。
禅宗盛行于中晚唐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恰好是文人画繁盛的时期。有关文人画产生的年代界定,学界一般认为始于唐代王维,他倡导“水墨渲染”,以及画中自有禅意,这里说的“禅意”便和禅宗有关。王维深谙禅宗之道,所作的《山水诀》更是将禅宗思想与中国画联系在一起,其中提及作画时要体会“三昧”,从而禅悟,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他的作品大多不受环境、季节、地点的限制,如《袁安卧雪图》绘制了在大雪中一株芭蕉,芭蕉乃是生长于南方的热带植物,却出现在大雪中,这自然是不合常理的。因此,雪中芭蕉实际上是体现了禅意,是画家借助禅宗思想,体悟自己的内心,追寻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从而达到一种新的艺术状态,因此缔造出一个富有哲理又淡、空、美、真的意境。事实上,自王维将禅宗的思想运用于诗词和山水画中后,五代、两宋的文人墨客多循着这条路,顿悟参禅,并将自己的所得運用于书画之上,如明末四画僧之渐江、石涛、八大山人、石溪等人都颇通禅理,所绘的画作也都富有禅意。值得注意的是,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对画坛影响至深,其本质也是受禅宗影响,董其昌认为南宗的文人画家为上乘,因为南宗之画写意传神,富有意境,追求神似而非形似,是随心的抒发而非技巧的雕琢,这与禅分南北宗后的南宗追求的“顿悟”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上,禅宗思想注重个体心灵的体悟,要求个体在大千世界里探寻内心深处的心灵节奏。禅宗所主张的思想,契合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并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意趣,因此,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不再是为了“成教化,助人伦”,也不再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画家不再将作品作为对客观景物或人事的再现,而是将画作视为传达个人情感的载体,从而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清、净、空、逸、禅”等审美意趣和艺术境界。由此可见,正是禅宗思想使得士大夫的审美意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三、结语
佛教东渐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及艺术审美,禅宗作为佛教的宗派之一,在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意趣的发展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纵观禅宗兴起后,艺术家在不断追求之路上审美意趣和艺术倾向所发生的改变,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画审美意趣的变化与禅宗思想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其强大的包容性,接受并实践了禅宗思想的内涵,使得国画的审美情趣得以扩展丰富,同时也激发了国画的创造力及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大正藏.CERT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单机检索版,2018.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3.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日)柳田圣山.唐代の禅宗[M].东京:大东出版社,2004.
5.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6.北鱼.国画与禅[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7.(明)董其昌著;屠友祥校注.画禅室随笔[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8.吉春阳.“画禅”刍议[J].文艺研究,2005,(3):149-150.
9.阿木尔.图式的意义与价值——对传统绘画程式的再认识[J].美术观察,2005,(5):180.
作者简介:
王楠楠,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专业研究方向:美术史与美术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