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及流动模式探析
2022-05-12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吴 茜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0 引言及文献综述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新时期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1]。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是继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后,我国提出建设的第四个区域发展增长极。同年10月中央审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唱好 “双城记”,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新时期,如何发挥区域创新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科技人才作为实现区域创新驱动的关键战略资源,已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区域内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共享可促进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建设区域创新共同体[2]。因此,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分布及流动规律,可为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一体化效益、促进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提供相关思考。
城市和城市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心城市或城市群发挥着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等关键作用,城市尤其是城市群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城市群的协同一体化发展将是未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3]。科技创新在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在学界形成基本共识,学者们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路径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科技创新人才作为创新主体得到重点关注。芝加哥经济学派认为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要素,尤其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人才群体的数量、质量是决定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变量,而科技人才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5-6]。区域科技人才、区域创新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姚建建等[7]利用面板数据对上海高校科技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人才培养对上海市人力资本提升的平均贡献率为61.85%;刘玉成[8]研究发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科技人才集聚,也可通过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的科技人才集聚。学者们也对城市群科技人才现状、科技人才流动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刘兵等[9]对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分布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呈现出 “双核心+多轴式”的空间分布格局。李峰等[2]利用国家科技奖励获得者的相关数据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科技人才流动模式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城市群的科技人才流动分别呈现出 “单核吸引” “自产自销” “创新吸引”的流动模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西部重要增长极,区域性协调、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备受重视。魏颖等[10]认为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及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对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宋潇[11]利用2006—2019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2915项合作性科技进步奖项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对区域创新网络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成渝双城经济圈形成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合作创新格局,整体合作网络呈现出规模、合作、凝聚力增强的态势。傅为忠等[12]运用PCA-SDEA模型测算了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人才创新效率,结果表明四川省大部分区域人才创新效率低,整体上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创新效率水平相当。周亮等[13]利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数据,对我国顶尖学术型人才空间分布特征及流动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中、东部相比,西部地区出生的顶尖学术型人才相对最少,故在流动强度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属于流出弱中心,即较少的院士会向外流出。
通过文献梳理可知,科技人才是发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城市群作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区域创新的发挥、科技人才的流动已经受到学者关注。上述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现有研究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一体化程度相对更高的城市群区域探讨较多,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的关注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在探讨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时,未考虑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作用。因此,本文以2000—2019年国家科技奖励获得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归纳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规律,以期形成四大城市群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模式的对比,同时探讨经济因素对流动现象的影响,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1 研究设计
1.1 变量测量
当前,高层次科技人才如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科技奖励获得者等的流动特征及规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借鉴李峰等[2]的研究,以2000—2019年国家科技奖励中的三大奖获得者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为研究对象,在获取获奖者履历信息的基础上,选取出生地、教育地 (第一学历地和最后学历地)和成就地 (获奖者取得奖励成果时的依托单位所在地)作为观测变量,这些变量较好地反映了国家科技奖励获得者的流动状况。
1.2 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文的分析样本均来源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公布的2000—2019年国家科技奖励获得者名单数据库。首先,从数据库中获取2000—2019年所有以第一身份获得三大奖的获奖者信息,并搜集整理获奖者的履历信息;其次,在去重处理的基础上,选取出生地、第一学历地和最后学历地、成就地中至少有一个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样本;最后,通过数据处理及筛选,最终确定的分析样本为279人。
1.3 分析方法
本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现状进行研究,一是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呈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具体分布情况;二是对四个流动节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彼此间的相关程度;三是通过采用桑基图 (一种特定类型流程图,能可视化呈现出科技人才地理流动)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动情况进行直观展示,并归纳出流动规律。此外,由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战略最早产生于201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故本文将分析样本划分为2011年以前和2011年以后两个分析组别,以期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快速发展 (一体化)对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及流动模式分析
2.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及节点相关性分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尚未出台中央一体化发展规划 (2011年)以前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2011年以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共计211人,高校高层次科技人才最多 (53.08%),其次是科研院所 (36.49%),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占比 (5.21%)相对较低。从流动节点来看,高层次科技人才成就在成渝地区的占比最大,其次是第一学历地,然后是出生和最后学历地,说明2011年以前在该区域获得成就的科技人才最多,但总体规模较少,仅为人才总量的50%左右;近一半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在该区域获得第一学历,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过在成渝地区获取第一学历而走出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占比相对较高,而出生地和最后培养地在本区域的比重不高。
表1 2011年以前成渝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情况 单位:人
表2所示为2011年以前成就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情况。由表2分析可知,区域内部四川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占比相对更多,从机构类型看,高校科技人才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关键部分,企业科技人才的比重相对不足。
表2 2011年以前成就于成渝地区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 单位: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出台中央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后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2011年以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共计67人,高校高层次科技人才最多,科研院所和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占比相当。同2011年以前数据相比,2011年以后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规模逐步扩大,或者科研院所高层次科技人才规模存在缩减的可能。从流动节点来看,在该区域获得第一学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占比最大,紧接着是在该区域获得最后学历和成就在成渝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最后是出生在成渝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同2011年以前相比,除了成就地外,通过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获取第一学历、最后学历而成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比例有所提升,从总量上看,成就地、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虽然规模仍不大,但均超过总数的50%。而高层次人才中出生在该区域的比例仍然较低,说明高层次科技人才更多来自区域外部。
表3 2011年以后成渝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情况 单位:人
表4所示为2011年以后成就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情况。同2011年以前相比,区域内部四川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占比相对更多,占比从67%增长至82%;从机构类型看,同2011年以前相比,高校高层次科技人才仍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关键部分,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表4 2011年以后成就于成渝地区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 单位:人
为了进一步明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各流动节点是否存在相关性,本文对区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出生地、第一学历地、第二学历地、成就地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从2011年前的分析结果看,四个流动节点间的相关性整体不高。一是出生地与其他三个流动节点均存在负相关性,说明在成渝出生这一变量并不能正向影响科技人才选择在本区域进行教育和择业;二是最后学历地与第一学历地存在正相关性,说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行第一学历教育的科技人才存在继续在本区域进行教育的可能;三是成就地与第一学历地、最后学历地存在正相关性,且最后学历地与成就地的相关系数相对更高,说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接受教育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更有可能留在本区域,且最后学历在本区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留在本地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从2011年后的分析结果看,四个流动节点间的相关性整体仍不高。对比分析发现,出生地与成就地的相关性转为正向,第一学历地与最后学历地间的相关性系数提高,但第一学历地、最后学历地与成就地间的相关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中央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后,由于本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成渝地区出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更有可能留在本区域,而接受教育这一流动节点对是否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取得成就的影响力有所降低。
表5 成渝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节点间的相关性分析
2.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模式分析
通过桑基图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状况进行直观呈现,如图1、图2所示。借鉴李峰等[2]的研究,在总结归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在省份层面流动规律的基础上,本文将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模式定义为 “保守吸引”模式。
注:线条粗细表示人数多少; “缺失”表示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某一流动节点上的信息缺失,下同。图1 2011年以前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情况
图2 2011年以后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情况
对比分析图1和图2,可了解省市层面上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具体流动情况。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获得成就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情况看,2011年以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获得成就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出生地主要包括四川、重庆、湖北和江苏,而获取第一学历的省市主要是四川、重庆、陕西;2011年以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出生地主要包括四川、湖南、重庆和浙江,而获取第一学历的省市主要是四川、重庆。这就说明,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外地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择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并获取成就。
通过分析可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以本地 “自产自销”+ “外部吸引”为显著特征,但在两方面都呈现出较弱的表现力。2011年以前,成渝地区通过第一学历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中有62%在成渝以外地区出生;通过最后学历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中有73%在成渝以外地区出生;获奖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中有51%在成渝以外地区获取第一学历,52%%在成渝以外地区获取最后学历;获得成就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中分别有21.05%、14.04%在本区域出生并获取第一学历、最后学历。2011年,根据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的战略任务,自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为本区域出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择成就在本区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2011年以后,成渝地区通过第一学历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比重增加了3%,通过最后学历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比重降低了1%;获得成就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中,在成渝以外地区获取学历的比重均有所降低,同时在外区域出生和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比重也有所降低;获得成就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中同时在本区域出生并获取第一、最后学历的比重分别增长5%、9%。可见,2011年以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本区域出生及培养的比重有所提升,总体上高层次科技人才中约六成的人才在外区域出生和培养,具体数据见表6。
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内部流动情况来看 (见表7),四川省出生以及培养第一学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可能性更大,而重庆市培养的最后学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可能性更大。整体上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出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超过半数向外流动,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近六成在本区域取得成就;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地化流动较强,在区域内省市间的流动性不高。
表7 成渝地区出生、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成就地分布 单位 (%)
3 结论及启示
3.1 结论
(1)高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主力军,科研院所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相对不足。从机构类型看,2011年以前高层次科技人才主要分布在高校,其次是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比重相对较低;成渝一体化发展后 (2011年以后),高校高层次科技人才仍占据较大比重,企业的占比有所下降。从区域内分布看,四川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占比更大,且在成渝一体化发展后,该比重从67%上升至82%。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出生地、第一学历地、最后学历地、成就地四个流动节点的相关性整体不高,其中第一学历地、最后学历地与成就地存在正相关性。2011年成渝一体化发展后,出生地与成就地间的相关性转为正向,说明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成渝地区出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成就在本区域的可能性更大;第一学历地、最后学历地与成就地间的相关系数变小,一定程度上说明受教育地对是否成就在本区域的影响逐渐缩小。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呈现出 “保守吸引”特征。从区域外流动情况看,一方面,本区域培养并获得成就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比例较低,该比例在2011年以后有所提升,但整体规模仍较小;另一方面,区域外出生或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获得成就的比例较高,虽然该类人才比例在2011年以后有所降低,但整体占比仍较大。从区域内流动情况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地化流动较强,但区域内流通性不高。一方面,除了重庆市出生的高层次人才有近两成在四川省取得成就外,四川省出生或培养、重庆市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均在本省市取得成就;另一方面,四川省和重庆市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本区域取得成就的比重较高 (分别为 60%、70%)。
3.2 启示
(1)应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结构,建立高校为主、科研院所为辅、企业为重要补充的更完善的人才队伍。要充分挖掘高校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的经济效应,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间的双向、多向流动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配置、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 “产才融合”,可通过鼓励本区域内高层次科技人才在企业兼职、借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吸引其他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等方式完善企业人才队伍。
(2)应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内外人才流动率。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可通过制定高层次科技人才灵活流动政策,实现四川省与重庆市,尤其是成、渝两个中心城市外其他城市间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流动、共享;二是应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科技人才协调发展、构建人才发展共同体,可建立统一人才考核指标、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建立一致的服务指标体系、完善区域内流动机制等方式创造良好的科研及人才流动环境;三是可通过搭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联盟、召开相关行业协会会议、成渝高校联席专题会议、健全完善网络化交流平台等方式创新区域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交流力度,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3)进一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稳步、高质量增长,创造有利于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入的经济社会环境。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更为合理的产业资源配置,以产业吸引人才,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间的良性循环;二是建立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客观、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完善健全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可适当对高层次科技人才采取倾斜政策,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忠诚度;三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通过完善科研经费投入及支出结构推动区域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