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重如仇
2022-05-17樊国宾
中外文摘 2022年7期
□ 樊国宾
“恩”是个意味深长的字眼。恩赐、恩宠、恩惠……恩重如山,知恩图报。而李肇的《唐国史补》有个“恩重如仇”的故事,颇可玩味。
唐肃宗时开封县尉李勉,清正严峻,素有德望。有一次审问狱囚,注意到其中有个人神色自若,对答不俗。李勉突生感动,就释放了他。数年后,李勉被罢官,闲游时竟偶遇那个囚犯。囚犯把李勉带回家里,好生招待。囚犯悄声告诉妻子说:“这就是让我活命的恩人,怎么报答他呢?”妻子说:“给他一千匹上好的绢缎,够吗?”他说:“不够。”妻子说:“两千匹够吗?”他说:“不够。”妻子说:“如果这样还不够报答,不如杀了他。”囚犯的家仆在旁听到这番话,心下同情,就偷偷把囚犯夫妻的密谋告诉了李勉。李勉连夜跑了一百多里,到了一家旅店。
店主人说:“这片区域晚上多有猛兽出没,你怎么敢独自走夜路呢?”李勉犹豫一番后,把原因讲给店主人听。话还没说完,忽然有个人从梁柱上跳下来,嗟叹道:“我差点误杀了品行高尚的人。”话音未落,人就消失了。次日天还没亮,那个“梁上君子”携带着囚犯夫妇的头,来给李勉看。
自幼习得的伦理教育,让我们熟知太多“快意恩仇”的故事:春秋战国的赵氏孤儿恩仇、大仲马的基度山恩仇、金庸的书剑恩仇……这些恩与仇,大都是功利纠结出来的累赘。与人结识,我不想要恩重如山,更不想要恩重如仇,只想要一点不妨害公义的寡淡。交朋友也一样,先看这个人淡不淡,再看这个人有趣还是无趣。日常寡淡从容,遇变崖岸不移。去看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再读几遍韩昌黎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就会明白,气韵恬淡的人,身上会散发出或隐或现的慑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