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陪孩子吃饭的5个意外之喜
2022-05-16埃里卡·柯伦
埃里卡·柯伦(美)
其实,父母不必花很多钱去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回忆,而只需在相处的每一刻用心用情。
说起家庭团聚的温馨画面,莫过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不需要多么宽敞的饭厅,也不需要多么丰盛的食物,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吃完,每个人心中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在过去的20年里,一項又一项研究表明,父母坐下来好好陪孩子吃顿饭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能改善所有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并为孩子的终身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它能带来以下几种意外之喜: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国外知名教育网站JAMA Network Open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独自进食的青少年,与家人一起吃饭的孩子摄取的水果和蔬菜更多,快餐和含糖饮料的更少。发表在《儿科》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也提出:青春期孩子与家人共餐的频率越高,10 年后发生肥胖或体重超标的概率越小。
预防严重心理问题
2015年,加拿大某知名儿童心理研究机构进行了为期5年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天天一起吃饭的家庭中,孩子出现饮食失调、酒精滥用、抑郁、暴力与自杀行为的概率比基本没有聚餐的家庭低34%。
增强孩子的自尊心
斯坦福儿童健康中心(Stanford Children's Health)的专家表示,家人每天一起吃饭提供的安全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因为在就餐时,家庭成员会聊起自己的近况,如果在这时认真倾听孩子并回应,大人的关注和尊重可以更加有效地传达给孩子。就餐时父母应该鼓励孩子选择自己的座位,协助父母做点儿家务,无论是摆桌子、端菜还是收拾碗筷。
提高沟通技巧
蒙特利尔大学心理教育系教授琳达·帕加尼在自己的教育专栏中指出,经常跟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交流沟通能力更好,因为他们会在饭桌上模仿、学习父母的谈话模式,然后应用到自己的社交生活中。
帮孩子对抗网络的负面影响
国外儿科领域顶尖 SCI 杂志JAMA Pediatrics发表了一项基于1.9万名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网络欺凌与焦虑、抑郁和药物滥用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约20%的年轻人经历过各种形式的网络欺凌,然而,与家人共进晚餐(多于每周4次)的青少年的问题较少。该研究的作者指出,家庭聚餐是产生亲情连接最有效的场合之一,是父母指导孩子、两代人之间进行开放式沟通的最佳时刻,而这样的行为可以有效缓解孩子在网上接受到的负面情绪。
作为家庭治疗的补充
孩子就诊时,儿科医生往往会问家庭的就餐情况。如果父母能组织起全家吃饭,那这个家就还是井井有条的。也许一家人在餐桌上随便谈天说地,但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会被孩子看成是维系全家人的纽带。父母应该知道,他们对家庭团聚用餐的热情,可能对孩子一生的生活态度和方式都产生良好影响。
如果孩子在家中吃出了快乐和健康,他们以后将会“复制”到自己孩子身上。前不久,风靡美国的电台节目“想一分钟”调查了一些成年人,提问他们孩提时最幸福的记忆是什么。出乎人们预料的是,绝大部分人记忆最深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一家人一起吃饭”排在第一位。
其实,父母不必花很多钱去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回忆,只需在相处的每一刻用心用情。即使为孩子买了最新最贵的玩具,他们迟早还是会回到简单家庭生活所营造的欢乐之中。所以,即使我们再忙,也要常回家跟孩子一起吃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