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共同提高机制

2022-05-18孙英臣傅建芬李聪

求知 2022年5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时代政治

孙英臣 傅建芬 李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干部队伍提出了既要提高政治能力又要提高治理能力的新要求。我们应该探索建立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共同提高机制,因为良好的机制能够起到基础性、长期性的作用,对于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的内在关联

新时代干部队伍提高政治能力和提高治理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在揭示二者之间深层次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建立共同提高机制。

1.政治能力规定着治理能力的方向和性质。在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二者关系中,政治能力处于主导地位,规定着治理能力的方向和性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这深刻阐明了政治能力在各种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能力是衡量新时代干部队伍党性强弱的最根本、最核心的标准。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关系,犹如“1”和后面的“0”的关系,政治能力具有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政治能力这个“1”立得住、立得牢,治理能力及其他能力就有了根、有了魂;反之,如果政治能力这个“1”立不住、立不牢,治理能力及其他能力建设就会跑偏甚至变质。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安身立命的根本。新时代干部队伍只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准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才能确保自身的治理能力及其他能力得以校正方向、纳入正轨。如果只重视提高治理能力,不重视提高政治能力,就如同只顾着埋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即使治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容易出现方向性错误,甚至治理能力越高,方向性错误越大,以致出现颠覆性错误。因此,新时代干部队伍必须把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以政治能力统领治理能力及其他能力。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要时刻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经常校正偏差,凡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2.治理能力保障着政治能力的落地和落实。在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二者关系中,治理能力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对政治能力的落地和落实起到了保障作用。无论是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还是政治执行力,最终都要落脚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落脚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落脚到长长久久推进党和人民事业上来,这就需要通过提高治理能力来落实。从一定意义上讲,治理能力保障着政治能力的落地和落实,对政治能力能够产生由虚向实、从低向高转化的作用。

新时代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总体而言,包括系统治理能力、依法治理能力、综合治理能力和源头治理能力。如果说政治能力体现了新时代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政治品质,那么由多方面能力构成的治理能力则体现了新时代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才智才干。政治素质、政治品质关乎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而专业素质、才智才干则关乎制度执行力和国家治理效能。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过去所讲的“红”与“专”之间的关系。邓小平曾经指出:“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是红。”从这个视角来看,治理能力不等于政治能力,但提高政治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提高治理能力。如果治理能力不高,就不懂得调查研究,不善于科学决策,不会抓群众工作,不擅长应急处突,更不知道如何改革攻坚,说到底就谈不上政治能力。因此,要在提高政治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治理能力,成为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制度执行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建立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共同提高机制的理论依据

建立新時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共同提高机制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具有学理支撑的,主要的理论依据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耦合效应理论。耦合效应(Coupling Induction)也称互动效应、联动效应,双维及多维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耦合效应与交互作用是有区别的,交互作用不一定是耦合效应,只有不同因子之间的方向一致时才会产生耦合效应。运用耦合效应理论来分析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之间存在的关系,能够形成双维耦合,因为二者之间不仅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双向交互关系和能量传递关系,而且其方向是完全一致的。通过双向交互作用,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彼此联动、传递能量、相互协同、双维耦合,不仅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且能够形成新的能量系统即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共同提高机制,在这种更高的层次上产生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的增力。

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新时代干部队伍提高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既要通过外因发挥作用,更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新时代干部队伍必须增强提高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自觉锤炼、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能力和治理能力;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可以通过内因起作用,建立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共同提高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的基础性、长期性作用,可以促使新时代干部队伍更快、更好地提高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

3.推—拉理论。推—拉理论源自人口学,这一理论划分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把它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认为“推力”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运用推—拉理论来分析,新时代干部队伍提高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既需要“推力”,也需要“拉力”。从“推力”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新时代干部队伍提高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的约束机制,把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队伍考核的重要内容;从“拉力”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新时代干部队伍提高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的激励机制,把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队伍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共同提高机制的实践途径

建立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共同提高机制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不仅需要从理论角度阐释,更需要从实践角度探索,后者尤为重要。建立这一机制的基本途径,就是把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融入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的全过程,以达到二者共同提高的目的。

1.把提高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融入思想淬炼之中。新时代干部队伍一方面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不断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守紧政治忠诚“压舱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另一方面要自觉加强思想修养,主动固本培元,以坚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有力武器,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谋私利、不贪安逸、不尚浮华,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2.把提高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融入政治历练之中。新时代干部队伍一方面要自觉接受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接受政治生活准则和组织纪律的教育和约束,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在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中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另一方面要自觉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积累政治经验、汲取政治智慧,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3.把提高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融入实践锻炼之中。新时代干部队伍一方面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不断锤炼斗争意志、提升斗争能力、增长斗争本领,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另一方面要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真刀真枪锤炼能力,攻坚克难展现作为。

4.把提高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融入专业训练之中。新时代干部队伍一方面要努力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通过组织调训、专题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专业化能力、专业化素养、专业化精神;另一方面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推动事业发展、开展群众工作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解决本领不足、本領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切实提高干事创业的复合能力。

本文系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孙英臣、傅建芬、李聪分别系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报刊社编审、副编审、编辑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时代政治
珍惜“主动干”干部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功
办公室政治
谈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对策
e时代
e时代
邓小平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