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一流智慧善治之都”金名片
2022-05-13
社会治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5年来,我市深化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推进基层“四治融合”,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县乡两级矛调中心全覆盖。“五个有”社区协商模式、“村民说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全面推广。切实防范化解风险。上线运行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重拳打击非法集资,P2P 网贷机构实现清零。
“一流智慧善治之都”金名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高效能治理,奋力塑造“一流智慧善治之都”金名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面形成党建统领、“四治融合”、整体智治的格局,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聚焦数字化改革“1612”体系构架及各系统子跑道,打造更多实战管用、群众爱用、基层受用的最佳应用。全面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推动治理资源下沉一线、问题处置高效协同。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化落实“源头查控、快响激活、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国防动员智能化建设。健全风险识别和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强化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突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快建设防洪减灾重点工程,基本建成“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
对此,“两会”代表与委员纷纷献计献策。市政协委员、宁波姜太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正荣建议,借助AI 与大数据等手段,打造疫情“无感智控”宁波模式。在确保数据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快速找到源头、控制好密接者,是高效控制疫情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对现有人员数据库进行分类。其次,借助无感亮码技术,甄别不同类别人群。其中,对无法识别的人群进行标注,通过出入口严格把关、补录登记,或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长、民警等登门核查补录。最后,补齐建筑工地等流口数据,政府部门要推行此类场所强制登记制度,堵上盲点和漏洞。
市人大代表,宁波环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助、工会主席张丽丽建议,要完善数据产权制度,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健全相关执行细则,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司法上要持续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坚持全链条惩治,在查办下游网络犯罪的同时,溯源上游泄露个人信息的渠道和人员。完善行政监管体系、深化协同保护,也是重要一环。
市人大代表、宁波浙江大学校友科创园主任陈跃鸣建议,推进综合服务一体化建设,提高城市“精管善治”能力。他认为,应整合市政服务体系,建立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绿化养护、水域清洁、地下管道维护、智慧环卫、照明维护等多方位的城市服务内容,提升专业资源整合能力,并通过信息化管理,合理布局各方资源,及时调度工作人员,实行精细化可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运营效果可追踪评估。
市政协委员、宁波地铁产业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向红建议,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应完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治建设机制,推进地方法规规章的制修订工作,为全市应急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并强化各层级的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同时,加强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
市人大代表、奉化区科技局局长路波建议,充分给予价值地位,推动社会组织深层次参与基层治理。应充分给予社会组织在全面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中的价值地位,让社会组织尽早“上岸”。首先,要进一步坚持合作导向。其次,要进一步厘清政府、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职责边界,给予社会组织相应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公信力。
市人大代表,北仑区大碶街道学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胡碧慧建议,构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最小治理单元高效运转。宁波要推动网格化管理服务更加科学高效,首先应加强网格力量整合,在任务较重、情况复杂的网格先行配备专职网格员,或采取第三方购买服务方式强化网格力量,同时动员多元力量,鼓励和引导在职党员等参与网格管理服务。其次,要强化部门和网格协同。第三,要强化网格激励保障。
蓝图已经描绘,如何变成美好现实,要靠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共同奋斗。今后五年是宁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既承担着中央和省委赋予的重任,又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既面临进位跨越的重大机遇,又面临不进则退的挑战考验。宁波所要建设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是率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路径,全面展现共同富裕美好图景,充分彰显硬核实力、极核功能、滨海形态、优良生态、文明典范、国际风范的大都市。“六个之都”就是未来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将要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