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常叩齿,补肾又养肝

2022-05-13张昕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肝血精血肾精

张昕

春季是养肝的好时机。 一个看似简单的养生小动作——叩齿,既能补肾,也可养肝。

叩齿能健齿、充肾精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卢秉久介绍说,据文献记载,1400年前梁武帝时的医家陶弘景,年过八旬,齿紧完好,身体健壮,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齿。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会使筋骨健壮,精神健旺。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 现代医学也认为,叩齿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由成熟逐渐走向老化,其功能渐渐衰退,牙齿也不例外。对中老年人来说,长期坚持叩齿,可以达到健齿、健骨、充肾精的效果。

叩齿可以间接养肝血

叩齿为什么还能养肝血呢?卢秉久讲解道,中医认为,“肝肾同源”,也称“乙癸同源”、“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中医古籍《张氏医通》中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讲的就是肾精化为肝血,而同时,“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封藏于肾的精气,也需要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而保持充足。在非健康状态下,肝血不足和肾精亏损多可相互影响,以致出现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亏之证。可以说,肾精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精能生血,血能生精,且均化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说,“肝肾同源”,也称“精血同源”。那么,常叩齿既可以补肾精,也可以间接地养肝血就不难理解了。

实操要领:叩齿吞津法

如何叩齿呢?全套动作如下:早起后,心平气和,摒弃杂念,放松全身,闭目,口唇微闭,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同时,建议大家能配合“搅舌”、“漱津”、“吞津”这三个动作,养生效果会更好。即叩齿结束后,用舌头贴着上下牙床、牙龈、牙面来回搅动,顺时针9次,逆时针9次,左右各18次,古代养生家称之为“赤龙搅海”;搅舌后,口中津液渐多,口含唾液,用两腮做漱口动作36次;最后,将津液分3次缓缓咽下,吞咽时要注意守丹田,好像把唾液送到丹田一样。

专家简介

卢秉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遼宁省名中医。

猜你喜欢

肝血精血肾精
丑时:宜深度睡眠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蔡连香从“精血”理论辨治妇科疾病的特色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肝之气血理论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医诊疗中的作用探讨
古人养形有三法
铸造师
景岳全书明·张介宾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从肝藏血论治产后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