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包衣剂防治水稻恶苗病试验
2022-05-13赵洁宁远武
赵洁 宁远武
(1上海东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盐城 224151;2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有限公司种植业中心,盐城 224151)
种子包衣是以种子为载体,将含有一定比例的高吸水材料和农药、微肥、生长调节剂等有效成分,均匀有效地包敷到种子表面的加工处理技术。利用种子包衣技术,上述有效成分可直接或稀释后包裹于种子表面,形成一种能明显提高种子质量的农药制剂,从而可以很好地防治水稻苗期病害,提高水稻的抗逆性。为探明几种包衣剂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及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20年进行了相关试验,以期为包衣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供试包衣剂为2.5%适乐时SC[25 g/L咯菌腈SC,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6.25%精歌SC(37.5 g/L精甲霜灵SC+25 g/L咯菌腈SC,南京高正农用化工有限公司)、6.25%亮盾SC[37.5 g/L精甲霜灵SC+25 g/L咯菌腈SC,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8%天歌源SC(18%多·咪·福美双SC,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1.2 供试品种及试验地点
于2020年5月18日选取水稻品种“南粳9108”进行试验。包衣剂水稻种子发芽率试验在中垦实验室恒温箱内进行;田间水稻恶苗病试验在上农12队三排7号机插秧秧田内进行。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5个处理,各处理均取“南粳9108”稻种4 kg进行种子包衣,然后分别进行室内种子发芽率试验和室外水稻恶苗病防效试验,具体包衣处理见表1。
表1 试验处理设计
1.3.1 室内种子发芽率试验
按照试验设计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将包衣后的水稻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48 h,再将其均匀地分布在发芽床上,然后置于恒温箱内进行发芽率试验,每处理选用100粒稻种,重复4次。
1.3.2 室外水稻恶苗病防效试验
将各处理经药剂包衣后的稻种用育秧播种机进行播种,每处理播30盘,集中暗化4 d,暗化后将其搬至田间进行正常水肥管理。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室内种子发芽率试验:将“南粳9108”稻种包衣、浸种后放入恒温箱内进行种子发芽率试验,调查药剂包衣处理5 d、8 d的种子发芽率情况。
室外水稻恶苗病防效试验:分别于水稻秧苗3叶期、3.5叶期调查水稻恶苗病的发病株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处理的水稻种子发芽率均在92.25%以上。其中,药剂包衣处理后5 d,处理(4)和CK的水稻种子发芽率较高,分别达97.25%和96.75%,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药剂包衣处理后8 d,处理(4)和CK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仍较高,分别为97.25%和96.75%,与处理(3)间有极显著性差异;处理(1)、处理(2)的水稻种子发芽率较处理后5 d略有上升,分别为96.50%、95.50%;处理(3)的水稻种子发芽率最低,为94.50%。
表2 各处理药剂包衣后在恒温箱内的种子发芽率情况
2.2 各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3可知,各处理药剂对水稻恶苗病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其中,处理(3)在水稻3叶期、3.5叶期均未出现水稻恶苗病病株,说明处理(3)的药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控效果最好;处理(1)、处理(2)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控效果次之,水稻恶苗病病株数均为3株;处理(4)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控效果最差,水稻恶苗病病株数为5株;CK的水稻恶苗病病株数为34株,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
表3 水稻3叶期、3.5叶期恶苗病发生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4种包衣剂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均不大,且对水稻恶苗病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其中,18%天歌源SC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最小,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6.25%亮盾SC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控效果最好,该处理在水稻3叶期、3.5叶期均未发生水稻恶苗病。综上,这4种药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均较安全,且均能较好地防控水稻恶苗病。但试验中发现,18%天歌源SC、2.5%适乐时SC在拌种过程中用药量少,兑水量相对其他处理较多,稻种着色均匀,故这两种药剂较适合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
水稻干尖线虫病也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种传病害,且线虫在种子中的存活时间长,这就要求水稻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处理[1]。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水稻种子包衣剂虽能有效预防部分水稻种传病害、提高水稻抗逆性,但不能预防水稻干尖线虫病。因此,建议在水稻浸种环节加入杀螟丹或线菌清与水稻种子包衣剂配合使用,以减少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