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结构”理论视角下的《儿子与情人》

2022-05-18王星睿

牡丹 2022年8期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人格结构丽亚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一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小说的主人公保罗·莫雷尔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母亲和父亲在性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婚后感情生活并不如意,于是母亲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大儿子威廉·莫雷尔身上。但不幸的是,威廉因为肺炎去世,母亲大受打击,之后便将所有的爱与希望转移到二儿子保罗身上。母亲与保罗之间的感情超乎一般世俗意义上的母子之情,保罗十分依赖和深爱自己的母亲,以至于他后续的两段恋情皆以失败告终,而他也因此备受折磨。

人格是一种从内部控制人自身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它决定着一个人在给定的一切情境中的行为特征和行为模式。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把人格看成三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文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下,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人物形象的人格进行解构,分析莫雷尔一家人格结构的失衡,其中着重分析保罗在与两位恋人交往过程中以及与母亲相处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碰撞。

一、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内涵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人格中的原始本能成分,是人们心灵中无意识的那一部分。弗洛伊德将其概括为本能与欲望构成的能量系统,所寻求的就是及时的满足愿望。本我不受现实、逻辑或日常生活的影响,它在思想的无意识部分运作,遵循“快乐原则”,认为任何一厢情愿的冲动都应该立刻得到滿足,当本我得到满足时,个体便会感到快乐。

本我被外部世界的直接影响所改变的那一部分叫作“自我”,它在不现实的本我与外部的现实世界之间进行调解。自我是理性的,遵循“现实原则”,以切合实际的方式来满足个体的需求,经常为了避免社会的消极后果而选择妥协或者放弃满足。同本我一样,自我也追求快乐,不同的是,自我是通过制定一个现实的策略来获得快乐。相对于本我来说,自我是软弱的,自我能做的就是停留在正确的方向上并把本我调整到正确的方向。

超我是人格中高级的、道德的、超自我的心理结构。它的主要作用便是控制自我的冲动,特别是社会禁止的冲动,比如性、攻击性等。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即良心和理想化的自我。良心通过让个体感到愧疚这一手段来惩罚自我,理想化的自我实际上是个体对自身应当成为怎样一个人的一种想象。

总的来说,本我是冲动的,受“快乐原则”支配,一味追求满足;超我受“道德原则”支配,更注重结果是否合乎规范;而自我是用来平衡本我与超我的,受“现实原则”支配,并通过自身的行为得以表现出来。通常情况下,这三者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一旦平衡被打破,人格就会以拒绝压抑的方式而变得扭曲。

二、父亲的人格结构

父亲瓦尔特·莫雷尔是一个矿工,从小没有受过什么教育,10岁便开始下矿挖煤。青年时期“他体格健壮,身体长得直溜儿,十分漂亮,卷卷的黑发照旧是亮光光的”。在一次圣诞舞会上,他偶然结识了年轻貌美的格特鲁德·科帕德,对其一见倾心,之后努力追求,最后两人喜结连理。两人结婚以后,他的生活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变得越来越糟糕。他与妻子经常吵架,“两个人剑拔弩张,脑袋里一片空白,只觉得对方面目可憎,要狠狠骂一通才解气”,儿子“见不得父亲装腔作势的模样,也痛恨他愚不可及地怠慢母亲”。渐渐地,他被边缘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他也因此变成了一个酗酒、耍粗、压抑的男人,导致了一系列家庭悲剧。分析瓦尔特·莫雷尔的人格可以看出,他在青年时期追求的是一种本我,即崇尚自由、崇尚快乐,但在婚后,他因为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如意而感到压抑,痛苦、孤独、无助让他选择用酒精来麻醉自己,此时,他的本我被压制了,而且因为自我找不到一种现实策略来获取快乐,所以没有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瓦尔特·莫雷尔的家庭氛围无法改善,而他自身也选择逃避和妥协,这使得自我无法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存在的不平衡,平衡被打破,他的人格也就扭曲了。

三、母亲的人格结构

格特鲁德·科帕德受过良好教育,学识丰富,高贵优雅,在舞会上对瓦尔特·莫雷尔一见钟情,随后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婚后,她发觉丈夫没有能力带给这个家庭更好的生活。“他本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但她无法接受这一点。她要他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就这样,夫妻间隔阂越来越深。她本身独立、高雅、理智,超我意识在其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在遇到瓦尔特·莫雷尔时,她被他风度翩翩的外表吸引,迅速与其结婚,此时她的本我被释放了出来,婚后刚开始确实跟莫雷尔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慢慢地,她发觉丈夫的无能,发觉自己只是作为丈夫私有物品而存在,她的超我便慢慢压制了本我。她不能忍受自己只是一个家庭妇女,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甚至喊出了“我要是男人,就会一往无前”的口号。资产阶级出身的身份和她所受的教育使她渴望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因而她的超我逐渐超过本我,这使得她在家庭中越来越强势,对丈夫、儿子的控制欲也越来越强,她的自我同样无法调和超我和本我的矛盾,于是她的人格结构也失衡了。

四、威廉的人格结构

威廉是莫雷尔一家的长子,从小在矿区长大,受母亲影响,他从小便想要出人头地,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他长相英俊,聪明勤奋,加之自己不懈努力,很快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速记员。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辞掉在外人看来还不错的工作,离开家乡,在伦敦找了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成功跻身上流社会。他一路走来,受母亲的影响一直往上爬,向上的意识十分强烈,超我意识在他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但在挤进上流社会后,他迷恋上了挥霍无度又拜金的韦斯顿小姐,“被她迷人的外表所吸引,无法抵抗她的魔力,对她十分温柔体贴,倾其所有,欲罢不能”。在与韦斯顿小姐相处的过程中,他从小被母亲压抑的人性终于得到了释放,他深陷爱情无法自拔,本我意识显露无遗。为了满足韦斯顿小姐金钱上的欲望,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他拼命努力,文中提及“他干两份工作,为了挣钱好结婚”,“他比以前更瘦,两眼憔悴”,最终威廉不堪重负,病死伦敦。所以说,威廉的人格也是失衡的,他爱上韦斯顿小姐后本我意识越来越强,压制了超我,自我没有能力平衡本我和超我的不平衡,威廉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五、保罗的人格结构

保罗的人格结构主要体现在他与三位女性的相处上,分别是母亲、初恋和情人,但不论与哪一位女性相处,保罗的人格结构始终处于失衡状态,这使得保罗面对生活、爱情和婚姻时一直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

(一)与初恋的相处模式

保罗与初恋米丽亚娒相处时处于一种超我的精神模式,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恋爱。正如文中所说:“他不承认他俩是恋人。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一直保持着十分超然的色彩,好像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一种想法,一种努力保持清醒的挣扎。”米丽亚娒和她的母亲都是宗教信仰者,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米丽亚娒不能失去童贞,所以即使她爱保罗,但也耻于和保罗有一点点肉体上的接触。“就是这种所谓的‘纯洁’阻止着他们连初恋的吻也不敢尝试。”保罗在与米丽亚娒交往的过程中,肉体上的激情被压抑了,他们之间只有心灵上的沟通,这使得保罗十分痛苦。事实上,保罗从小也受到童贞教育,他其实也非常羞涩,以至于后来他面对米丽亚娒就感到非常罪恶,“他双眉紧皱本是习惯使然,跟米丽亚姆在一起时尤甚”,所以他最终离开了米丽亚娒。保罗与米丽亚娒的相处其实体现了他人格中的超我。从小学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告诉他不能失去童贞、违背自己的宗教信仰,因而保罗控制自我的冲动——性冲动,他的本我因此得到了压抑。同时,遵循“道德原则”,即通过愧疚来惩罚自己——保罗和米丽亚娒越在一起,他就越讨厌她,他也就越感到罪恶,他离理想化的自我也越来越远,所以这里保罗的人格是处于超我状态的。

(二)与情人的相处模式

离开米丽亚娒之后,保罗迅速和一位叫克莱拉的有夫之妇在一起了。克莱拉是个女权主义者,她与丈夫道伍斯长期分居,他们也没有孩子,克莱拉住在自己的娘家,所以她的内心也一直渴望着激情。保罗内心的激情和火焰在与米丽亚娒相处时没有得到发泄,所以他一切得不到的满足在克莱拉这里找到了出口。“他一想到克莱拉就浑身发热,好像有一团活生生的东西在他的身體中催促着他”,所以他与克莱拉度过了一段疯狂的岁月,他的本我得到了宣泄与满足。但克莱拉是个有夫之妇,保罗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被社会接受与认可的,而且这违反了超我的“道德原则”。与克莱拉肉体的结合使他的本我得到了满足,但他们之间只有肉欲的结合,没有精神上的沟通。保罗曾说“克莱拉身上有些东西我并不喜欢”“克莱拉所言,我并不理解”,很快,保罗的内心开始空虚,灵魂也十分孤独。而克莱拉也知道她得不到保罗的心,所以最后选择离开保罗,回到了丈夫身边。保罗在与克莱拉的相处中体现了他人格的本我,保罗明知她是个有夫之妇,也毫不犹豫地与克莱拉在一起,这是保罗本我的体现。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保罗与克莱拉的疯狂使得他暂时忘掉一切,只追求肉欲的满足,他与克莱拉在一起后,刚开始是非常愉快的,在克莱拉这里保罗的人格处于本我状态。

(三)与母亲的相处模式

莫雷尔夫妇婚后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但由于价值观念和阶级观念不同,他们在精神上无法交流,这使得莫雷尔太太把对丈夫的感情转移到了儿子身上。在她引以为傲的大儿子威廉死后,她便把所有的爱与精力倾注到二儿子保罗身上。同时,保罗从小就非常依赖自己的母亲,他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与赞赏,所以母亲和保罗之间的爱超过了一般世俗意义上的母子之情。他受母亲的影响,瞧不起自己的父亲,在父亲下矿受伤之后,他甚至有“主啊,让我父亲死掉吧”这样的想法,所以他对于自己的母亲有着本能的冲动。但他一直靠着自己的理性来维持与母亲的关系,这体现了他人格的自我,一种理性的遵循。保罗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母亲的冲动,他只是单纯回应母亲对他的期待,但当他与两位恋人交往相处时,他发现母亲对于爱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自己的感受。“她生他,疼爱他,管着他。而他也反过来把爱倾注在她的身上,以致他简直没有办法摆脱她,独自去生活,真正爱别的女人。”在与米丽亚娒交往时,保罗一想到他和米丽亚娒在一起会使得母亲难过,他就憎恨米丽亚娒,所以他又找了克莱拉。保罗的两段感情经历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两段失败的感情经历终于使他意识到自己对于母亲其实一直处于一种爱而不得的畸形状态,所以最后他说出了“你活一天我就一天不会碰上合适的女人”的话。

六、结语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人格是一个整体,包括自我、本我与超我,父亲本我的压制及母亲和威廉超我的压制都导致了他们人格结构的失衡,这也是导致他们家庭悲剧的主要原因。小说主人公保罗的人格结构中自我、本我与超我刚好对应了保罗与母亲的“俄狄浦斯”之爱、与米丽亚娒的“精神之爱”、与克莱拉的“肉体之爱”,在这三种感情中,保罗的人格结构也是失衡与分裂的,所以保罗自始至终都没能找到真爱,单纯的精神之爱或肉体之爱都使得本我与超我之间互相碰撞,从而使自我也发生了变化,人格就此扭曲。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作者简介:王星睿(1997—),女,山西永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语音学。

猜你喜欢

儿子与情人人格结构丽亚
How to Use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English Teaching of Ethnic Group Students
我的莫丽亚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从“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儿子与情人》
以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施蛰存《将军底头》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Method of military software security and vulnerability testing based on process mu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