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着老区热血的晋东兵工人
2022-05-18杨虎林
杨虎林
在中國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特能集团山西北方晋东化工有限公司,有一位流淌着左权革命老区热血,在装备保障生产工艺技术战线摸爬滚打近26年,致力于生产工艺技术研究与保障,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工艺创新和质量改进的兵工人,他就是近期被聘任为集团公司关键技能带头人的正高级工程师、技师王建文。
王建文,男,现年49岁,山西左权县人,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后进入晋东公司,一直从事军品工艺技术保障工作。26年来,他从普通技术员做起,历任产品主管技术员、工艺室主任、技术主管;参研过数个科研项目、多个工艺改进项目,负责过十余个新产品试制项目,组建了“啄木鸟”“零不良”QC小组,取得了10余项QC成果。他凭着一种为国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对兵工科技工作的执着追求,脚踏实地逐步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近年来先后被山西省政府授予“科技奉献奖”先进个人三等奖,被晋东公司授予“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出生于红色革命老区左权县的王建文,自幼就饱受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流淌过无数革命先烈热血的土壤,滋生了他献身兵工的强烈愿望。26年前,刚刚跨出校门的王建文,满怀对兵工事业的热爱,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来到晋东公司参加工作。一开始,面对性格难以捉摸、“脾气”暴躁的火工品及其药剂,他深知,如果在生产、试验过程中不懂装懂、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伤己伤人。但王建文没有退却,而是选择了刻苦钻研。为了尽快了解生产流程,掌握管理要求,揣摩产品习性,他拿着书本、工艺学,跟着师傅跑车间、做试验……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周围的师傅求教,很快就成长为一名在实习期就承担两个特种弹产品生产的主管技术人员。
有一次,他分管的某产品在试制中遇到难题。生产现场工人师傅们一筹莫展,怎么办?他说:“我来试试吧!”经过王建文一晚上“折腾”——观察尺寸分布、测算、分析,最终确定了最佳尺寸公差,通过调整工装,部件实现了正常装配!第二天一大早,当部件装配那铿锵有力的节奏声传来,刚进入工房的师傅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太神奇了,工人师傅们啧啧称赞道。此举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技术问题,而且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效率。
一次某系列新产品通过设计定型,兴奋之余,由谁来挑起产品试制这一重担,成为摆在公司领导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要知道,该系列新产品为晋东公司首次生产,不仅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且结构复杂、体积小巧、可靠性要求高,试制工作存在很大的技术风险。会上,他站起来主动请缨:“我们来干吧!”简短而有力的5个字,诠释了一名兵工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了践行这5个字的承诺,他和其他工艺技术员一起,针对生产工序多、手工作业多、检验试验项目多,零部件加工工艺、总装装配工艺、检验验收工艺多的特点,认真开展图样和技术文件审查,严格控制技术状态,细化工艺技术方案,编制产品失效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报告等文件,有效提高了工艺技术文件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他们在生产现场悉心揣摩,共计解决了十余项技术难题,完善了数十本工艺文件,有力地推动了该产品的顺利生产。随后,该产品顺利通过了上级机关组织的生产条件鉴定审查,标志着晋东公司具备了该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而这一成果饱含着王建文及其团队成员几多汗水、几多艰辛、几多付出。
2020年,某系列火工品完成设计定型,同年开始批量试制,由王建文带领两名刚入职的年轻同志一道开始了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对他来说又是一次挑战,不仅要干好自己分管的产品,还要指导两名年轻同志完成系列火工品的配套试制。从试制程序的讲解、策划文件的编制、到试制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处理,团队成员全力拼搏、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该系列火工品的试制任务,两名年轻同志也受到他的影响,快速成长起来。
2021年,某新产品完成设计定型,批量试制的重担又落到王建文带领的工艺技术管理团队身上。他一边和研发人员做好技术对接,提出设计更改建议,保证批量生产的工艺可操作性;另一边统筹协调工艺团队,明确零部件生产过程的技术接口、细化技术控制要求。曲突徙薪,未雨绸缪,一直是王建文始终坚持的工作方法,摸底试验、工艺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绝不轻易放过,召集团队成员进行分析原因、制定对策,防止批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类似问题。这就是王建文,为人低调性格随和,却用激情澎湃的热血和在平凡岗位的执着坚守,出色完成了分管产品的生产技术保障工作,在建设卓越、美丽、幸福晋东进程中谱写着华美篇章;他默默无闻、认真敬业,注重技术积累,扎根生产一线,以踏实干练的工作作风和实际行动,传承着源于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践行着岗位赋予的人民兵工精神。
(作者单位:晋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