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精神:鄂豫皖苏区熔铸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2-05-13董绍富
董绍富
大别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区,是中国革命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区。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伟大斗争,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不朽传奇,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地区斗争实践铸就了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地区的光荣革命斗争历史是大别山精神得以孕育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大别山地区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1920年8月,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建立,成员共有7人。其中,5人来自大别山地区:董必武、张国恩、赵子健是黄安县(今红安县)人,陈潭秋、包惠僧是黄冈县(今黄冈市)人。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时,董必武、陈潭秋作为武汉代表出席大会;包惠僧受陈独秀委派与广州代表陈公博出席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等亲自指导了这里的建党活动。1921年11月,陈潭秋在黄冈建立八斗湾和陈策楼2个党小组,这是中国农村最早建立的党的基层组织。1923年、1924年,董必武先后组建中共黄安工作组、中共麻城工作组。在皖西地区,1923年冬,安徽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成立。此后,大别山地区陆续建起党的组织,树起领导革命的红旗,开启了革命斗争的新纪元。
大别山地区是鄂豫皖三省农民运动的中心区。大革命时期,这里的农民运动最为活跃。在毛泽东、董必武的指导和推动下,大别山地区一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到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到家乡,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组织成立农民协会(以下简称“农协”)。当时,大别山地区有100多万农民群众加入农协,占全国900多万农协会员的1/9以上。为保卫农民运动成果,各地还普遍展开大规模的农民自卫武装斗争。百万农民觉醒与奋起,经受了战斗洗礼,为大别山地区党组织发动工农武装起义、实行土地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大别山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诞生地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导下,大别山地区先后爆发黄(安)麻(城)、商(城)南、六(安)霍(山)等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师,由此形成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3支主力红军。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至川陕地区后,发展壮大为5个军,总兵力达8万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由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率先到达陕北,由出发时不足3000人发展到3400余人,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增员的部队。红二十八军在大别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3年,转战45个县,牵制国民党正规军17万人,是南方八省游击区唯一保留军级建制的红军队伍。
大别山地区是党创建的规模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大别山地区创建了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鼎盛时期面积为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余万,建立3个市和27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根据地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进行政权、经济、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党在大别山地区的局部执政,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执政经验。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这里唱遍全中国。鄂豫皖苏区与中央苏区、湘鄂西苏区相互呼应,构建起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的战略格局。
大别山地区是华中抗战的战略支撑地。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大别山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皖中、皖东抗日前线。该支队后来发展为新四军第二师,创建和保卫了拥有330万人、2.1万平方公里、17个县级政权的淮南抗日根据地。1938年武汉沦陷后,李先念领导的豫鄂边区抗日武装发展成为新四军第五师,创建了豫鄂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拥有5万余人的正规军和30余万人的民兵武装力量,先后抗击日军15万人和伪军8万多人,解放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和1300多万人民,建立8个专区、11个中心县、66个党政军组织齐全的县级抗日民主政权。
大别山地区是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战略转折实施地。抗日战争胜利后,王震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王树声率领河南军区主力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组建中原军区,辖主力部队3万余人、地方部队近3萬人。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在中原反内战前哨阵地10个月之久,牵制国民党军30余万兵力,为中共中央在各解放区的战略部署赢得宝贵时间。1946年6月,李先念等领导的中原部队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胜利突围,揭开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1947年8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在陈(毅)粟(裕)、陈(赓)谢(富治)大军的配合下,挥师南征,千里跃进大别山,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实现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
大别山革命斗争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锤炼了大别山英雄儿女的崇高精神品格,铸就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涵如下:
坚守信念:大别山军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别山军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党和红军在大别山地区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他们始终坚守信念。
俄国十月革命后,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就在大别山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董必武如饥似渴地研读了所能找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新思潮的书刊,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必须像俄国那样实行由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革命”。陈潭秋16岁时立下“我定要正直为人,为民众办事终生”的豪情壮志。后来,为传播革命思想,他将陈氏家族私塾改名为“聚星学校”,确立“改革教育,培养革命新生力量”的办学宗旨,传播革命火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要创始人吴焕先把马克思画像贴在家中供奉祖先的地方,对父亲说:“他是革命导师,照他的办法,就会创造出个新社会来!”家境富裕的他还把自家地契、田契全部烧掉,把田地分给无地的农民耕种,倾其所有,破家革命,表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彻底的革命精神。
大别山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坚守信念的高贵品质,初心不改,不屈不挠。1927年12月,黄麻起义遭受挫折后,地主清乡团疯狂镇压革命,在一块不到30平方米的稻田里先后屠杀了3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眾,他们年纪最大的75岁,最小的只有16岁。烈士的鲜血染红整块稻田,当地群众称之为“红田”。黄安县紫云区箭厂河(今属河南新县)赤卫队大队长程儒香被捕后,敌人用4根铁耙齿将其四肢钉在青砖墙壁上,割去他的舌头,但他仍然以顽强毅力,忍着剧痛,使劲把满口鲜血吐到刽子手脸上。作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创始人之一的詹谷堂,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威逼利诱,高呼:“你杀了我詹谷堂,灭不了共产党!”他用伤口流出的鲜血在狱中墙壁上写下“共产党万岁”5个大字后壮烈牺牲。女英雄肖国清,1933年8月掩护群众撤离时被捕,她被各种酷刑折磨得一次次昏死过去,仍坚守信仰不屈服,最后唱着《国际歌》被敌人活埋,年仅16岁。许许多多这样悲壮的英雄事迹证明,共产党人之所以有钢铁般的意志,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是理想信念赋予了革命者威武不屈、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从土地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先后经历4次主力部队转出(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中原军区部队突围),但即便主力部队离开后仍有革命力量在大别山坚持斗争而从未停止,靠的就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革命的必胜信念,一次次从磨难中奋起,革命红旗始终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
胸怀全局: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方针
革命战争年代,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大别山地区立下赫赫战功,顾全大局、忠诚担当是他们伟大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一生既擅长于政治上的运筹帷幄,又精通于军事上的决胜千里。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为支援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鄂豫皖红军在自身面临敌军“围剿”的情况下,多次南下策应中央苏区。1931年5月,蒋介石集中大量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而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则暂取守势。徐向前、曾中生等红四军领导人率领红军主力执行援助中央苏区的十万火急任务,南下蕲春、黄梅、广济地区,牵制了敌人原拟派往江西的部分兵力,有效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由罗山县何家冲出发,作为北上先锋开始长征。1935年7月,为迎接党中央、与中央红军会师,吴焕先主持召开鄂豫陕省委会议,决定率领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策应中央红军。在出征动员大会上,吴焕先、徐海东对战士们说:“这次的行动,我们这几千人就是牺牲完了,也要牵制住敌人,保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北上。”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的战略行动,吸引和牵制了川陕甘边界的敌人,有力配合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同年9月,红二十五军历经千难万险,先期到达陕北,为党中央、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创造了条件,毛泽东称赞其为“中央红军之向导”。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缺吃少穿,时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的徐海东从所部仅有的7000块大洋经费中拿出5000块大洋送给中央红军,保证他们顺利度过在陕北的第一个寒冬。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1月至12月间,大别山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33个旅的“围剿”,处在内线指挥的邓小平手下只有10个旅兵力,情况十分危急。当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命令陈粟、陈谢兵团在外线给予配合时,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在3个月内,陈粟、陈谢能大量歼敌,江汉、桐柏及豫陕鄂区、淮河以北地区能深入工作,对全局则极有利。”刘伯承、邓小平胸怀全局,以最大的勇气和决心,挑起这副“解放战争时期最重的担子”,站稳脚跟,重建了大别山根据地。刘邓大军用实际行动,扭转整个战争形势,为彻底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实现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老一辈革命家以对党和革命事业的绝对忠诚,始终将全局利益放在首位,深刻诠释了胸怀全局、勇挑重担的大别山精神。
团结奋进:筑起打不破、摧不垮的铜墙铁壁
大别山地区党和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团结奋进,建立了血肉相连的党群、军民关系,筑起打不破、摧不垮的铜墙铁壁。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当国民党军对大别山地区连续进行3次“会剿”时,新生的红色政权,在群众的全力支持下一次次粉碎敌人的疯狂进攻。鄂豫皖红军主要指挥者徐向前回忆:“红军的力量在于民众之中。三次反‘会剿,拖得敌人捉襟见肘,精疲力竭,失败而归,就是因为有广大群众积极配合红军作战。毛主席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
无论在革命高潮时期,还是低潮时期,大别山地区人民群众始终全力支援革命战争。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中,红军先后发动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光战役,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1931年11月10日,红四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历时43天,在地方苏维埃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掀起参军拥军的热潮。黄麻地区男女老少齐动员,支援红军,支援前线,男人运粮草,抬担架;妇女烧水煮饭,救护伤员;农民自卫队保卫村庄,押送俘虏;儿童团站岗放哨,宣传鼓动。其间,有746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人民群众筹集支前军粮4万余石、现金11万元、鞋袜4万多双。当地一首歌谣生动再现了这种军民齐上阵的情景:“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9月,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光山县接见在大别山坚持斗争的刘名榜、邱进敏等99名游击队战士。邓小平问:“那么艰难,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刘名榜回答:“靠党的坚强领导,靠握紧枪杆子,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百姓冒着杀头的危险,铁了心地支持、掩护我们。没有他们,我们一天都活不下来!”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地区后,邓小平就教导部队:“一定要牢固树立起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一定要和大别山人民同生死共患难。”他们在当地实行土地改革和减租减息运动,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积极要求参军参战。1947年底,新县一次就有60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军。广大群众还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并精心护理伤病员。在敌人大规模围攻期间,一部分伤员分散在大曹山、谭家沟一带养伤,处境十分危险。乡亲们白天将伤员背到深山岩洞里隐藏,晚上接回家中休养。曹山长洼村贫农张顺昌,为给家中住着的9名伤病员补充营养,经常去毛咀、白水买肉。一次被敌人发现,捉住审问,吊在梁上,被打得死去活来,他也未向敌人透露任何情况,掩护了伤病员的安全。刘伯承后来在回顾这段战斗历程时说:“这就足以表现了人民战争的本质,我们依靠的是人民,蒋介石依靠的是碉堡……这就是第二野战军在大别山战斗及全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
大别山军民向来具有敢于胜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从1921年至1949年,大别山地区先后有200万人参军参战,有近百万人英勇献身,留下姓名的烈士只有130351人,可谓“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的核心区域——红安、麻城、新县、金寨、六安等县有名有姓的烈士都在万人以上。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总人口不足10万,先后有5.5万人为革命献身,而他们当中登记在册的有姓名的烈士只有11057人。在大别山地区28年的革命斗争史上,当地军民长期处于白色恐怖或重重包围之中,革命形势异常严峻,敌人杀戮极其疯狂,人民生活极端艰苦,有许多当地群众其全家乃至整个家族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勇当前锋: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人根据形势任务变化,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不断开创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大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是全国最早有党员活动、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地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组织黄麻、商城、六霍起义,创建了全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鄂豫皖苏区还是红军最早北上抗日长征出发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成长和壮大了新四军第二、第五师两支战略部队,成为华中地区最早進入沦陷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部队;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军区部队坚守反内战前哨阵地,率先经受解放战争炮火的洗礼,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又率先拉开全面反攻序幕。
大别山地区的党政军组织把马克思主义与大别山斗争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分析形势、解决问题,形成了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
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失利后,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和地方党领导人在黄安县紫云地区木城寨召开会议,决定留下少数人就地坚持斗争,大部队暂时转移到木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大别山革命斗争实现了由城市到乡村的转变。当地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鄂豫边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为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作出开拓性贡献。大别山和井冈山在不同地域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相同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重要实践。
大别山地区党政军民从当地具体实践出发,探索新的规律和方法,坚持长期斗争,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展现了求真务实、勇当先锋的进取精神和革命智慧,是大别山革命斗争最终胜利的坚实保证。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在大别山实行土地改革。邓小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区分巩固区和游击区,采取不同的土地政策,以及保护工商业的建议。1948年2月8日,邓小平在《复毛主席征询新区斗争策略与群众组织形式问题》的报告中,根据大别山解放区在土改运动中所犯之急性病错误的教训,提出:“在新区树立两个观念非常必要。(一)根据地之确立与土改之完成,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绝非一年半载所能达到。(二)在斗争策略上,应分阶段分地区地逐步深入。开始应缩小打击面,实与农民有利。否则,必犯急性病和策略上的错误。”毛泽东十分赞同这些意见,2月17日,向全党批转这个报告:“小平所述大别山经验极可宝贵,望各地各军采纳应用。”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大别山精神不仅是鄂豫皖三省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讲话充分肯定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光荣历史,他还叮嘱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大别山军民用鲜血生命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威武雄壮的英雄史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记领袖殷殷嘱托,高扬大别山精神旗帜,在中原崛起的进程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拼劲,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实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华章。
(作者系大别山干部学院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主任)
1931年3月,红四军在双桥镇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第三十四师。图为描绘活捉该师师长岳维峻的漫画
1947年8月,解放军开进大别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