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为繁华易素心

2022-05-17季天然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论语审题命题

季天然

命题: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 钟峰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材料作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阳货》

请结合孔子说的“有所不为”与“无所不至”,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今年是浙江高考自主命题最后一年,我们预计命题者将延续浙江高考作文历年命题的风格,即注重思辨,以及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立德树人”的命题指导思想)。

这道题沿用高考命题一贯的“材料+命意”的做法,選取了《论语》中的两则论述组成命题材料,要求考生结合孔子所述的“有所不为”与“无所不至”,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样既结合教材,考查了考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又明确了本次命题的意图。

考生在审题时,需要先审读两则材料,同时要特别留意命题要求,不然容易跑题。要抓住两则材料中产生关联的关键词,即“有所不为”和“无所不至”,要理解“有所不为”是基于“无所不为”而言的,也即“不会什么事情都去做”,内心是有其原则和底线的。而“无所不至”即“无所不为”,即“什么坏事都做”。有了这样的理解,考生就能明白,这次作文的命题意图是,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来讨论“有所不为”与“无所不为”。

命题要求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中孔子的两点论述,不能脱离命题材料而随意理解甚至曲解。

这两点限制就能实现命题的区分度。未按照要求来写作的考生,属于偏题或者离题,得分会比较低甚至很低。

习作展示

克哲学家哈维尔曾坦言:“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被污染的环境之中。”贪婪的藤蔓正于逐利诱惑下无所不至,勒索着理性与良知。身处滔滔世间,我们是时候静心自省,走向“有所不为”。

“患得患失”的心态,催生了“无所不至”的精神毒芽。“人人具有想当别人的天然愿望”,正如塞缪尔所言,对成功的艳羡与自私的人类本性,推动着人们去毁灭、去抢夺。而现代生活无疑为此提供了更强劲的引擎。处于郁喆隽教授口中“单通道社会”的我们,将物质层面的向上看作唯一的出路,仿佛离开步步为营的抢掠便无法生存。于是,我们在快节奏的追求中不择手段,在功利境界的得失观中迷失浮潜,为“得”头破血流,为“失”百般补救,精神在斤斤计较中失衡,信仰与原则更无迹可寻。“成功学”式的捷径大行其道,毫无营养的娱乐作品病毒般充斥互联网,资本更为逐利层层克扣着“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种种乱象,皆是“无所不至”的体现与反噬。

然而,纵然我们为利益疯狂延伸触角,仍会感到精神的空虚;纵使生产力在无所不至的策略下逐步提高,幸福与祥和却未接踵而至。这便是因为我们忘却了“君子有所不为”,失落了自我灵魂的大陆。

有所不为,不是无所成就,而是有所保留;不是被动的失败,而是主动的选择;是怀有一颗锐意进取之心,却仍在前往理想的茫茫荒野中手执心灵明灯,选择正确的路途。且看卢梭,身怀改造社会之志,却仍在不名一钱时毅然拒绝国王丰厚的年金,只为捍卫自我“真理、自由与勇气”;威廉·福克纳不再为谋生而机械般生产雷同的悬疑小说,终于写就《喧哗与骚动》这一发自内心的意识流名作,触摸到了自我之真。我们应标出明确而坚定的心灵界线,在背离原则、消耗自我前退后一步,不做浮士德式的灵魂出卖者,而让信念之泉始终清澈甘甜。

史铁生写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对外索取,而在于对内的探求。”个体的有所不为,让你我不再依赖物质填补贫瘠内心,拥有了生命的厚度;而群体的有所不为,则必将带来发自礼法的相互约束,为文明守住边界,亦使秩序与温度重归。冬奥会赛场上对失败运动员的温情安慰,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自我隔离”的万众同心,均是最好的印证。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在世俗纷扰间怀一颗有所不为之心,我们完满了自我精神,亦将创一片海晏河清。

【点 评】

文章开篇借哈维尔的话揭示话题背景,进而提出本文观点:“我们要静心自省,走向‘有所不为”。然后分别从“无所不至”和“有所不为”两个方面,通过对比论证,对文章核心论据加以阐释。最后揭示“有所不为”的意义并表达“怀有所不为之心,完满自我精神”的心愿。总体看,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且过渡自然。此外,作者在概念的界定、逻辑的自洽、论据的选用、语言的表达等方面都有可嘉许之处,是一篇质量上乘的考场作文。

猜你喜欢

论语审题命题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