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贯彻国防现代化要求 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2-05-18胡舒扬龚勋

中国军转民 2022年3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

胡舒扬 龚勋

摘要:“十四五”至2035时期是我国建设新型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深入贯彻国防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适应现代战争形态的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和现代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军事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研发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智能化武器装备,统筹建设军民两用的物流设施,以实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伟大目标。

关键词:国防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自主创新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加快分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的主要潮流,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抬头,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国际安全体系受到了新的冲击。[ 1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深入贯彻国防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党我军当前的紧迫任务。

一、新基建必须贯彻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任务,强调经济项目建设必须贯彻国防要求。[ 2 ]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是“十四五”至2035时期最重要的经济项目,也是最重要的国防项目,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等项目。贯彻国防现代化的要求,即是在推进这些项目建设的過程中,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现代化国防体系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军品与民品统筹,以加快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其标志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学技术替代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农业、服务业,从而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军队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与科学技术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同步进行的,因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必将引发军事科学技术的革命,改变世界军事竞争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军队和国防建设现代化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是,正如《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指出的那样,与国家安全需要相比仍有差距,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更大。为此,《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3]到目前为止,机械化的目标基本实现,但离信息化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应当按照《纲要》提出的“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一要求,强调“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纲要》还要求“深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加大经济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力度。加快建设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和资产管理体系。”[ 4 ]

《纲要》是我国“十四五”至2035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方针,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根据这一指导方针,必须动员全国的科技力量参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经济任务,同时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在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原则的指导下,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促进军地科研设施资源共享,特别是应当在经济项目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在实现“十四五”至2035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力争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二、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防信息化水平

新一轮技术革命本质是信息技术革命。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学技术加速运用于军事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的融合,推动了武器装备朝着精确化、智能化、隐形化、无人化方向演变,战争形态转化为以信息化战争为主、信息化与机械化融合的新形态。因此,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军队信息化、国防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二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基础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三是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建现代化的通信网络空间。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安全是国家安全、国防安全的重中之重,正如《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指出的那样,“网络空间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 5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维空间’,是国家利益拓展的新边疆、战略博弈的新领域、军事斗争的新战场。”[6]在传统军事领域,陆、海、空是各国军事博弈的主要空间,随着空天技术的发展,太空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形成了军事博弈的四维空间。近些年来,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形成了“第五维空间”。网络技术还与陆、海、空、天技术相互融合,不仅改变了军事竞争的技术形态,而且改变了国际安全、国家安全的格局。因此,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还关系到国防安全。

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强化我军信息攻防战的重要手段。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以4G、5G、量子信息等为基础的现代通讯网络体系,对于信息攻防战来说,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作战模式,即由传统作战模式向信息战模式转变。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信息化战争是真正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其特点是通过军事网络的渗透和反渗透来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其二是创新了作战模式,即以卫星导航、雷达、遥感等电子战装备为主要武器,以电磁干扰、电磁抗干扰、电子对抗等手段,在太空、近地空间展开信息攻防战。因此,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当贯彻网络安全的原则,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同时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筑牢国家网络边防,及时发现和抵御网络入侵,确保军事通讯网络和军事信息安全。

统筹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提升军事情报处理效率的重要条件。在数据爆炸的时代,对信息的搜集、筛选、分析直接决定军事情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而也是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纲要》强调要“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为此,必须“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7]这对于提升军事情报的处理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国防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构建完善军事情报网络体系。首先,能够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从前线和敌后获取信息,提高情报获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次,可以通过信息保密手段,在信息的获取和传输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保护、加密,提高了情报传输的安全性。再次,结合北斗卫星网络,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准确判断敌方动向,合理制定战略和战术决策。正因为如此,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充分贯彻国防信息化的要求,统筹建设、统筹推进。

三、统筹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军事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融合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而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进入21世纪后,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通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先后兴起,为传统基础设施技术升级创造了条件,也为国防现代化、军队现代化创造了新的物质基础。

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对于构建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武器装备水平有了极大提升,15式坦克、055型驱逐舰、075型两栖攻击舰、歼-20战斗机、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东风-17高超音速飞行器等装备先后列装,同时加大了淘汰老旧装备的力度,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相互融合的武器装备体系。但是,也要认识到,信息化技术与机械化融合的水平还不高,武器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优化武器装备,统筹主战装备、信息系统,全面提升标准化、通用化水平仍然是构建现代武器装备体系的重要任务。

为了贯彻新时期的国防要求,《纲要》提出要“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来布局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基础设施,一方面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实现新旧设施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融合,[8]这对于推动军事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来说,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是通过建设融合基础设施,提高武器装备的机械化水平。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机械化都是武器装备的基础,信息技术只有融入机械体系,才可能转化为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由于受制造设备、制造工艺和材料的限制,我国武器装备的机械化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某些装备甚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整体上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建设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集群、超算等基础设施,对传统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必将极大提高我国武器装备的机械化水平。其次,建设好融合基础设施,也将加快军事装备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既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在各种类型融合基础设施的支持下,无人机、自动驾使等技术先后运用于交通、物流等民用领域,形成了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新兴行业。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武器装备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依托融合基础设施推动军事装备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是国防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的主要方向。

四、统筹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国防科技自主创新

为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了“科技强军”的要求,“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而要实现科技强军,聚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就必须“推动军地科研设施资源共享”。[9]

科学技术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因而科研设施本质是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其主要作用是为科技攻关、前沿性技术创新、高端制造业提供技术平台。这些新型基础设施既是促进民用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也是科技强军的重要条件,因而需要贯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建设、统筹推进,以利于军地共享。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研究基础理论、发现自然规律、探索未知领域的大型科研系统,包括能源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核物理、空间与天文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七大领域。从历史的经验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重要科学发明和科学发现的科研平台,也是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的科研平台。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的主要功能是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支持相关产业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既有利于突破西方技術封锁,畅通经济双循环,也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国防科技自主创新。

统筹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首先在于强化关键国防技术、核心国防技术的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举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加快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战略工程,不断提高我军建设科技含量。”[10]他还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买是买不来的,化缘是化不来的”。 [11] 随着战争模式逐渐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军事理念、军事技术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即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指引,在机械化装备的基础上,建设机械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武器装备。如何做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军事技术问题,只有借助重大科研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为此,必须打破军民分离的科研格局,统筹重大科研装置、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发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军事技术创造条件。

统筹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非对称性技术的重要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水平总体上有差距,要实现军事技术赶超,就必须采取“非对称”战略。[ 1 2 ]非对称战略实质是差异化战略,即在缩小与科技强国、军事强国差距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在某些关键领域率先突破,化总体劣势为局部优势,以实现差异化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在一些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了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等一批高技术成果,并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聚焦反航母技术、超音速飞行器、第五代战机、中远程弹道导弹等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利了一定程度的非对称优势。但从长远来看,任何非对称性优势都是暂时的,只有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发展新的非对称性技术,才能化局部优势为总体优势。而要不断地发展非对称性技术,就需要将军用科技基础设施和民用科技基础设施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建设民用新型创新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贯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做到军民两用;另一方面在建设军用创新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兼顾民用,以实现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的相互转化,从总体上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和武器装备水平。

五、统筹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军事物流水平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南北距离约5500公里,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边境线长约2.28万公里,海岸线约1.84万公里。因此,统筹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军事物流水平,对于巩固国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建成了世界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达到了16.1万公里,现代化机场、港口和物流集散中心密布全国,初步形成了海陆空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民用物流状况,而且为军事物流的现代化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新变化,特别是地缘政治的变化,军事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强调,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现代化后勤体系,建立以联勤部队为主干、军种为补充,统分结合、通专两线的保障体制,形成快速响应、全维参战、精确保障的能力。为了贯彻国防现代化的要求,《纲要》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强调要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出疆入藏、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构建快速网,基本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提升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以及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这一布局对于提高军事物流水平,提升军队后勤保障水平无疑有着极大的战略意义。

建设现代化的军事物流体系,需要对新型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建设和升级。首先是贯彻国防现代化、军事物流现代化的要求,统筹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不仅是现代民用物流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而且是军队调动、军事物质运输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既是经济建设的物质保障,又是国防建设的物质保障。因此,应当立足战时、着眼平时,兼顾民用和军用。其次,把边疆建设和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好出疆入藏、沿海、沿边战略通道,为边疆、沿海、沿边国防安全提供后勤保障。再次,统筹建设机场、港口、码头,形成快速响应体系,为兵员投送、装备运输提供支持。总之,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统筹建设,建立军民统分结合、通专两线的保障体制,是贯彻军事现代化要求以及统筹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

六、结语

“十四五”至2035时期,是我国建设新型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了应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挑战、政治挑战和安全挑战,必须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贯彻国防现代化的要求,建设好适应现代战争形态的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和现代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信息化与机械化相结合的武器装备水平,统筹建设军民两用的物流设施,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新时代的中国国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3-13.

[3]《新时代的中国国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3-13.

[5]《新時代的中国国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07.

[6]《新时代的中国国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0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3-1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3-1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3-13.

[10]《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并讲话》,国务院门户网站,2020-7-30.

[11]军事科学院党委:《把军事科研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视察军事科学院的重要讲话》,求是网,2018-9-30.

[12]《习近平论科技赶超战略: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3-23.

[作者简介:胡舒扬(1987.07),男,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政策性金融、政府投融资、科技投融资;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挂职服务);辽宁顺达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顾问。龚勋(1983.01)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北京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后,沈阳理工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研究方向:军民融合政策、技术创新政策、材料科学;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发展下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产业升级研究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