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演论》出版与传播探析

2022-05-13韩帅旗

西部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天演论出版传播

摘要:在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版物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对社会变革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由严复在赫胥黎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基础上翻译而成。该书作为近代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之前对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西学著作,它的出版与传播对国人思想观念转型与政治变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天演论》的出版主要依托于杂志与图书两种形式,其首次刊登于《国闻汇编》,此后二十年间图书刊行三十余种版本,在书籍取名、按语写作以及行文之间具有鲜明的特色。《天演论》的传播形式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其尚未正式出版前,其稿本便在严复师友群体中广泛流传,正式出版后,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众多知识分子都深受其影响,对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天演论》的出版与传播,揭示了近代出版与近代思想文化走向的关联。

关键词:《天演论》;出版;传播

中图分类号:G23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7-0152-04

出版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物质创造,出版物是思想文化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中国思想文化史和出版史的交合重叠,以社会转型的近代最为彰明[1]。自鸦片战争以来,广大知识分子在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情形下,便自觉地向西方学习。严复①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面对甲午战争的失败,他通过译著《天演论》来唤醒人们的救亡意识,此后陆续翻译了《原富》《群己权界论》《社会通佺》《法意》等西方理论著作。在严复所有译著中,《天演论》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它的出版与传播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国人思想观念转变和社会变革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天演论》的出版

(一)《天演论》的出版概况

严复在译介《天演论》之前,进化思想就已经由西方传教士以及中国科学家等通过期刊、图书等不同的载体引介给国人,为后期进化思想在中国爆发式地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1859年,由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所翻译的《谈天》可以看作是西方进化思想传入中国的起点。此后,《地学浅释》《格致汇编》《西学考略》《申报》等图书、报刊也相继刊载了有关进化思想的文章[2]。虽然《天演论》问世前已经出版了许多和进化思想有关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并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经严复译介《天演论》后,进化论开始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分别以杂志与图书两种形式出版。《天演论》第一次公开发表于严复和夏曾佑所创办的《国闻汇编》,该杂志翻译了大量的国外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国人眼界,促进了民众思想启蒙。《国闻汇编》共出6期,每期1册,3万字左右,《天演论》首载于该杂志的第2期,前有《译天演论自序》接载正文,曰《天演论悬疏》,此后在第4期、第5期、第6期连载。除《天演论悬疏》外,严复在《国闻汇编》第1期、第2期、第4期著有《斯宾塞尔劝学篇》对其作者进行介绍。后因杂志经营问题,《国闻汇编》未能连接续连载《天演论》而停刊。《天演论》尚未正式成书之前,其手稿便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陕西味经售书处重刊本《天演论》是目前所能看到最早的刊本。《天演论》第一次正式成书是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四月,由沔阳庐氏慎始基斋木刻出版,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由富文书局出版了石印本,后来又出版了商务印书馆的铅活字本[3]。《天演论》出版后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其后二十年间曾刊行过三十多种版本,它的出版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

(二)《天演论》的内容与特色

严复基于英国著名博物学家、生物学家、教育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赫胥黎的代表作《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取名为《天演论》。除了吴汝纶所作序言以及严复所作《自序》和《译例言》外,该书的体例划分为卷上(导言)和卷下(论)两部分,卷上包含察变、广义、趋异、人为、新反等十八个章节,卷下包含能实、忧患、严意、天刑、进化等十七个章节,严复给其中二十八篇写作了按语。《天演论》讲述了生物演化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并基于人类社会进行考察,概而言之,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结合它的书名及内容便可看出其出版具有鲜明的特色。

其一,该书最大的特色是翻译具有“取便发挥”的特点。虽然严复基于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行翻译,但并非拘泥于原文,而是有所选择地进行翻译。从严复将其书名取名为《天演论》这一点便可以窥探出,他是在不完全认同赫胥黎书中所有的观点情况之下进行翻译的,之所以取名为《天演论》是由于严复并非完全认同赫胥黎著作中有关伦理学的观点。

其二,按语的写作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天演论》中有多达28篇附加按语,部分按语的篇幅甚至比译文还要长,主要表达了译者对于进化论的认识。在按语的写作中,严复接受了于斯宾塞关于社会进化的观点,认为优胜劣汰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而赫胥黎则持相反的观点,故严复在按语写作中选择用斯宾塞的观点来进行补充。从文中的28篇文章按语来看,其中有9篇文章的按语中提及斯宾塞,其名称在按语中共出现23次。如在严复在上卷《导言五》按语中所言:“于上二篇,斯宾塞、赫胥黎二家言治之殊,可以见矣。斯宾塞氏之言治也,大旨存于任天,而人事为之辅,犹黄老之明白然,而不忘在宥是已。赫胥黎氏他所著录,亦什九主任天之说者,独于此书,非之加此。盖为持前说而过者设也。”[4]严复通过辨析二人观点,进而选择以斯宾塞观点来“补救”赫胥黎学说。

其三,翻译过程中中西文化的交融是该书的特色之一。虽然《天演论》是由国外的著作翻译而来,但严复对进化思想的阐释用到了大量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周易》中的例子进行佐证,以此来论证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觀点,如在下卷《论一》中所译“今夫易道周流,耗息迭用,所谓万物一圈者,无往而不遇也”[4],其通过《易经》来阐释“cyclical evolution”,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对新概念进行翻译,使读者对循环转化的概念认识更为透彻。此外,诸如老庄思想、儒家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也都贯穿于《天演论》翻译的行文之间。《天演论》一书具有鲜明的特色,它的出版与传播是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书中宣扬的进化论思想对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天演论》的传播

(一)《天演论》的传播动因

面对甲午战争的战败、民族危机的加深,《天演论》的出版既是当时的客观环境所必然,同时也离不开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从《天演论》出版的客观环境分析,该书出版并在当时得到广泛传播是由于书中的理念迎合了国人救亡图存的心理。《天演论》宣传的进化理论迎合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从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时间节点来看,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正如严复在《天演论》中指出帝国主义在美洲、非洲的侵略使当地面临种族灭绝的危险,以此向国人发出亡国灭种的警告,试图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意识。与此同时,以康有为为首的进步人士掀起了维新变法,试图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天演论》传达出的“与天争胜”思想被维新派及当时人们所认同,成为变法的理论基础之一。正如该书的特色之一在于严复并不完全认同赫胥黎的观点,故其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按照原著进行翻译,而是根据现实“取便发挥”,通过创造性的翻译,《天演论》传达出了发奋图强、自强保种的观念正符合当时的国人心理。

从《天演论》出版的主观因素来看,其出版与译者严复的个人经历、主观选择密切相关。严复出生于福州儒医世家,小时候追随黄少岩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古文基础,这是其翻译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熟练运用的关键所在。长大后,严复进入洋务派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学习,后被派往英国留学。在英国留学期间,进化论正处于流行时期,此时的严复便对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著作产生了兴趣,开始接触到了进化论的思想,之所以选择《天演论》,与严复的个人选择与救国心理有很大关联。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危机,对于船政学堂毕业的严复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思索救国之道便成了其翻译《天演论》的直接动因。正如其在《译天演论自序》中所云:“赫胥黎氏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尔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4]严复在选择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中的观点来补救斯宾塞的“任天为治”,以我国古代先贤的观点进行论证,以此来告诉人们在认识到自然进化的规律后,应当依靠自己的能力与天争胜、奋发图强。

(二)《天演论》的传播形式

虽然并非严复最早把进化思想介绍到中国,但由其所翻译的《天演论》对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严复《天演论》所宣扬的进化思想发挥了对近代国民启蒙思想的重要作用,《天演论》在成书前便在其师友群体得到了小范围的传播,等到该书正式出版后,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促进了进化思想的广泛传播,直到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以前,《天演论》对社会思潮的影响是最大的。

《天演论》最早是通过人际关系在严复的师友圈子中流传,夏曾佑与吴汝纶等就曾阅读书中部分内容,并给严复提出了写作建议。如《天演论》中上卷十八篇命名为“导言”,严复曾向夏曾佑与吴汝纶征询过意见。起初,严复在翻译完成后将译为“厄言”,经征询夏曾佑意见后改为“悬谈”,后又经吴汝纶建议改为“导言”。吴汝纶是晚清桐城派(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的末代宗师,严复视其为师长,《天演论》从底稿到正式出版,严复都受其相助。在得知严复正在翻译《天演论》时,即以“脱稿在迩,先睹为快”相期,表达出殷切的期望。吴汝纶在审阅底稿后曾致函严复:“虽刘先主之得荆州,不足为喻。”[5]在《天演论》正式译出后,严复亦请吴汝纶来为该书写作序言,可见吴汝纶对《天演论》的评价之高。此外,梁启超也是《天演论》早期稿本的阅读者。梁启超在经马相伯、马眉叔兄弟介绍与严复认识后读到《天演论》,并将其介绍给维新派人士。如果把严复比做《天演论》传播的先驱者,那么他的群体内部的师友即为重要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推动了《天演论》在师友群体经历的小范围的传播与扩散。

自《天演论》正式成书出版后,在十余年内,该书就有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这是当时严复所翻译的所有书籍甚至是任何其他西学书籍都无法比拟的,在马克思主义著作广泛传播前,《天演论》对国民思维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天演论》一经出版,便深刻地影响到了当时的知识阶层。鲁迅曾深受《天演论》的影响,他早年不止一次读《天演论》,并且不是一般的读,而是熟读得能背诵,《进化与退化》是周建人辑译,该书收录了有关生物科学的八篇文章,鲁迅为此书撰写了《〈进化和退化〉小引》一文,在文章中提到:“其一以见最近的进化学说的情形,其二以见中国人将来的命运,”[6]可见当时国人对于进化思想的态度。此外,从当时的一些大家的取名便可看出《天演论》的广泛影响。如胡适在接触到《天演论》后,受书中宣扬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影响,将其名改为胡适,陈炯明改名为陈竞存亦是如此。从这些知识分子对待进化思想的态度来看,《天演论》的出版促进了进化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书中宣扬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天争胜”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国人。

三、《天演论》的影响

面对甲午战争的战败、民族危机的加深,《天演论》的出版与传播对中国近代的思想转型和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个全新的价值观更新了国人的观念;另一方面,作为方法论为政治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从世界观的层面来看,《天演论》的出版为国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严复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书籍,试图通过《天演论》《社会通佺》《原富》《法意》等一系列译著来唤醒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地向西方进行学习,西方对中国的知识传播得到了知识分子的主动配合,严复的翻译活动推动了西学传播的系统化与纵深化。正如李泽厚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所言:“严复作为中国资产阶级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资本主义寻找真理走到了一个有关‘世界观’的崭新阶段。”[7]《天演论》带来了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当时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使他们逐渐地意识到除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之外,西方的思想理论也需要学习。正是通过《天演论》,严复在哲学层面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适之、自强、竞存、进化等成为日常词汇以及人们取名的选择,可见,《天演论》的世界观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方法论的层面来看,《天演论》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对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天演论》通过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论证了变革的重要性,对改变人们的思想,推动戊戌变法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天演论》宣扬的进化思想指出了变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只有通过变法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只有通过变法才能在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下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自强,此后诸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变革都受到进化思想的影响。

四、结语

本文简要考察了《天演论》的出版与传播概况,分析了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作为一本时代性作品,它的出版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世界观,而且对推动戊戌变法以及之后的社会革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下,距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出版已过一百多年,《天演论》依旧不断再版并在社会上流传,虽难以想象当时人们读到此书的兴奋之情,但《天演论》中“与天争胜”的思想仍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注释:

①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男,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出版有《严复全集》。

参考文献:

[1]王建辉.思想文化史上的近代出版[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2]李楠,姚远.《天演论》出版前进化思想在中国的传播[J].今传媒,2015(3).

[3]李楠,姚远.严复《国闻汇编》及其天演论传播[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4]严复.天演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徐寿凯,施培毅.吴汝纶尺牍[M].合肥:黄山书社,1990.

[6]鲁迅.二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韩帅旗(1998—),男,汉族,河南安阳人,单位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天演论出版传播
《天演论》初版时间再探——以新近发现的“味经书屋本”为中心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变译之更改策略研究:以严译《天演论》为例
《易经》里的《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