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00 年极简史都藏在山西地名里

2022-05-17

中外文摘 2022年8期
关键词:晋南蚩尤华夏

□ 李 亦

华夏文明“主题公园”

有人说,行走晋西南,每一步下面都是深厚的历史土壤。女娲、炎帝、黄帝、蚩尤、尧、舜、禹等等,你能想到的华夏早期传说人物,史载活动中心就在这里。汾河之畔的临汾,古称平阳,是传说的尧都;永济市古称蒲坂,这里是舜都;夏县,传说是夏朝建立者大禹的都城。

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等故事,都从晋南一带流传出去。有的地名,直接就是远古传说的反映——稷山县,是后稷在稷王山下教民稼穑;长子县,是因为尧帝封大儿子丹朱于此处,这里也是“精卫填海”的衔木之地。愚公移山的故事里,阻挡愚公的大山除了太行,另一座正是晋南边界上的王屋山。

为何远古神话传说如此青睐晋南?有学者认为,这与山西最大的湖泊——运城盐湖有关。运城盆地原是古湖区,后来湖面萎缩,加上地形与气候影响,形成中原罕见的盐池。盐在古代是稀有资源,在文明起始阶段更是至关重要。传说那场影响深远的大战——黄帝与蚩尤之战,也发生在晋南一带。据多部史书所载,蚩尤部落据“盐泽之富”,那场大战很可能就是争夺盐池的战争。

更有趣的是,这里不仅是神话传说的寄托之地,近现代的考古发现,也同时佐证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临汾市发掘的陶寺遗址,初具国家和礼制雏形,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夏早期的都城夏墟,还有人说早于夏,极有可能是尧的都城,是最早的“中国”。

期盼实现“天下大同"

离开晋南,到山西的最北边,数千年来,这里唱响的是中国历史铁与血、战与和之歌,书写的是草原与中原文化碰撞融合的史诗。山西最大的地级市——忻州,以治北要塞“忻口”而得名。北通大漠的雁门关,曾发生过167次大的战役,最有名的就是北宋杨家将与辽人的拉锯战事;太行深处,出入河北的娘子关,唐初纷乱中,李渊之女平阳公主率娘子军在此守卫,因此得名;平型关,因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胜仗名垂青史。

当然,晋北最值得说道的地名是大同。追溯历史,这个地名最早源于唐朝的大同军,而大同军又是以当地一条叫大同川的河而得名。开元年间,大同军迁移到云州,便有了大同军城。到了辽代,大同府设立,“大同”便从军名转变为地名,自此沿用不改。

另一个古老的说法,则更加应和古今之人的希冀。相传汉武帝打败匈奴,就把当地一个要塞取名为“大同”并修建城池,意思是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做到“天下大同”。这样的期许似乎真的慢慢应验了,尽管少不了流血纷争,但是东汉以后,民族融合经由这里而悄然发生。南匈奴臣服中原,被安置在山西北部,曹魏又分其为五部,散置山西各地。此外,羯、羌、氐、鲜卑等北方民族也陆续内徙进入,大同,正是华夏各民族“大熔炉”之口。

这里是中国人的“老家”

明朝初年,山西兵乱荒疫很少,人丁兴旺,所以明朝政府组织山西大规模向外移民。走出去的山西人遍布18 个省份,这些移民的后代,又辗转迁徙南方各地和海外,数百年来,早已遍布世界各地。而洪洞县、大槐树,早已成为华人寻根的代名词,“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山西移民到新的地方定居后,由于怀念故土,往往会用故乡之名命名新家。所以在地图上,可以找到很多不在山西的山西地名。比如在北京大兴区和顺义区,移民到达之后,也带来了稷山营、夏县营、忻州营等地名至今留存。

到了清末民初,山西由于人多地少、战乱饥荒,无数农人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称为“走西口”。如今普遍认为狭义的“西口”,就是山西北部的杀虎口,与河北张家口并称塞北两大口。出太原向北,要渡过汾河、滹沱河、桑干河,摆渡的渡口上总能看到依依不舍的家人和恋人:“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这就是山西地名里的故事。有大山大河之形胜,有帝王将相之传奇,也见证了一代代平凡人的悲欢离合。

猜你喜欢

晋南蚩尤华夏
绽放,华夏之美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大战蚩尤
蚩尤之歌
中、日、韩蚩尤信仰与蚩尤演艺说略
黄帝战蚩尤
广东出土东汉晋南朝铭文砖述略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