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德凤:让向善的事业代代相传

2022-05-16时间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7期
关键词:南昌大学药箱志愿

文/时间

五六十年前,扎着小辫儿、背着小书包的邹德凤,蹦蹦跳跳地跟在奶奶身后,看着担任居委会主任的奶奶走访困难户,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她始终记得奶奶帮助别人后一脸的快乐。

人们常说,家是一个人成长的“地基”。奶奶的善行潜移默化影响了邹德凤——上小学后,她就经常利用课后时间卖报纸,用挣到的零钱资助社区孤寡老人。

年少的邹德凤也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一颗爱的种子已经在心里悄然种下。

“累不死的小丫头”

邹德凤1956 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72 年,16 岁的邹德凤参加工作,成为原南昌铁路中心医院(现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一名护士。进入南昌铁路中心医院后,从药房到手术室,邹德凤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也听说了南丁格尔的故事,并将她视为榜样。很快,邹德凤被安排到火车上进行巡回医疗,每天穿梭于各个火车站,为工人们义务检查身体,治疗疾病并宣传医疗保健知识。也是从那时起,她的身上多了一个小药箱,小药箱每天陪着她,在10 余个站点不断往返。

邹德凤回忆起在火车上的那段像陀螺一般的日子时说,那是她最充实的一段时光,每天凌晨5 点就要起床准备药箱,火车每到一站她就要下车忙碌许久,然后夹着药箱上车继续奔赴下一站。每天途经10 余站,从凌晨5 点忙到晚上10 点,很快就让她有了“累不死的小丫头”的绰号。

1974 年,在邹德凤工作的第三年,她遇到了铁路沿线大规模疟疾疫情。疫情来势凶猛,但她没有退缩。在1974 年到1976 年疟疾疫情肆虐的几年里,邹德凤仍旧每天背着药箱,往返于南昌至樟树间,为铁路职工和家属送药。在此期间,邹德凤也曾因为身体吃不消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为此,院长曾要求她回家休养,但被她拒绝了。一年时间,邹德凤要穿破五六双解放鞋。1977 年疫情结束后,她因为表现优异,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村民拿她当女儿

1992 年,邹德凤被调往铁路三村卫生所任护士长,负责疾病预防保健。那时候,邹德凤并没有想到,自己将在社区度过漫长的20 年,与村民们结下深厚的感情,甚至影响到她整个人生。

来到社区卫生所没多久,邹德凤就发现,来这里看病的以老人居多,他们大多是铁路职工家属,因工作的特殊性,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导致年迈的父母即便生病也经常无人照料。细心的邹德凤就经常帮住院的老人们买些日用品,后来,她甚至专门在卫生所成立了一个学雷锋小组。

渐渐地,邹德凤成立学雷锋小组的消息在社区里传开了,来找她帮忙的村民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也会来卫生所找她帮忙去家里照顾。邹德凤说,一开始只是出于热心肠答应帮忙,但去了家里看过老人后,就离不开了,“这些老人大多患有脑梗,行动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我总是忍不住要担心他们,不知不觉地就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他们身上了”。

2002 年,邹德凤正式加入红十字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她说,算起来,她在加入红十字会之前就已经做了十年义工了,而加入红十字会后,她更是将志愿服务当成一种责任。

2010 年,铁路三村涂细银老人的子女找到邹德凤,称老人身上长满肉疮,想请她去家里看看。那时涂细银老人已经九十多岁,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她的子女也都六七十岁了,不懂护理知识。邹德凤得知情况后,立刻前往老人家中,发现涂细银老人是因长期卧床,身体没有活动,长期压迫导致长满肉疮。

此后的两个月间,邹德凤每天前往涂细银老人家帮她换药,疏通经络,直到肉疮全部消散。但邹德凤与老人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她回忆称,两个多月的朝夕相处,让她与涂细银老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二人如母女一般,甚至老人因便秘无法排便,都是邹德凤用手帮她通便。

邹德凤说,涂细银老人去世前,她的儿子曾打电话给邹德凤,希望她能到家里看看。邹德凤记得,那天老人吊着一口气,硬生生等到了她,当她含泪叫出一声“妈妈”时,老人才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正是那种牵挂的眼神,让我坚持到了今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将志愿服务做到生命的终止,必须坚持下去。”

星火燎原,爱心相传

10 年前,退休后的邹德凤又到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服务部工作。不管在哪里工作,不管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她都全身心地投入心爱的志愿工作中。

从1992 年调往社区卫生所开始,30 年来,邹德凤累计做义工达6.6 万小时,全年无休,是红十字志愿者最高奖项“终身志愿者”标准(3000 小时)的22 倍,被称为“超级义工”。

多年来,邹德凤的收入大半用于购买食品、药品和慰问品,送给病人和老人,捐给灾区和困难户。在丈夫陈洪萍眼中,邹德凤做志愿服务到了忘我程度,她不仅做志愿服务,还动员家人和身边的人捐献遗体器官。

从一个人的爱心发展为一群人的公益,更多人加入邹德凤志愿服务团队。

早在1992 年,邹德凤倡导成立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服务组,如今拥有1600 余名志愿者;以她名字命名的“江西省邹德凤公益发展中心”,现有爱心志愿者上万人,注册志愿者3000 多人,累计服务对象200 余万人次;2015 年成为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捐献者之友协会会长后,邹德凤开始发展遗体器官捐献者之友队伍,如今已达400 多人的规模……

针对年轻志愿者,邹德凤还提出“智慧志愿”思路,根据志愿者的兴趣和特长,与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医院病患进行精准对接。

如今已66 岁的邹德凤仍乐此不疲地传递着这份志愿服务的快乐,她说:“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只要我还能工作一天,向上向善的事业就要一直传递下去。”

猜你喜欢

南昌大学药箱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找不到地球的屁股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Book review of Climate change as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hazard
南昌大学简称“南大”,南京大学:那我叫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