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艺术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思考与策略*
2022-05-16樊桦咸阳师范学院
樊桦(咸阳师范学院)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基于大西安背景下的艺术文化资源,具有潜在的创新品质,是华夏文明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使核心艺术资源凝聚文化价值,发挥艺术文化的公共作用。本文分析了大西安地区的艺术文化发展现状,总结了大西安艺术文化建设发展中的综合优势与现实困境,并从传统观念创新、文化路径创新、服务理念创新、发展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艺术文化建设中需要引入创新驱动机制的策略建议,通过对艺术文化创新体系的持续建设,进一步推动大西安地区的艺术文化创新体系的发展。
大西安是近三年来提出的规划概念,泛指西安、咸阳、渭南3 市23 个县(市、区)及杨凌示范区,总面积约1.76万km2,其中重点区域为西安市城区、咸阳市城区和西咸新区。文化是民族传承的血脉,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艺术文化体系的大力建设发展,是贯彻当前国家“双轮驱动”创新体系、行动的有效途径,通过文化艺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驱动机制,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繁荣。
一、大西安艺术文化发展现状
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是人文传统、东西文明和现代文化的一个叠加交汇处,是万里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格局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随着近年来大西安规划概念的提出,依托西安自身的文化优势,建设和发展了众多具有区域历史特色、独具一格的文化示范场所,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公共艺术文化的需求。例如诗经里主题公园、昆明湖遗址公园、秦砖汉瓦博物馆、西安美术馆、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曲江艺术中心等艺术文化场所,涵盖了各类型的艺术文化。这些艺术文化场所的建立,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们对于艺术文化的需求,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为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营造了高雅的文化气息。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国家要复兴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首先就是要把西安打造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艺术文化体验的重要基地和展示舞台。对于西安而言,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建设,不仅是大西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也是事关大西安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建设的重大选择。
当下,大西安背景下的艺术文化发展方向较为丰富,不仅包括了特色鲜明的地域艺术,例如陕西绘画(黄土画派、长安画派等)、陕西歌舞(秦腔、腰鼓等)、工艺美术(陕西剪纸、社火马勺、凤翔泥塑等如图1 所示)、陕西书法、陕派建筑园林等内容,形成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长安文化”。
图1 陕西非物质文化工艺美术品(来自网络)
伴随着国家西部政策战略计划的实施,以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发展背景。城市艺术文化要在过去传统特色上进行现代整合和构建,才能完成时代赋予大西安艺术文化的发展任务。因此,加大对大西安艺术文化发展建设至关重要,对于城市人文环境的促进具有重大意义,在新时代下,引领与发展大西安作为城市群的代表需要肩负新责任,展望新未来。
二、大西安艺术文化建设发展的综合优势与现实困境
(一)综合优势
西安作为历史古都,是我国艺术文化宝藏的发源地之一,其独具特色的周、秦、汉、唐传统艺术文化及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数量之多是国内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可以说大西安就是一座天然的历史艺术文化博物馆。西安是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其战略地位优势十分明显。而咸阳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中国魅力城市。由此可见,大西安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历史艺术文化资源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国内外独一无二的。总体来看,大西安的文化传播市场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例如像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西安音乐厅、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咸阳大秦剧院等一批新型文化市场主体,一些经典的剧目和演出实行制播演分离,文化的创造力被激活,涌现出如《柳河湾的新娘》《大秦帝国》《梦回长安》等一批高质量的文化精品,传播着大西安的艺术文化魅力,激发了市民对文化需求的探索动力。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为大西安区域性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为各类艺术文化场馆提供了主题,同时为艺术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素材,是大西安艺术文化公共服务资源的不竭之本。
(二)现实困境
大西安艺术文化资源尽管较为丰富,但是艺术文化发展意识、卫生、民生政务等公共服务相比,无论是设施设备、运行机制、基本保障、建设投入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来看缺乏对艺术文化工作的重视。第一,在艺术文化的宣传理念与发展经营管理中,都缺乏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在具体的工作表现中,对艺术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够,维护度较为一般,特别是公众文化需求的重视度不够。在面向公众的艺术文化场所设置的内容、资源展示等环节,主要是单向输出,没有对群众做好一定的调查基础,艺术文化的表现创新动力稍有不足。第二,城市建设中的艺术文化服务经费投入不足,缺乏一定的保障机制。与大西安的其他项目财政投入规模相比较,艺术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比重偏低,伴随着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前的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中的文化建设功能实施,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第三,艺术文化作为一种公共资源,需要考核服务与指标评估,从而更好地体现城市艺术文化体系功能的完整。大西安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对文化产品理念的设计创新,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自主创新项目缺乏,没有形成大西安独特的风格、标志,品牌影响力较弱。从目前的现实观察,大西安艺术文化发展中缺乏一定的科学评估调研与指标监控,主要表现在了艺术文化服务理念较弱,以及缺乏专业艺术文化人才的培训、培养,服务人员的工作技能较为落后,社会公众对艺术文化公共资源的监督、改进、评估等作用无法发挥,艺术文化管理机构缺乏科学的机制管理条例。
三、大西安艺术文化创新体系建设策略
(一)传统观念创新
大西安背景下的艺术文化体系建设,除了发扬传统艺术文化,还需要在发扬的过程中对传统观念进行创新,并结合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以及国际文化之都建设的硬性需求,进行传统文化观念创新,从而促使艺术文化资源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传播与发展。在创新的过程中,要破除传统文化的固定思维模式与传统观念的束缚,传统观念的创新是制定城市艺术文化体系科学管理运作的基础。艺术文化建设作为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需要把保障群众的艺术文化权益放在首位,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各年龄阶段的群众对于艺术文化的需求有所不同。例如,像大西安地区的非物质文化,其发展映射出不同民族的演变历程,动态地演绎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蕴、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精神信仰和生存境遇。
从艺术文化惠民到艺术文化感染这一阶段,要体现大西安行政管理人员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面貌,从而让各年龄阶层的民众认同地域艺术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促使他们提高对本土艺术文化的认知、保护和珍惜,增加他们对本土艺术文化的自豪感,进一步体现大西安艺术文化建设的价值,以浓厚的长安艺术文化氛围延续千年历史传承,在传承艺术文化中不断进行理念的创新。
(二)文化路径创新
过去以往的艺术文化公共管理服务政府是唯一主体,进行管理与输出。面向大西安城市文化建设的推动需求,实现文化路径创新多元化是当下的趋势,市场、社会、政府三者构建的格局是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化路径创新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文化服务,具有不同需求程度公共性的特点,可以将艺术文化公共服务中的供给模式达到最优化。第一,需要建立市场化的艺术文化供给模式。市场化的艺术文化公共服务可以增加不同年龄阶段受众群体的参与度,因为市场满足了不同类型的艺术文化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了市场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的作用,提升艺术文化服务内容层次的多样性,以有效改善和提升公共艺术文化服务为目的。第二,鼓励不同的企业参与到公共艺术文化建设。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合理的多元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文化需求多样化发展。在当下阶段,各类型的艺术文化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例如现代文创产业的诞生、短视频文化传播等内容,都可以促进艺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都需要对接不同类型的企业,结合产业特点来完善公共艺术文化建设。企业作为补充政府职能的承担者,可以扮演公共艺术文化产品、服务的提供者,有效推动公共艺术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完整。第三,加强艺术文化的宣传模式,发挥社区的积极作用。艺术文化的宣传模式在互联网技术革新下,应该改变过去政府较为传统的宣传模式理念。充分发挥现阶段适合网上“冲浪”模式的宣传手法,例如,短视频结合城市优质的艺术文化资源进行网络传播,彰显城市文化艺术魅力,通过加大对宣传模式的资金投入,完善传播的途径,有效地对艺术文化公共服务进行宣传。同时,积极发挥社区在公共艺术文化中的作用,社区传播是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承载着城市居民群众休闲娱乐、文化发展导向的功能,肩负着宣传文化教育传播的使命。因此,要充分利用社区为纽带,组织各类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从而建设社会艺术文化团体,促进公共艺术文化服务的开展。
(三)服务理念创新
加强公共艺术文化服务理念创新,对建设国家化大都市的文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服务理念创新不单单是表面的服务,还可以从技术完善、机制设置、数字资源中去进行艺术文化服务理念的创新。第一,从技术层面来看,创建技术平台,有利于艺术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当下的互联网技术革新,结合大西安诸多的科研机构力量、高校学术力量,可以搭建与之相关的公共艺术文化平台,利用新技术手段例如VR(虚拟现实技术)博物馆、艺术传播体验馆、数字艺术图书馆等服务平台,提高社会大众对公共艺术文化服务的认知度。第二,从机制设置层面来看,创新的艺术文化服务机制平台,是公共艺术文化体系的有效保障,是建立健全各项公共艺术文化服务的制度,可以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人才管理、公共设施的维护与预算,最大限度地提高艺术文化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第三,从数字资源服务来看,建立优秀的艺术文化数字资源库,可以高效管理艺术文化的相关资料,提高共享作用,有利于提升文化传承性和文化服务性,为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更先进、丰富、便捷、专业的艺术资源数字化公共服务。
(四)发展制度创新
发展创新公共艺术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绩效评估体系、整合发展规划、选拔机制,可以促进艺术文化服务体系的完整性。制度的创新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立艺术文化环境培育的责任感,发展制度创新可以提高艺术文化人才的社会地位,科技创新促进艺术文化的创新,艺术文化的现代发展也会反哺科技发展。第一,发展艺术文化服务的制度创新,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方法,在立足财力和群众文化需求变化等方面建立大西安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从纵横两个维度设计,以公众满意度为基础,将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法规、制度、机制保障作为考评重点,在财政投入、产品供给和人力资源方面建立若干指标和要素,科学、客观、有效地规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和长久性提供制度保障。第二,发展制度创新也需要对人才制度进行灵活的政策制定,大西安背景下的传统艺术很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继承人往往都是老手艺人,艺术文化制度需要扶持这些手艺人,应该鼓励用人单位包容人才的多样性,制定灵活的选拔、培养政策,以项目开发、保护、传承的方式来进行人才引进,壮大艺术文化的队伍。第三,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加大对民间文化手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人物和各艺术专业领域领军人物的艺术创作的资金扶持,加大对重大艺术文化创新研究项目的扶持力度,重奖艺术精品,为大西安公共艺术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丰厚的智力支持。
四、结语
基于大西安背景下的艺术文化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引入创新驱动机制,使西安悠久的历史、艺术、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地发挥当代作用,凸显地域文化优势,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让公共艺术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更加广泛,进一步发挥地区艺术文化的社会作用,并建设与之匹配的国际化大都市艺术文化体系制度,从而构建出大西安艺术文化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