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痰瘀毒试论活血化瘀中药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2-05-14彭展鸿谭晴心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发生率研究组功效

彭展鸿,谭晴心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在中医学的范畴中,糖尿病归属于“消渴”范畴,其发生机制是与机体饮食不规律,过量食用肥甘醇厚食物,导致脾胃损伤;脾胃功能减弱,就会聚湿生痰,引发肥胖;津液不能及时分泌,导致口渴难消;饮水过度,食物中精华部分水随小便排出,呈现为尿多、浑浊、味甘现象;痰湿瘀阻于脉络之间,阻碍气血的运行,累积为内毒,久积便加重患者病情,引发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1]。由此可见,痰湿、瘀血、内毒既是引发并加重病情发展的重要病因,又是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因素[2]。相关研究表明[3],糖尿病临床基础证型主要为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分别占2型糖尿病的45%、15%、40%,因此可采用痰瘀毒证型对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论治。丹瓜方具有良好的祛痰化瘀解毒功效,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痰瘀毒试论,采用活血化瘀中药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34~58岁,平均年龄(46.22±4.4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3±0.41)年;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6.31±4.56)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24±0.3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血糖测试后,符合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标准[5]的患者;②符合《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4]中“痰瘀毒”辨证分型标准的患者;③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其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障碍的患者;②对本研究药物有不良反应的患者;③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厂家: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41986,规格:0.5 g/片)口服治疗,常用初始剂量为0.5 g/次,每日1次,与食物同服。在病情没有缓和或加重时加量,以0.5 g/周的剂量增加,每日最大剂量低于2.0 g。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加服丹瓜方,方剂组成:丹参15 g、瓜蒌15 g、薤白10 g、川芎10 g、当归10 g、赤芍10 g、半夏10 g,500 ml水煎服至150 ml,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空腹血糖水平、2 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至接近正常,患者多饮多尿、多食饥饿,口渴消瘦症状显著改善为“显效”;空腹血糖水平、2 h血糖水平均降低,但与正常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患者多饮多尿、多食饥饿,口渴消瘦症状有所变化为“有效”;其余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糖代谢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糖代谢指标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别 FBG(mmol/L) 2hPG(mmol/L) HbA1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3) 9.72±1.36 7.31±1.31*# 15.67±2.73 12.75±2.46*# 8.23±1.33 7.11±0.31*#对照组(n=42) 9.68±1.31 7.92±1.27* 15.61±2.68 13.83±2.44* 8.31±1.36 7.26±0.33*t值 0.139 2.192 0.103 2.044 0.276 2.172 P值 0.889 0.031 0.918 0.044 0.783 0.033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有1例发生腹泻,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对照组3例发生腹泻,2例腹胀,3例消化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P=0.045)。

3 讨论

糖尿病归属于中医学中的“消渴”范畴,其病程较长,患者难以在短期内治愈,长期积累便会导致痰瘀过度,毒气侵体,因此临床治疗需要进行长期服药,以达到控制症状效果,但长期用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经济、心理负担,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6]。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可通过加强胰岛素结合于胰岛素受体,强化胰岛素对血糖的清除作用,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用药剂量的不稳定性,常会引发系列不良反应,对胃肠组织等造成一定刺激。相关研究证实[7],基于痰瘀同治的丹瓜方具有活血祛瘀、化痰祛毒的作用,其由丹参、瓜蒌、川芎、赤芍、法半夏等组成,可通过改善体内气血,促进津液代谢,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3.1 丹瓜方配合二甲双胍对患者症状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丹瓜方配合二甲双胍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对于调控患者血糖水平,以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协同作用,且在疗效上与单用二甲双胍具有明显差异。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长期保持升高趋势,引发凝血系统紊乱,机体更易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形成“痰瘀毒”型糖尿病。丹瓜方中瓜蒌、薤白具有通阳褪结、化痰理气功效;半夏可以降湿化痰;组方各成分协同作用,利于提升活血化瘀效果,以此改善患者机体高凝状态,调控血糖水平,相较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痰瘀毒”型糖尿病,丹瓜方更具有针对性,通过祛痰、化瘀、降毒三重功效实现对症治疗。

3.2 丹瓜方配合二甲双胍对患者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糖代谢指标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是二甲双胍的疗效具备多效性,其降低糖代谢指标水平的机制是通过各种潜在机制,同时作用于多种组织,而不是通过统一的作用方式,仅作用于单一器官[8];同时,丹瓜方中丹参、赤芍、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煮半夏、瓜蒌、薤白等祛痰降浊,丹瓜方各组分共奏祛瘀化痰、活血通络之功效,可以祛除瘀血、新生气血,畅通气血周流,从而改善由瘀血、痰浊、内毒所致的紊乱内环境,恢复正常脾胃、脏腑功能,以此缓解病情,降低机体内糖代谢指标水平[9]。丹瓜方联合二甲双胍实现了多通路、多组织的整体治疗目标,从中医学的整体观出发,同时实现祛痰、化瘀、降毒三重功效。

3.3 丹瓜方配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丹瓜方剂组成以活血化瘀药味居多,在治疗“痰瘀毒型”糖尿病中发挥了众多治疗消渴症状所不及的功效。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治疗需要长期进行,西医主要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用药易导致不良反应症状[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相对于西药长期治疗的高复发率,中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复发率均有所降低;同时,中药方剂辅助长期治疗在保障基本疗效的同时,具有一定安全性,可用于临床长期治疗2型糖尿病,弥补西药治疗的一定缺陷。

综上所述,丹瓜方与二甲双胍均对2型糖尿病治疗具有较好疗效,但与单用二甲双胍相比,丹瓜方配合二甲双胍对患者症状以及糖代谢指标的影响较为显著,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发生率研究组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秋天吃莲藕的七大保健功效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