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8岁“古籍大佬”在互联网火了

2022-05-13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黄丕烈讲价目录学

前阵子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热播,带火了南京图书馆的沈燮元老先生——一位以98岁高龄,仍然每天要工作八九个小时的古籍版本目录学家。

急不来的学问

目录学是急不来的学问,涉及各类文献的积累、整理和利用。沈燮元先生退休后的二三十年来一直在做《士礼居题跋》的整理编纂,现在仍然在校对阶段。

《士礼居题跋》是清代藏书家黄丕烈的题跋集。这是一项繁琐的工程,他不会电脑,从编纂到完稿,八十多万字,全靠手写。他没有助手,“别人根本帮不上忙”。

因为纪录片的播出,他近来很红。但他对于自己在网络世界的走红也一无所知,他也不在意。他说,《士礼居题跋》之后,他还要整理黄丕烈的诗文集和年谱,这三样做完,才算是大功告成,所以他现在非常惜时。

六十多年就做了两件事

沈燮元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中国古籍善本目录》一书的子部主编。为了这个,他在北京和上海一共出差了十年。

1948年,沈燮元从无锡国专毕业,进入合众图书馆工作。著名版本学家顾廷龙曾给沈燮元起了个外号,叫“派出所所长”,意思是他对古人的事迹、生平非常熟悉,“他说,我像是个派出所所长,管古人的户口呢”。

沈燮元在南图工作的六十多年,用他自己的说法,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编目,一件是图书采购,再没有第三件事。”

南图如今馆藏有“十大镇馆之宝”,其中两件都由沈燮元采购。一件是北宋的《温室洗浴众僧经》,另一件是辽代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后者的成交经历也颇为传奇。20世纪五十年代,沈燮元经人介绍,和卖家在上海的街头碰面。“那么粗的卷子,我打开来看,看了一半就知道肯定是真的。我一问价,对方说500元,我500元给他,拿了就跑。不能讲价的,讲价了人家不卖了。”他眼睛笑得眯起来,“這都是平时的积累,东西拿到手上就知道,现学那是来不及的!”

过好每一天

常有人向他讨教长寿的秘诀,他的理论非常简单:“保持专业,不要东想西想。生活简单一点,欲望少一点。我从来只想明天的事情,后天的事情我就不考虑了。我总结出了五个字:“过好每一天。”

在他家里的墙上,挂着他两年前写的一幅书法,写的是一首绝句:“西邻已富犹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据“一条”公众号)

猜你喜欢

黄丕烈讲价目录学
呼唤21世纪的新目录学——柯平教授访谈录
藏书界推崇的“五百年来第一人”
砍价诀窍
砍价诀窍
砍价诀窍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的目录学思想探究
对黄丕烈及其题跋的认识和评价
顾千里与黄丕烈的“惜书癖”
《孟子》在我国目录学中的地位变迁及原因
黄丕烈与南宋书棚本《唐女郎鱼玄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