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今对谈,文脉相传

2022-05-17翟建儒

牡丹 2022年9期
关键词:草堂杜甫诗人

杜甫,一位困苦的诗人,一个伟大的灵魂。

杜甫少年的意气风发和风烛残年的艰难苦恨,让他传奇的一生成为后世许多书生的精神食粮;他的故事是失意才子的史诗,他的成就是落魄文人的向往。古往今来,多少人在黑夜里点一盏灯,捧一本子美诗集,幻想着草堂中枯坐的身影就是自己。人们为他的胸怀感动,也为他的不幸叹息。自唐以来千年的传承中,杜甫这个名字已经和其他赫赫有名的诗人才子一起,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其象征意义业也渐渐超出了历史人物本身的意义,“杜甫”这两个字仿佛已经不再是那个上下求索的诗人,而是成为一类在时代大潮中沉浮、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游子形象代表。

吴佳骏在《草堂之魂——一代诗圣杜甫》(以下简称《草堂》)中,运用穿越式的古今对话形式,借一位热爱杜诗的青年诗人的幻梦,用一场草堂里不为人知的酒局将跨越千年的两位诗人勾连在了一起,诗圣走下神坛,与青年诗人推杯换盏,用朋友一般的语气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既非抱怨,亦非不平,只是淡淡的,缓缓地,将唐王朝九转千回的半生落在一个世家子弟身上,化成一段崎岖的人生路,用旁觀者的口吻向后辈诗人平和地倾诉了一番。书中,作家使用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一个“我”字贯穿全文,一边以杜甫的视角讲故事,一边以青年诗人的视角听故事,增强了读者的带入感,也使得故事本身更加鲜活亲切。

1. 作为杜甫的“我”

在《草堂》中,大部分篇章都是借杜甫之口进行叙述,从少年时的胸怀大志,到科考落第后的失意愤懑,再到流亡时的苦涩,辗转时见到的生民疾苦,亲朋好友的帮助,国家混乱的现实……时代的尘埃在作家质朴冲淡的语言中漫天飞舞,片片动人。

没有堆砌的辞藻,也没有过分复杂的故事线索,读者打开书,似乎就坐在了那个青年诗人身边,在同一个夜晚,跟随着草堂之魂的讲述,身临其境地回到了那个复杂的历史时代,去探寻一代诗圣跌宕起伏的一生。

2. 作为青年诗人的“我”

通过这种穿越式的对话体形式,作家将藏匿在历史背后的诗圣拉到了我们面前,让他与作为读者代表的青年诗人“我”见面、交谈,将杜甫的形象从抽象遥远的文化现象变成了身边可见的家常好友,拉近了读者与故事本身的关系,让读者更有代入感和体验感;小说的意义也由此变得清晰起来,这种叙事效果正如“四川历史名人丛书”总序所说:“历史名人要有现实意义才能活在当下……不断赋予历史内涵,不断呈现当代表达,让历史名人及其文化‘站起来‘活起来…..”在作家精妙的构思和细腻的笔触之中,杜甫又一次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我们身边。

《草堂》分为入夜、上半夜、下半夜、黎明四个部分,这既是小说中杜甫给青年诗人讲述自己故事的物理时间,又有着丰富的象征意味,笔法十分巧妙。

1. 它象征了诗人杜甫文学创作历程由弱到强、由迷茫到清晰、由探索到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暗示着杜甫艺术生命的逐渐绽放。

从青年时志气高远却处处碰壁,到历尽磨难后的返璞归真,杜甫在黑夜中摸索前行,不断释放着自己微小的火光,希望能照亮那个黑暗的时代。杜甫的诗作从青年时期的壮怀辽阔到成熟时期的沉郁顿挫之间的转变,正是他在漫漫人生路上不断求索积累下来的经验的具象化,从初出茅庐心比天高不知自己身已入夜,到上半夜的忧思,下半夜的挣扎,最终迎来了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到关心苍生疾苦的精神升华,同时也迎来了自己创作生涯与精神世界的黎明。虽然他的奋斗最终没能改变唐王朝的命运,但是诗人灵魂间迸发的光芒,已然穿越千年,镌刻在了中国文学的丰碑之上。

2. 它象征了小说中受到启迪的青年诗人从颓废到振作,从只关注自我到打开格局、放眼全人类的过程。

在《草堂》中,那个携美酒前往草堂寻梦的青年诗人,正是借由杜甫诗词给予的力量,才再一次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离开梦中的草堂时,他的心境与最初到来时已经大不相同。杜甫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对人民前途的凝视激励着青年诗人的心,让他在迷茫中重新找到方向,在失落中重新获得希望。

杜甫一生都在路上,他看尽了人间冷暖,也享受了真挚的感情。杜甫那一首首沉郁顿挫的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生晚辈,他将自我融于对众生深沉的爱意里,并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超越自我的文人影像,投射在新一代诗人的梦境里;青年诗人的自我尚未呈现出真容,但每一次写诗、每一次创作,都是青年对自己灵魂的探寻和补完;诗人在诗中寻找自我,又以表达自我来写诗,诗与诗人互相成就,互相琢磨,在漫长的时间沉淀后,诗人的自我常常隐逸在了其优秀作品背后,慢慢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但总有一个夜晚,诗人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自我会偷偷溜出诗歌,与后来者相会草堂,伴清歌作酒,对谈诗赋,分享跨越千年的共鸣。

读完全书,我们有理由相信,就是在这样的代代相继的传承之中,青年诗人才能通过诗篇“见到”过去的伟大诗人,中国的文人风骨也就这样借助着文字的力量,熔炼在一代代文人的骨头里。草堂里的青年诗人在杜甫的影响下重振希望,而他的事迹也会在很多年后再一次惊醒另一批迷茫的青年人。

在《草堂》中,作家巧妙地运用双线并行的方式,即杜甫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现实人生与逐步走向成熟的艺术人生双线并行,交织穿插,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并进一步凸现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众所周知,杜甫的一生中遇到太多的磨难:瘟疫,洪灾,科考失利,亲人故去,客死他乡。真实的世界是一把无情的铁锤,无情地敲碎了诗人本该平安顺遂的世家子弟人生。他娶妻很早,却不能给她安稳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却只能向权贵豪门贩卖他的诗稿,理想与现实的割裂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现实人生的不得志造就了其艺术人生的不断升华,而艺术人生的发展也使得诗人在现实人生中更加勤于思考,并且对底层社会民众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想和同情。现实经历与艺术思想交织交错、互相影响、互相琢磨,愈发深刻地展现出了诗圣深刻的思想内涵。

1. 从痛苦中升华而来的悲悯意识

杜甫的现实人生充满了痛苦,从科考失利亲友分离到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大大小小的痛苦不断锻造着他的灵魂,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创作灵感。诗人在漫无止境的颠沛流离中看遍了世间疾苦,他的追求也从最初的自我实现逐渐升华成了一种对众生的悲悯。

安史之乱更是给唐代社会产生了灾难性的破坏,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杜甫自己饱尝离乱之苦,但却依然心怀悲悯,时刻关心着底层百姓的疾苦。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自天宝五载(公元746年)到达长安起,杜甫在那里漂泊了十年,这十年,他历尽了人间辛酸,看遍了生民疾苦。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又落入叛军手中,被困在已经陷落的长安,写下了《春望》等哀嘆山河破碎的名篇,待到肃宗即位,他又千辛万苦奔赴凤翔行在,其间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诗人在流离困苦的一生中仍有着忧国忧民的意识,他不断地为贫病交加的百姓发声写诗,却全忘了自己也正岌岌可危。一般人面对自己的痛苦尚且自顾不暇、哀之叹之,但是杜甫却正是在这样且行且吟且忧且愁的状况下,看破了人生,跳出了个人忧乐的范畴,站在了众生的视角,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宣言。

2. 从不幸中粹取而来的锦绣华章

“国家不幸诗家幸”,破败寥落的现实给了无数中晚唐诗人无尽的写作素材,杜甫也是其中之一。作家在《草堂》中艺术再现了这一问题。

杜甫对底层百姓的悲悯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引领着一代代学子的思想,生活的痛苦不仅没能磨灭杜甫的赤子之心,反而让他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正是杜甫这样在现实生活打磨下不断开花结果的艺术生命,使得书中的青年诗人放下了心中的郁结,再一次燃起了希望,想到了自己未完成的使命,并且重拾了作诗的信心。小说中这样写道:“苦闷的时候,我就写诗……其中写得最多的,是寄赠给我的朋友们的……我希望他们都安好。这些诗其实寄托了我对他们的关怀和问候”。

在风雨飘摇的唐王朝疲于应对内忧外患的时刻,大批优秀的文人士子或辞官归隐,或被贬他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杜甫更加倚重自己手中的纸笔,用自己的文字来畅叙心怀,或咏叙怀抱,或遥赠友人,现实的痛苦化成纸上的文字,带着诗人的千般愁绪,缭绕在诗人流离的道路上。在听到肃宗即位灵武后,他不顾危险奔赴凤翔行在;接受了左拾遗的官职后,又因疏救房琯,于乾元元年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期间,他写下了“三吏”“三别”等名篇。终于,在乾元二年秋,人到晚年的杜甫看穿了腐败朝廷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真相,终于弃官归隐,携家人入蜀,于岁末抵达成都,开始了他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

在成都,杜甫在表弟王十五和诸多朋友的帮助下建起了自己的草堂,这所与杜甫牢牢绑定在一起的小屋在诗人的生命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角落,它破烂不堪,但足以容纳一个疲惫的灵魂歇脚;它远离尘嚣,但也无力应对世俗的进攻。围绕着小小的草堂,杜甫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几个年头,他的人生在不断地下沉中少有地飘了几个回旋,可是又马上加倍沉了下去。

最终,历尽沧桑的诗人于大历五年(770)冬,在自潭州赴岳州途中的小舟上病死,结束了自己的伟大艰辛的一生。

吴佳骏在小说中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杜甫形象,《草堂》因此而成为很有特点的评传体小说,带给了我们新颖的阅读感受。

草堂之魂,不是自怨自艾感叹社会不公,也不是借酒消愁抱怨时不利兮,在那看似简陋悲戚的草堂中,绽放着的是一个悲天悯人、坚强不屈的灵魂。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不但没有冲淡杜甫对诗的热爱,反而让他将伤口里的血酿成了锦绣的繁花,用自己沉郁却不失坚韧的诗句浇灌了千百年来千千万万文人士子孤独彷徨的心。

作家在书页最后写下:“他(杜甫)所关注的始终是人类,我所关注的始终是自己”,以杜甫融自我价值于解救众生疾苦的胸怀做结,反思自己的缺陷,一扫开篇时的颓唐,带着没有完成的使命,积极地返回到了他刚刚开始的人生路上,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责任编辑   王小朋

翟建儒,女,甘肃天祝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2019级本科生,曾获2017年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甘肃赛区优秀奖、2020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等。

猜你喜欢

草堂杜甫诗人
草堂旧事
草堂诗歌奖在杜甫草堂颁奖
晒娃还要看诗人
杜甫改诗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绝句
薪草堂由来
杜甫与五柳鱼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