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美学研究
2022-05-18蒋登攀
庄子作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也是非常杰出的自然主义哲学家。而关于生态美学的研究,涵盖了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多重审美关系,意在构建一种迎合并适应生态规律的审美生存状态。建立在“道”整体特点之上,庄子提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生态美关系,强调的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自由统一,这也是当前整个社会和人类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文基于“生态美”下,从物无贵贱、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庄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美学,并提出了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生态美学的研究中,既涉及人,也涵盖了生存环境,并在二者之间构建不同层次的审美关系,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取一种与自然生态审美相符合的生存状态。从我国古代发展看,“生态”概念并未形成,但从儒家、道家相关内容看,或多或少都提及了生态问题。而在庄子自然哲学观中,并未执意讨论生态美,但庄子却在“道”的整体美特点基础上,通过探讨人的生存问题,提及了不少自然。庄子自然哲学观主张自身和自然和谐统一,认为这才是最真实的生存状态。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庄子的这一思想体现出重要的生态美学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一、生态美概述
“生态学”来源于希腊语“oicos”,翻译为房子、住所,最早用于研究生物及环境关系。从表层含义看,可将美理解为一种价值衡量标准,而审美价值则是一种客观事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价值关系则可以理解为审美主体与对象间相互作用、关联,具体来说,当人在实际劳动创造过程中,通过感受活动过程中的自由感,进而产生了审美。这里可以引入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作为人这一主体,只有真正参与到主体的、丰富的、感性的行为中,比如可以欣赏音乐的耳朵、看到美的眼睛,通过亲身体验,进而产生审美,同时更好地发展审美。可以说,审美属于人类的一种自我意识,也是人在自由活动中的自我观照。
二、庄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美学
(一)物无贵贱
从庄子自然哲学观中不难看出,其提出的“物无贵贱”可谓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在庄子的思想观念中,视人为宇宙万物中的成员之一,人与自然界其他物体之间是平等关系,并没有价值好坏之分,人与自然之间应当平等共存。对于人而言,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自然也是一样,两者是平等关系,并不存在谁是谁的中心,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这样表述:“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分析可知,庄子运用了鳅鱼、麋鹿、猿猴等自然生物作为比喻,主要的目的就是向人们表达,无论哪一种生物都有其自然生存规律,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生物本身具备一定的价值。而作为人,是无法客观衡量这些动物的价值,因为人仅仅是站在主观意识行为中进行权衡,显然与自然规律不符。
对于人这一主体,主观意识上认为美好的事物并不能强加给自然界其他动物,因为不同动物所看待的美并非和人相同,如果人类非要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按照人类的需求去利用自然,这样必然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也会直接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庄子·知北游》中看出,庄子在此处多次提及此观点:“圣人处物而不伤物……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互不干涉。这与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形成了对立关系,人并非唯一有价值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人是否在自然界发挥作用也不能单一地以“人的存在”为根本评价标准。正是这样,庄子才提出了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关系论,庄子虽然身处远古时代,那时也没有生态污染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但却能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足以看出庄子的生态保护智慧。不得不说,庄子的这种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促使其“物无贵贱”的生态价值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自然哲学观,尽显现代生态伦理思想。
(二)道法自然
在庄子思想意识中,认为想要促进“道法自然”生态性的发展,应当保持完美的自然状态,保证自然状态就要求人不能开发自然,应当学会自由享受自然。正如庄子所言:“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虽然庄子身处的时代破坏自然的行为并不多,但他也预先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所以庄子一直非常反对任何破坏自然的行为。除此之外,庄子也对伯乐行为给予了一定批判,他认为伯乐对待马采取的灭绝性的态度,违背了自然规律,不值得大家称道。从庄子众多言论不难发现,由于人们一直在不断探寻技术上的进步,所以才发展为诸多破坏自然的行为,最终改变了原有自然生存状态。庄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道”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意味着只要是违背“道”的行为,庄子必然持反对意见。深入分析庄子自然哲学观中提到的“道法自然”,足以看出庄子具备的生态智慧,在其意识中,将生态作为了中心主义思想,对于现代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具有重要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看,庄子提出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带有些许消极思想。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庄子的这种生态保护意识强调的是人类对自然完全不作为,仅仅停留在欣赏层面上对生态加以保护,不得不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限制了人类主观能动性作用。所以在分析应用庄子的观点过程中,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需要在继承过程中学会筛选。在现代科学发展观中,注重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事实上,时至今日,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被研究、探析,但并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定义。因此,在继承、发扬庄子思想观念过程中,应当批判性继承。但从庄子反对一切破坏自然的行为态度可以看出庄子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其作为道家代表人物,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主张也是庄子自然哲学观的重要基准。对于现代人,应当立足庄子的情感,学习他这种对自然的热爱情怀,进而更好地加强现代社会人类对生态的保护。
(三)天人合一
庄子的“天人合一”也充分体现了其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智慧。所谓的“天人合一”,其实一直深受中国传統哲学领域的追捧,无论是在儒家思想中,还是对道家思想而言,都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庄子自然哲学观中,同样给予了“天人合一”高度重视,在其意识中,自然生存状态应当和人的生存状态相互统一、和谐。比如,庄子在《庄子·知北游》这样表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不难看出庄子对“天地人和”的重视。对于“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宇宙自然本身的圆融,在整个宇宙空间范围内,不同生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另一种是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和谐,但这其中同样存在着人的生态和生命之间的平衡。对此,庄子立足“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生态道德观。
庄子的生态道德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认为其应当延伸到人与自然上。在庄子的思想认知中,具备一定道德素养的人是可以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同时,能够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莊子一直非常推崇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境界。基于生态伦理学视角下,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最早由德国哲学家施韦泽提出,当时正处于全球生态危机非常严峻的背景。而庄子的这种“天人合一”,从人推及人和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的概念存在不同,但这也是一种古代的生态道德观。因此,可以说庄子的这些生态道德观为现代生态伦理学发展作了铺垫,也作了思想上的贡献。
三、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所体现出的正是一种独具魅力的东方神韵,一方面,拓宽了艺术层面的审美空间,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人们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情趣。其生态美学思想对我国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心灵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知识分子从中汲取养分,完善自身的品格、情操,对创作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从古至今,各个领域学者、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一直在反复歌唱着对大自然的赞美。而本文研究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影响了理论层面,也对人类实践发挥了重要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一直想要征服、改造自然,为了进一步拓展实践,向自然索取更多的资源,并未认识到以破坏自然生态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是短暂的,在索取、破坏过程中,大自然的修复建设能力已经很难应对。生态危机越发严重,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长久生存和发展。正如前文所述,庄子认为要知常知和、适可而止,在人和自然相处过程中,不要过分待物,而应当学会顺乎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这一观念几乎和现代西方生态思想理论一致。因此,面对当前社会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入思考庄子的自然哲学观,理解生态美学,进而逐步做到维护生态环境,有节制地进行开发建设,充分保护生态。
其次,庄子众多言论都可以反映出庄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他高度重视人的自然本性、人生的终极关怀。庄子虽距离现代久远,但其对文明有着非常强大的警觉性,在“道”的基础上,一直在提醒人类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丧失人的自然本性、纯真品格。庄子一直在告诫人类,不能以物易性,也不能以物挫志,若是扭曲本身人格,则难以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平等相处。但从当今社会看,扭曲、变形的人格、人性一直存在,甚至也有见利忘义、拜金主义、贪污腐败等现象。对此,基于庄子生态美学视角下,人类应当意识到,积极发展物质文明非常重要,但也不能盲目地以牺牲人作为代价,而是要权衡、平等。
再次,纵观庄子生态美学思想,可以发现当中突显出的一种超越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世俗、名利和物欲,也实现了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对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当学会摆脱各类束缚,促使自然本性更加突显,自由地张扬,在精神层面获得满足,最终获取一种“无待逍遥”的美感自足。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环境竞争日益激烈,这使得人们压力倍增,对此,通过本文对庄子自然哲学观以及生态美学思想的研究,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启示,进而引导人们去体验理想中的审美人生。
四、结语
事实上,学术界针对庄子思想的认识一直褒贬不一,本文主要选取庄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智慧作为研究对象,去探寻庄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本次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庄子生态哲学思想全貌,但确实也存在诸多不足,仍希望此次研究可以帮助更多人对庄子的哲学思想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蒋登攀(1976—),男,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油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