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2022-05-18黎焕怡
《儒林外史》历朝历代研究成果之多,囊括了吴敬梓的生平、版本和评点、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等方面。本文以文学地理学视角观照,从地域空间角度切入,在时空结构中考察《儒林外史》中的地域性特质,并以此丰富文学地理学的理论研究。
一、作品中人物的地域流动
吴敬梓,安徽全椒人,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其提供了丰沛的地域素材与地域知识,培养了其强烈的地域意识,他将地域意识融入作品当中,所以作品中人物也不乏地域流动。叶楚炎《地域叙事视角下的〈儒林外史〉结构——兼论〈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一文中详细地统计了人物的地域流动情况,吴敬梓足涉所至之南京等九省均
有涉及。
许多地点是吴敬梓亲自涉及后,根据自身感受体验写出的,反映了出生地与生活地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社会面貌。有些未涉及之地则通过合理想象来创作情节,凸显出吴敬梓极强而又敏锐的地域意识。作品当中发生之地不断变化,有山东、广东、南直隶、浙江等,叙事重点集中在浙江与以南京为中心的南直隶。同时,空间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因此人物的地域流动不只有东南角的浙江和南直隶,也有东、南、西方向的山东、广东和江西等地域。《儒林外史》前二十回的叙事中心集中在浙江、广东,后二十回转移到浙江与南京。人物流动轨迹体现为圆圈式流动,由外向内转移,由边缘向中心汇聚,且基本上没有重合的,人物的地域流动实际上是吴敬梓的精心布局和巧妙安排。
作品中出现了139位人物,几乎每一位人物出场时,吴敬梓皆有点明其籍贯与身份。由此也可以看出,人物籍贯不仅具有广泛性,又有集中性。人物籍贯有山东、广东、浙江、南直隶、陕西等,分布广泛,覆盖了大半个中国,但又主要集中在某个省份,多个人物归属于文本叙事的重点地区浙江与南直隶,也有集中在某个省份的某个县,广东籍贯则集中在高要县,山东籍贯则集中在汶上县。
除此之外,人物在一定地域环境中出现,并且人物活动地域也必定点明。作品中存在大量地域流动情况。牛布衣作为山东学道范进的“慕客”首次登场,接着返回浙江湖州游玩,而后流落到安徽芜湖。杜少卿不第,后家产日削,举家迁往南京,只愿“守着田园做举业”,不能挣钱,却依旧慷慨,将家产销尽,只好远赴浙江投靠虞育德,安徽巡抚部李大人荐举他去应“征辟”,曾赴安庆,而后装病辞去。地域流动材料之多,且人物在短时间内的空间流动十分频繁,“行文没有在一个城市或县分逗留三回以上不作转移的”,由此读者不难被吴敬梓自觉而又敏感的地域意识所折服。
二、小说中的地理叙事空间建构
吴敬梓合理安排了地理叙事空间,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性与深刻性,反映出吴敬梓强烈的地域意识。
(一)城乡叙事空间的建构
作品中建构了典型的江南乡村与南京城的市井空间,刻画了真实的地域环境下的江南水乡风光和南京城市井景观,景观描写之多,形成典型的地域性特色,使作品极具真实性与艺术性。
1.江南水乡风光
江南风光秀丽,自然有不少相关诗词。辛弃疾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韦庄说:“春水碧于天,画船聽雨眠。”杜荀鹤说:“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柳恽说:“汀洲采白,日落江南春。”作品中描绘了美丽的江南图画,整部作品散发着浓郁的江南特色。楔子部分王冕眼中的雨后荷塘是这样的:“屋后横七竖八几棱窄田埂,远远的一面大塘,塘边都栽满了榆树、桑树。塘边那一望无际的几顷田地,又有一座山,虽不甚大,却青葱树木,堆满山上。约有一里多路,彼此叫呼,还听得见。”还有娄氏兄弟游历时所见的江南乡村图景。第八回中:“看见桑阴稠密,禽鸟飞鸣,不到半里多路,便是小港。里边撑出船来,卖些菱、藕。”
窄田埂、池塘、榆树、桑树、小港、菱藕、门前涧沟,这些都是江南乡村重要的组成元素。人们生活在美丽的江南,安居乐业,耕耘树艺。河水潺潺,流泉清冽,在一片青峦秀水之中,泛舟于小桥流水,桥连着水,水连着天,吴敬梓记录下江南旖旎风光,怎能不使人感动!
2.南京城的市井地理景观
吴敬梓后半生多在南京度过,对此地十分熟悉,南京城的繁荣富贵与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皆被刻画得栩栩生动。全书共56回,其中有25回以南京为背景展开。第二十四回中生动描绘了这座规模宏大、繁华热闹的城。南京城作为“六朝古都”,人口众多,街道繁华,马路四通八达,万商云集,人来人往,茶楼兴盛,夜晚则灯火辉煌,积淀下来浓厚的市井文化。
作为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南京城,还有许多美如画的名山胜地,吴敬梓在行文中重点选取了较闻名的名胜古迹,元武门外的元武湖(今名为玄武湖)、莫愁湖、秦淮山、清凉山、雨花台和七泖湖等。感受着湖光山色,沉浸式的体验获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之乐。
第二十九回杜慎卿言南京“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这“六朝烟水气”集聚了众多文人,开展了多次文人集会活动。吴敬梓大肆描绘了几次文人集会,杜慎卿组织的莫愁湖湖亭集会,虞育德主祭的泰伯祠大祭,娄二公子发起的湖州莺脰湖大会等。风景正好,因此这群假名士在此集结。作为文化活动主体和文化精神载体的文人聚会,正是城市文化集聚功能的集中体现。大大小小的文人集会较为真实地展现了明清时南京文人的生活面貌,体现当时南京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二)城市地名准确
阅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读者不乏看到数不胜数的城市地名,包括山东、广东、浙江、南京等地,甚至准确具体到某条街道、某条小巷,体现着真实性与精准化特点。第十四回马二先生出游,先是来到杭州受到蘧公孙招待,坐船到断河头,去了文翰楼、文海楼,此回出现的地点有圣因寺、钱塘门、苏堤、金沙港、雷峰塔、城隍山等,仅仅一回就出现这么多的地名,并且是那么准确具体,将人物活动路径清晰地展现出来。
此外,作品重点展现了吴敬梓所处的清代南京城中真实存在的地名。全书涉及南京的城市地名之多,包括风景佳地、街道、数不胜数的小巷等。小说中出现的南京街巷地名大约有三十多处,如东仓巷、西仓巷、三牌楼、花牌楼、北门桥、利涉桥、江淮街、鼓楼街等。彭周原的论文《〈儒林外史〉中的南京叙事》中还附手绘图清晰展示了南京区域地图与游河图,使读者一目了然。
不难看出,吴敬梓极为细致地刻画南京的景致。虽仅仅一笔带过,但也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性,充分体现出吴敬梓对南京地域特色的把握程度之深,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南京城。
三、地理空间叙事的转换
(一)人物空间转换方式
人物活动地域的改变使文本叙事空间转移,而人物的地域活动转变主要靠步行、坐轿子或以船为交通工具,而作品中最具特色的方式便是船。江南水资源较丰富,河网密布,“在当时,在长江、运河上行驶的客船,已有了一定的航线,比如江船、南京船、扬州船等”。船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不仅速度较快,而且比較安全。水系发达使江南地区水上交通发达大大缩短了人物之间的空间距离,因此作品中的人物才能有更多的碰撞与交流。
船作为当时新兴的交通工具,其含义不仅是普通的出行工具。在不断地发展运用中,船也成为人们开展日常活动的地点,使文本的地理空间更为丰富与复杂。有人在船上贩卖特色事物,卖菱、藕、鱼等,船上贸易比较发达,生意好的时候还会造成水路拥堵。还有人在船上开展交际,庄绍光路过扬州时,一些盐商与士人均上船来拜见。总之,船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是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江南地区的百姓丰富多彩的生活面貌。
(二)人物流动原因分析
由此可见,人物活动空间的变化情况之复杂,但又有所不同。无论是儒林人物还是非儒林人物,都无法摆脱求功名、谋富贵的主题。这体现了封建科举时代的人物形象特点,表现了作者的写史特色。作者安排如此复杂的地域流动,可以按儒林人物与非儒林人物两类来探讨其原因。
1.儒林人物为科举与入仕而流动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儒林人物流动主要原因显然是为参加考试与入仕。众所周知,科举考试是一种由下而上、从地方到中央的层层递进的考试系统。在吴敬梓生活的那个时代,科举考试从童试开始,即知县主持的县试、知府支持的府试,通过后取得童生资格。接着参加三级考试:院试、乡试、会试三级。会试后有复试、殿试三级,及格后为进士,才得以进入仕途。地点则由县、府到省城,再到京城。此外还有诏令各省官员荐才参试,择优录取。因此,若儒林人物考试顺利,则他们的科举生涯从第一天起就要不停地在各地奔波,参加一级又一级的“升学”考试。那么儒林人物的流动就十分必要了。
儒林人物除了科举考试的需要,还有入仕的要求。明清时官员任职需要回避原籍,实行南北互调政策。因此,科举入仕的官员只能远离故乡,在陌生之地任职,他们多有漂泊不定之感,不仅要适应地域环境的变化,还要体验各种荣辱安危。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儒林人物用一生来考取功名的讽刺,儒林人物的命运多以悲剧收场。
2.非儒林人物因功名富贵与自身理想而流动
尽管非儒林人物只是下层百姓,不是故事的主体,但也是《儒林外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在谋生之余,也有追求功名富贵的志向。以戏子鲍廷玺为例,其丧父被赶逐后走投无路,先到苏州投靠兄长,不成;于是到扬州求助于季苇萧,又不成;后又前往杜少卿之处求得接济。这便是狭隘的小市民形象。
也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为自身理想而四处奔波,不同于小市民那般庸俗,在小市民的衬托下反而显得更为高雅。奇女子沈琼枝,虽然只是一名柔弱女子,但是却自尊自爱,对盐商宋为富的富贵奢华视同草芥。她从扬州逃亡至南京,悬挂“精工顾绣,写扇作诗”的招牌寻求谋生之计,自食其力,得到了许多士人的敬慕。鲍文卿,南直隶江宁县人,虽身为优伶,却懂得敬重他人,斯文待人,爱惜人才,营救与他素昧平生的官员向鼎。第一次去安东时,不为向鼎的谢金所动;第二次渡江去安庆,谢绝了两位书办的贿赂,不依靠向鼎的职权为己谋私,也赢得了向鼎的尊重。这样的人物身上散发着强烈的人格魅力,在当时也显得格外珍贵。
四、结语
吴敬梓地域意识极强,对其创作产生了显著影响,将地域叙事融入作品当中,使地域性成为作品的一个特点。《儒林外史》中人物流动围绕着作品叙事结构,笔触细腻,描绘了江南秀丽水乡景致与南京繁华画卷,凭借作者出游经历与地域素材,真实展现了清代百姓生活状况,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不仅具有文学性,同时具备写实性、真实性,使作品内涵更为丰富。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黎焕怡(1998—),女,广东清远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