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2022-05-13陈英姿
陈英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年,我们党重点抓了三件大事,即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在全社会进行“四史”宣传教育、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在这三件大事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中,全党全国人民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全党学习党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党史和文献工作的科学指引。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重要论述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出身革命家庭,非常熟悉党的历史,非常注重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他曾长期在地方工作,在浙江、上海时就对党史工作作出过很多指示。他在浙江时说过,不重视党史工作的干部是没有远见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直接分管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对党史和文献工作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关心。在他分管党史和文献工作期间,2010年6月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7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为党史和文献工作打开了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很多涉及关于党史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编辑过《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论述摘编》,按专题选编了300多条重要论述。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编辑过《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选编了习近平总书记40篇重要讲话和文章。2018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成立后,编辑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文献、编译工作重要讲话》,汇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文献、编译工作的重要论述。2019年,又在《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基础上,增加7篇新文章,编辑了《习近平论党史和文献工作》,为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辅助读物。
2021年2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专题文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是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重要论述的著作,收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共40篇,其中16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本书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权威教材。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都是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在他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庆祝活动、重要人物诞辰纪念活动的讲话中,体现在阐述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讲话中,体现在视察考察地方工作特别是参观瞻仰革命遗址遗迹的讲话中,体现在各方面工作特别是历史工作的批示指示中。这些重要论述,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这些重要论述,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读物和“指南针”,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党史,深入研究党史,编纂写好党史,全面宣传党史,科学运用党史,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这些重要论述和内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领导同志作过多次概括。
2015年4月,栗战书同志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上从五个方面作了概括:一是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的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二是关于“党史姓党”的重要论述;三是关于“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中心”的重要论述;四是关于树立科学历史观的重要论述;五是关于加强对党史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
2017年3月,栗战书同志到原中央党史研究室调研时发表讲话,在总体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党史工作重要论述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五个重大问题:一是党史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二是要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三是党史研究要坚持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四是要正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五是要坚决防止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2021年2月,丁薛祥同志在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发表讲话,从政治属性、重要作用、主要任务、正确方向、科学方法等方面,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政治属性、重要作用、主要任务、正确方向、科学方法,更好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更好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不断开创党史和文献工作新局面。
同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九个方面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关于党史的一些重要观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二,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
第三,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第四,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第五,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第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
第七,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第八,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第九,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
对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来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既是政治学习,也是理论学习,更是业务学习。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基本遵循和科学方法。
三、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读历史是智慧的事”“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史和新中国史是“必修课”。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用伟大成就激励人,用优良传统教育人,用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有助于人们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开拓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历史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是历史的优势和作用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资政,就是通过深入的研究成果,用丰富的历史经验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育人,就是通过富有成效的历史学习和教育,在引导舆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上发挥作用。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必胜信心和决心; 向人们提供历史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使人们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得到教益、受到启迪、获得力量。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重视、研究、借鉴历史,通过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慧和力量。
四、百年党史的起点和分期
毛泽东同志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党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的研究与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的研究衔接起来,深刻阐释是历史和人民在艰苦探索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只有把党的历史放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中,才能深刻认识党的初心和使命,才能深入了解百年党史的发展脉络和过程。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历史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讲话中指出,要坚决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就是“三个决不能”。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发表讲话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我们一般称之为“两个不能否定”。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党的十九大后宣讲十九大精神时,专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一个说法,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
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提出了“四个新”:新时期、新阶段、新起点、新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逐渐成为划分历史时期的里程碑。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四个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际上把党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第三个历史决议,用四部分内容把党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我们清楚地看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这样划分历史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对厘清一些基本概念,大有裨益。有人常问,党史和新中国史怎么区分?二者研究的内容是有差异的,但现在差异也越来越小。中国革命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的起止时间是什么?中国革命史,按照我们的理解,时间上限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下限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国近代史时间上限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下限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史时间上限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近现代史时间上下限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现在。中国当代史,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厘清这些概念,有助于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重要论述的理解。
五、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
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讲话中从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的角度对党史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他强调,党的历史就是党围绕着这个主题、主线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简单来说,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就是“三个史”,即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实际上把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和2010年概括的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并不矛盾,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2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馆时讲话指出:建设党史展览馆、举办党史主题展览,就是要展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开辟的伟大道路、建立的伟大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积累的宝贵经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实际上把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由“三个史”发展为“五个史”,即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
2021年,在起草第三个历史决议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研究提出“六个深入研究”的要求。他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阐述了“六个深入研究”:党中央认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研究的问题多。总的是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全面总结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伟大历史功绩;深入研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深入研究党不断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百年历程,深刻领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深入研究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程,深刻认识党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更好为人民谋幸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深入研究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这就进一步发展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也就是由“五个史”发展为“六个史”,即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政治锤炼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不断前进史。
了解并把握党的历史,首先要准确理解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后来,这两大任务个别词语作了简化,成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就是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前一个历史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成立时就完成了。现在,党正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并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可以看出,中国梦是和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紧密相联的。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实际上把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是把党的历史放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长河中观察研究的原因。
从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的角度,也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党的百年历史是怎样发展的呢?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三个伟大飞跃”,即: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个伟大飞跃”,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历史进程,也体现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三个伟大飞跃”,简单说就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已经实现,现在正在向强起来迈进。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前,按照党的十四大以来的惯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7.26讲话。这个讲话关于“三个伟大飞跃”的表述是,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到”字放在“站起来”“富起来”之间。党的十九大报告作了调整,把“到”字放在“富起来”“强起来”之间,强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到”字位置的不同,意思则发生了实质变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也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任务。
了解并把握党的历史,重要的是在理解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的基础上,认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也就是党史的基本内涵。1991年,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这代表着20世纪80年代党史研究的成果和水平。随着俄罗斯公开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文献的翻译和出版,随着新的党史研究成果的涌现,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从1996年开始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进行修订。2002年,改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在党的十六大前夕出版。在修订过程中,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大会报告回顾了一个世纪的历史,提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为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将原上卷以1911年辛亥革命开篇向前延伸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用深远的历史视角深刻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2000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如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修订,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充实了党的七大和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内容,专门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历史地位,并且增加了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容,各编将党的建设内容单独列出节或目,并对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反映了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的修订,大大深化了对党史内涵的认识。2002年10月,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出版座谈会上发言指出:从本质和主流上看,我们党进行民主革命28年的历史,是一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屈不挠地斗争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历史,是一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历史,也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1995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编写工作正式启动。2011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出版。在编写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党史内涵的认识。2010年7月全国党史工作会議召开,中央10号文件和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就写入了这方面的内容。2021年,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又发展为“五个史”“六个史”。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也就是党史的基本内涵,无论是“三个史”还是“五个史”“六个史”,最核心的就是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
不懈奋斗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断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奋斗历史。过去,我们曾用“三件大事”概括不懈奋斗史。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第二件大事,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9年艰辛探索,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第三件大事,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三件大事,对应着党的历史上三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题是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主题是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题是改革。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主题是复兴。这样,三件大事就发展成为四件大事。
理论探索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毛泽東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党的一大上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在党的旗帜上,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将不断推进。
第三个历史决议进一步肯定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意义,强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新的概括和定位,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再概括再提炼,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自身建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而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执政党,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始终认识到,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并一直把党的建设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为了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新时代,党大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按照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要求,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进行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未完待续)
(责编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