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研究
2022-05-16李俊峰
李俊峰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丰富,但也出现了信息过剩的问题。这就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凭借专业的新闻敏感,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报道,推出更加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本文立足于新闻敏感对于新闻采编的重要作用,结合笔者在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媒体时代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的具体策略,包括不断学习积累,完善知识储备;增强预见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培养政治敏感,增强责任意识;勤于深入生活,增强观察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新闻深度。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各种新媒体形成了多元化、深度融合,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信息的传播体现出了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新闻传播的渠道也更加拓展。由于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之间传播信息更加便捷,接收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1]手机的便捷功能使每个人都成为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职能的一元化传播,一些有重要价值的线索也许在不经意之间就会在人们之间快速传播开来,而且这些信息就产生于基层,具有即时性、真实性,及时掌握这些新闻线索,就占据了这些有价值的新闻传播的主动权。[2]这无疑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业绩、对媒体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新闻传播不仅具有真实性、及时性,还更应该体现政策指引、政府服务、舆论引导、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领,这也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思想水平和较好的思想道德素养。[3]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更多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在工作实践中积极践行,在工作中能够敏锐、积极地发现那些具有正能量的新闻,更好地弘扬真善美,体现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4]
一、广播电视记者新闻敏感的概念
新闻敏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鼻”“新闻嗅觉”。新闻敏感是传媒工作者对社会形势的洞察,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判断。[5]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具有灵活的反应能力、较强的新闻价值探索动力。传媒工作者增加自身的新闻敏感,不仅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在具体的新闻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经验积累,拓宽个人的知识面。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客观地做出分析报道,增强个人的新闻敏感。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面临新的媒介环境和业态变革,担当新的时代使命和神圣的职责。[6]因此,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质,为受众提供优秀的新闻作品。
在具体的新闻采写、摄录的工作中,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越强,捕捉新闻的能力就越大,制作、推出的新闻作品就越有价值。[7]若新闻工作者缺少新闻敏感,采写出来的新闻稿、拍摄出来的画面也是缺少新闻价值的。从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来看,要采写稿件、拍摄画面、沟通交流,这些都离不开新闻敏感,它是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反映,也是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的体现。[8]
新闻敏感是每名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时代必备的专业素质。这种职业能力可以有效帮助新闻工作者收集新闻线索,并对这些信息做出准确且快速的判断,选择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报道。[9]新闻工作者的这种专业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在复杂的传媒实践中积累而成的。为更好地提升个人的新闻敏感,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要到基层去实践,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同他们进行交流互动。新闻工作者还要最大限度满足广播听众与电视观众的信息需求,契合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凭借个人的新闻敏感占领舆论高地,掌握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对新闻背后的新闻进行深入分析和深刻思考,最大限度挖掘事件的社会价值。
二、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的表现形式
(一)政治敏感性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是党、政府以及国家的耳目喉舌,体现的是权威媒体的立场。由于广播和电视媒体自身的特殊性,新闻工作者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具有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并且要在寻找新闻线索、对当事人进行采访以及对事件进行深入报道的全过程中体现出来。
(二)新闻预见性
客观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时每刻都会发生新的新闻事件,新闻工作者要能够对这些复杂的信息进行甄别。新闻预见性是新闻工作者新闻敏感的一种具体体现。在新闻采写和编辑的过程中要对新闻价值进行预判,主次分明并有所取舍地进行报道。
(三)新闻捕捉力
新闻信息的捕捉能力是新闻工作者新闻敏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常情况下,对新闻线索敏感的新闻工作者往往能够发现更多的新闻细节,进而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事件中,新闻工作者每时每刻都要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新闻线索。
三、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的重要价值
对于传媒工作者而言,如果新闻敏感不足,就不能出色地完成新闻采编工作,还会阻碍自身素质的提升。优秀的传媒工作者,一方面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有精湛的新闻采写能力、灵活的反应能力,加强自身的新闻敏感度,以便在生活中发现更高价值的新闻报道线索。
(一)迅速找到新闻线索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不是新闻事实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任何一条信息都能成为广播电视媒体报道的重点,只有符合新闻价值,才能成为新闻。通常情况下,广播电台或电视台那些具有较强新闻敏感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从而抢在其他媒体之前率先对事件进行新闻采写和报道,进而在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受众的关注。
(二)重点突出新闻价值
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一方面要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另一方面还要得到全社会和公众的认可,有利于帮助广大受众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加强认知。通常而言,具有较强新闻敏感的新闻工作者往往可以对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较快地做出反应,借助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辨别力,对新聞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凸显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和传播价值。
(三)提升受众体验感
广播电视新闻具有较大的政治宣传功能。因此,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和编辑、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听众和观众的信息需求。此时,新闻敏感有利于帮助新闻工作者抓住百姓密切关心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高新闻采写、编辑和报道的质量,使广播电视新闻真正切实满足听众或观众的信息需求。在进行新闻报道实践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还应该不断吸收前人成熟的报道经验,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新闻稿之中,借助新媒体技术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不断提升受众体验感。
(四)丰富采访经验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价值新闻事件每分每秒都在发生,敏锐的新闻敏感有助于传媒从业人员准确判断新闻信息是否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能否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复杂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編流程打造出听众或观众满意的新闻作品。新闻工作者还应该积累更多的采写和报道经验,改正新闻报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技巧。
四、新媒体时代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的路径
(一)不断学习积累,完善知识储备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秉持一种“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地增强个人知识储备,不仅要做杂家还要成为专家。只有对某一领域、某个专业或者某个话题具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实际的采访报道过程中一击即中要点,实现新闻的价值。新闻工作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发现来自各行各业的新闻线索。因此,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采写出优质的新闻报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预见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蓬勃发展,新闻信息日益海量化。[10]受众对新闻的接收应接不暇,很多有用的信息被淹没。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升新闻敏感。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瞬息万变。新闻工作者在判断新闻价值的过程中,要想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抓到“大鱼”,打造出吸引人的新闻精品,就一定要具有敏锐的新闻预见力。新闻敏感主要表现为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新闻工作者就能判断出新闻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进行广播或者电视新闻的选题策划,采访和深度报道,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培养政治敏感,增强责任意识
广播和电视媒体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在国际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和公民社会风化培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鱼龙混杂,各种思潮隐匿在事件表象下,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凭借高度的新闻敏感,辨别信息真伪,担负起国家、社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要有意识地提升个人的政治敏感,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勤于深入生活,增强观察能力
新闻工作者的观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其新闻敏感产生影响,这种能力的养成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新闻线索隐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新闻工作者要做到深入群众、实际和生活,借助较高的新闻敏感和较强的观察能力发现捕捉鲜活的新闻信息。
新闻洞察力是衡量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的一大指标。新闻工作者要力争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捕捉到最有价值的新闻,并进行深入、细致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洞察力,时时刻刻关心关注国家和地方新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应该经常走入基层,深入到百姓生活当中去用心感受和聆听,迅速、准确抓住新闻线索。此外,新闻工作者还要善于思考学习、对比分析,总体把握新闻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五)拓展知识面,提高新闻深度
新闻工作者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不断提高知识面。第一,应该时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学习国家出台的各项法律规定,尤其是新闻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二,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不仅要具备新闻采访写作能力,还要具备新媒体环境下所需要的多媒体实践技能;第三,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问题,要能够凭借个人的新闻敏感和在生活中日积月累的经验做出正确判断。按照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信息需求,对新闻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不同的视角来对新闻事件进行策划和报道,使广播电视新闻作品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五、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技术和媒介手段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广播电视受众对新闻作品的期待值越来越高,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广播电视新闻来源于社会生活,新闻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的发掘和判断。
新闻敏感度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养,也是在日趋白热化的媒介竞争中需要保持的专业能力。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敏感度,不断丰富新闻专业知识、提高新闻专业技能,努力推出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 曹陇华,刘华男.新闻采编人员如何履行使命:恪守职业道德、掌握采编分寸[J].科学经济社会,2010,28(4):139-145.
[2] 张勇.增强新闻敏感性 见微知著抓“活鱼”:谈“内容为王”理念下记者基本能力建设[J].中国地市报人,2021(5):47-49.
[3] 李世强,罗彬.新媒体时代新闻敏感缺失成因探究:基于对新闻专业学生的研究[J].新闻世界,2019(2):82-85.
[4] 肖大恒,李冰冰.让“新闻鼻”不再感冒:议新闻记者如何增强新闻敏感[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8):144-146.
[5] 刘华.新闻敏感,记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河南新闻奖一等奖通讯《维汉千里亲情浓 民族团结花盛开》采写体会[J].中国地市报人,2018(11):69-70.
[6] 同[2].
[7] 尹正琼.也谈广播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对采访报道的重要意义[J].西部广播电视,2018(5):146-147.
[8] 黄小星.“新闻敏感+温情善意”成就独家深度报道 天津港爆炸事故牺牲消防员家庭回访手记[J].传媒评论,2016(2):10-12.
[9] 施龙有.新闻敏感在典型报道中的“三度空间”:“最美姑娘”叶霄雯系列报道引发的思考[J].新闻实践,2012(5):21-23.
[10] 王婷婷,徐曼,刘焕利.新媒体传播特征与传播业的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