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与汉族传统家庭教育异同点的探究

2022-05-15于春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

摘要: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客观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究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汉族两个民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异同点,并试图分析其背后原因,为更好地推动不同民族传统家庭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家庭教育;SPSS

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曲木铁西在2009年提出了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概念界定,认为少數民族教育,由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少数民族现代教育,以及与少数民族教育相关的学科研究对象等构成;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内容由观念形成教育和生产、生活、科技、文化艺术知识教育组成,这些教育内容在少数民族发展进程中形成并长期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教育。

作为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教育形式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等五种形式。其中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及其长辈对其子女和晚辈进行的教育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少数民族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并与少数民族社会的物质生产、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因为民族不同的生产形态而产生不同的教育内容,因此本文以客观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究蒙汉两个民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异同点并试图分析其背后原因,最后为更好地推动不同民族传统家庭教育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依据

1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家庭教育研究发展迅速,成果颇多。作为我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赵忠心的《家庭教育学》使我们对家庭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孙俊三、邓身先的《家庭教育学基础》介绍了家庭教育的基础理论;《当代家庭教育学》中探索了家庭教育的一般规律,为家庭教育实践的指导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助于了解家庭教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原理。

家庭教育在西方思想中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例如,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洛克在17世纪发表了《关于教育的一些想法》,主要观念是:道德是最主要的标准;父母必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儿童全面发展;塑造孩子的良好人格,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养成优雅的举止。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卢梭(1762)发行了一部典型的家庭教育专著《埃米尔》,他在书中谈到教育的方式应该是自然的,成长过程应符合孩子的自然习惯以及孩子的年龄和成熟度。他鼓励通过平等,自由和劳动教育来培养儿童。

作为19世纪后期的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的教育使人们意识到,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孩子们独立和快乐。此外,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斯通纳夫人在《斯通纳夫人的自然教育全集》中主张,父母应该培养自信和健全的道德观。在20世纪初,梅森撰写的《教育哲学》向父母讲述了孩子拥有独立人格的重要性。另一位杰出的女作家是玛丽亚·蒙特梭利,她以其具有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闻名,美国有超过5000所公立和私立学校正在采用她的教育方法。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建议,孩子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即应该将儿童作为家庭教育的起点、中心和目标,同时他建议人们应该遵循孩子的天性,并促进性格塑造。

2理论依据

为了研究不同文化模式,荷兰社会心理学家格里特·霍夫斯泰德总结了五个文化维度,包括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距离、规避不确定性、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男权和女权。本文将采用三个维度:避免不确定性、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进行分析。

第一个维度是规避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规避维度通常表示社会成员对不确定性的包容程度,在高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中,人们通常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较低。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充满未知,因此倾向于通过特定的法规、项目等来创建一个安全的世界;在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人们通常会高度容忍不确定性,宁愿挑战和抓住机遇,也不愿严格遵循等级规则。

第二个维度是权力距离。权力距离是指人们对权力分配不均的接受程度,包括高权力距离和低权力距离。在高权力距离文化中的人们把权力当作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权力不平等的阶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反,在低权力距离文化中,平等和尊重个性是前提。

第三个维度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期望人们代表自己的个人利益,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相反,集体主义则关注集体利益,认为群体优先于个人。相比于个人主义社会相对松散的社会结构,在集体主义社会中,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关系。这个维度用于衡量一个社会是关心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

二、研究过程

1研究问题

不同民族的传统教育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本文意在探究蒙古族和汉族在传统家庭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方面的异同点并试图分析其背后原因。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式有什么特点?

(2)汉族传统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式有什么特点?

(3)蒙汉两民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异同点及原因探究。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区的60个蒙古族家庭作为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调查对象。其中女性为53%,男性为47%;20-45岁之间的占28%,45-65岁之间的占51%,65岁以上的占21%。同时,以中央民族大学的60个汉族家庭作为探究汉族家庭教育调查对象,其中女性为58%,男性为42%;20-45岁之间的占30%,45-65岁之间的占48%,65岁以上的占22%。

(2)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手工和实地拜访检索并收集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

(3)访问调查法

走访了内蒙古省呼和浩特市的蒙古族家庭,并进行访问收集相关资料。

(4)数理统计法

本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

3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关于蒙汉家庭教育异同的调查问卷旨在探究蒙古族和汉族父母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时的异同点。该调查问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教育目标;2.教育内容(身体素质教育、家庭道德教育、人与自然关系教育、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教育、传统审美教育);3.教育方法。共设计了42项,其中教育目标部分2项,教育内容部分35项,教育方法5项。

测试表明,此调查问卷中三个子量表的内部信度较高,其中Cronbach系数为0.787、0.823和0.830(50名被試作为样本),并且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和良好的重测信度(Cronbach系数为0.75、0.84和0.73)。研究还表明,三个子量表彼此之间的关联度较低,而与总问卷量表的相关性较高,这表明在该问卷中,每个子量表彼此独立,可说明该问卷可作为本实验的理想调查工具。本文问卷通过问卷星发布并进行数据收集。问卷中的每个选项都代表一个得分,最终分数是每个问卷中所有项目的总和,数据收集并统计后,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

4问卷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为SPSS分析。先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展示蒙汉两民族传统家庭教育问卷调查的总体结果,如均值,标准差;然后进行ANOVA分析以探索不同蒙古族和汉族)是否对受试者的家庭教育产生影响。描述性数据分析通常重点在于分析平均分和标准差这两个参数。

通过SPSS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蒙汉两民族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身体素质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教育方法这几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道德教育、思想智力教育、生产生活知识教育和人与自然关系教育这三个方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蒙汉传统家庭教育异同点分析

两民族传统家庭教育的显著性差异及非显著性差异如下:

1在教育目的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蒙古族家庭教育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孩子适应自然环境,培养生活能力。在汉族的传统家庭教育中,汉族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2教育内容

2.1在身体素质教育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蒙古族注重训练强健的体魄,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汉族则更注重诗书礼仪的知识传授。蒙古族人民注重培养孩子的强健体能和坚强意志来适应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蒙古族人民的传统健康教育从小就开始。汉族人民具有更稳定的生存环境,需要面对的严酷的自然挑战相对于蒙古族要少很多;同时由于汉族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优势,同时长期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

2.2在家庭美德教育方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它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家庭氛围、家庭精神面貌和与其相适应的道德系统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包括了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汉族和蒙古族都把忠诚信义当作做人的重要标准和衡量人们行为以及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蒙古民族教育后代“宁失肥牛,勿失己言”,汉族则认为“一诺千金”;汉族提倡孝顺父母,认为“百善孝为先”,蒙古族的谚语“金银可以获得、父母不能再得”也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此外,在汉族和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中反对浪费,注重勤俭节约。

2.3在人与自然界关系教育方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由于世世代代生息在草原上,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环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蒙古族人民尊重自然,注重培养孩子的环境意识。汉族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认为应该遵循大自然的法则,顺应天意,顺势而为。这些传统思想深刻反映了汉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理念。

2.4在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教育方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蒙古族人民侧重游牧民族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汉族人民侧重农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汉族和蒙古族的家庭教育负责教授孩子畜牧业和农业知识,以让子女适应自然与社会的需要。

2.5在传统审美教育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蒙古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非常注重审美教育,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蒙古族的审美教育依托于周围环境和生活现实,源于日常生活的蒙古族艺术,是对蒙古族儿童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汉族家庭认为,应该尽最大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大资源,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竭力为孩子营造舒适环境,因此往往忽视除学习外其他方面的培养与教育。

3在教育方法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蒙古族的家庭教育内容以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为基础,由适应自然环境的教育和蒙古民族特有的传统生活习俗的教育组成。作为游牧民族,蒙古族较难形成稳定的文字和书本知识来将传统家庭教育内容记录并传承下去,因此蒙古族的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多为口述历史和赐教箴言。同时,蒙古族提倡与孩子平等交流,能合理接纳孩子独立的思想和意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族有着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汉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多被文字记载在书本中,因此汉族的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多为书本教育与父母引导监督的方式。汉族家庭重视学业,家长会教育孩子如何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同时往往对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强调孩子对父母的顺从。

四、文化维度原因分析

本文试图从文化维度角度分析背后原因。

1.权力距离

低权力社会注重平等与尊重;高权力社会注重等级与地位差异。在汉族家庭中,父母要求孩子服从与听话,强调父母的绝对权力;汉族家长的教育方法体现了这一点。蒙古族家庭则倾向于尊重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实现较为平等的交流。

2.规避不确定性

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由于自然环境多变,蒙古族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具有较高的规避不确定性,即注重孩子的身体素质教育,锻炼强健体魄来应对瞬息万变的自然环境;注重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审美教育,增加孩子的竞争力;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生存能力,以更好的应对挑战与未知。

汉族作为长期的农耕社会,社会体系发展较为稳定和成熟,因此对于汉族人民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更低。长期稳定的生活造成汉族家庭对于未知的不确定性规避的意愿更强烈,不愿意冒险。所以,汉族家庭的教育目的偏向于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才。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蒙汉两民族受集体主义影响,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具体体现在两民族均重视道德教育,提倡中华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团结友爱。汉族和蒙古人都以忠诚信义为做人的重要标准。这些都说明,蒙汉两民族都以维护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为重。

五少数民族传统家庭教育传承的建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前进,每个民族都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对于一个民族群体来说,如何弘扬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机遇也是挑战,每一个民族都要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寻找平衡,实现更好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同胞应在批判与选择中继承与借鉴。在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家庭文化的同时,改造本民族中过时的家庭教育文化,不断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促进本民族家庭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曲木铁西,试论少数民族传统教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6).

[2]曲木铁西,试论少数民族教育的分类[J],民族教育研究,2009,(4).

[3]特·那木吉勒,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新蒙)[M],人文大学出版社,1996:50-58.

作者简介:于春艳(1983—),女,汉族,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