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煤窑采空区下煤巷掘进支护技术研究

2022-05-16杨茂青

山东煤炭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煤窑采区塑性

杨茂青

(山西潞安环能上庄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6200)

随着国家逐渐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小煤窑已全部被兼并或关闭退出[1-2]。但小煤窑采用落后房柱式开采方法留下了大量采空区,由于采空区的位置和地质资料等情况不全,对兼并后的煤炭企业安全开采造成严重困难[3-4]。尤其在小煤窑采空区下进行巷道掘进时,极易发生冒顶等事故。因此,对于小煤窑采空区下巷道掘进,需要分析巷道围岩应力,设计合理的支护方式和参数,提高巷道顶板的稳定性。

1 概况

上庄煤矿为重组后企业,矿井主采3#、9#、15#煤层,设计生产能力0.9 Mt/a。目前矿井正进行运输巷、轨道巷、回风巷新建,均沿着3#煤层底板布置。3 煤层厚1.26~3.40 m,平均2.16 m,平均倾角5°,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为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由于上庄煤矿为重组后煤矿,上方3上煤层曾被小煤窑开采,留下了大量采空区,对一采区巷道掘进后支护造成严重影响。

一采区运输巷原设计采用锚杆+锚网+钢筋梯子梁联合支护,支护参数见表1。

表1 一采区运输巷原支护参数

巷道采用原支护方式支护后,顶板变形量大,若不提高支护强度,可能会发生冒顶等事故,严重影响巷道掘进安全。

2 采空区应力分布

小煤窑工作面回采后形成采空区,采空区顶板岩层垮落压实采空区后形成稳定状态[5-6]。一采区巷道沿3#煤层顶板掘进时,受上方采空区影响,支承压力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即采空区下方为应力降低区,近采空区一侧煤柱下方为应力升高区,应力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至原岩应力,如图1。

由图1 可知,受采空区影响,下煤层出现应力升高区,应力峰值会达到原岩应力3 倍左右。受高集中应力影响,下煤层巷道掘进后,尤其是在采空区与煤柱交界区域矿压显现明显,顶板变形量大,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支护,很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图1 下煤层应力分布规律图

3 补强支护数值模拟

3.1 模拟方案

结合上庄煤矿地质条件和周边矿井的支护形式,提出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工字钢补强支护,提高支护强度。采用FLAC3D分别模拟补强支护棚间距1 m、2 m、3 m 时,一采区运输巷应力分布和围岩变形情况,得到最优支护间距。建立150 m×50 m×80 m 的力学模型,材料参数见表2。

表2 一采区运输巷材料参数

3.2 模拟结果分析

3.2.1 围岩变形分析

采用FLAC3D模拟原支护方式和补强支护3 种棚间距时一采区运输巷围岩变形量,模拟结果如图2。

图2 模拟位移变形图

由图2 可知,巷道采用原支护方式时围岩变形量大,最大顶板下沉量和左右两帮变形量分别为220 mm、55 mm、38 mm。补强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量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顶板下沉量。当补强支护棚间距1 m、2 m、3 m 时,最大顶板下沉量分别为104 mm、52 mm、45 mm,较原支护分别减小了52%、76%、80%。补强支护后顶板最大下沉量均在安全范围内,但棚间距2 m、3 m 时顶板下沉量减少量相对间距为1 m 时更大,支护强度更高,更能保证顶板的稳定性。

3.2.2 塑性区分布分析

采用FLAC3D模拟原支护方式和补强支护3 种棚间距时一采区运输巷塑性区分布,模拟结果如图3。

由图3 可知,一采区运输巷采用原支护方式时顶板塑性区深度大,顶板出现弯曲下沉。补强支护后塑性区长度减小,顶板未出现弯曲下沉,支护效果良好,补强支护能保证采空区下巷道顶板的稳定。

图3 模拟塑性区分布图

3.2.3 应力分布分析

采用FLAC3D模拟原支护方式和补强支护3 种棚间距时一采区运输巷垂直应力分布,模拟结果如图4。

图4 模拟垂直应力分布图

由图4 可知,一采区运输巷采用原支护方式时应力在顶板集中,最大垂直应力为10 MPa,巷道顶板出现塑性破坏。当采用补强支护后,顶板的集中应力逐渐向两帮转移,顶板未出现塑性变形。因此,补强支护后顶板未出现塑性变形破坏,顶板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FLAC3D模拟一采区运输巷位移、塑性区分布和位移情况,得到补强支护使巷道顶板稳定性明显提升,棚间距2 m、3 m 时顶板变形量、塑性区深度、垂直应力均比棚间距1 m 小得多,支护效果更优。棚间距2 m、3 m 支护效果基本一致,棚间距3 m 耗费的人力、财力更多。结合矿井的经济效益,补强支护棚间距采用2 m。

4 支护方案确定

根据模拟结果可知,一采区运输巷要想保证顶板的稳定性,在采用锚杆+金属网的原支护方式和参数后,需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工字钢进行补强支护,且棚间距为2 m,支护示意图如图5。补强支护选用DW28-250/100 的单体液压支柱,11#工字钢。

图5 一采区运输巷支护示意图(mm)

5 支护效果

一采区运输巷补强支护后,采用顶底板动态仪监测巷道围岩变形量,验证支护效果。在巷道顶板布置3 组监测站,监测90 d 内巷道顶板下沉量和两帮移近量,监测结果见表3。

表3 一采区运输巷监测围岩变形量 (单位:mm)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一采区运输巷原支护+补强支护后巷道顶板下沉量和两帮变形量均在安全范围内。由此可知,补强支护能够提高顶板的稳定性,保证采空区下巷道的安全掘进。

6 结论

(1)小煤窑采空区下巷道掘进会出现应力升高区,造成巷道顶板塑性破坏,甚至会发生冒顶。一采区运输巷为采空区下掘进巷道,原有的锚杆+金属网支护不足以保证顶板的稳定,需要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工字钢进行补强支护。

(2)采用FLAC3D模拟补强支护棚间距1 m、2 m、3 m 时一采区运输巷应力分布和围岩变形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可知,补强支护使巷道顶板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当棚间距2 m 时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最优。

(3)一采区运输巷补强支护后,采用顶底板动态仪监测巷道顶板和两帮变形量均在安全范围内,能够保证巷道安全掘进。

猜你喜欢

煤窑采区塑性
基于应变梯度的微尺度金属塑性行为研究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浅谈“塑性力学”教学中的Lode应力参数拓展
复合煤层露天矿多采区配采推进度模型优化
胜利一号露天矿采区转向方式优化研究
塑性膨胀剂对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平原水库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应力与变形分析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借势
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