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2022-05-12

散装水泥 2022年2期
关键词:灌注桩施工人员建筑施工

邱 岗 田 磊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我国土木工程行业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但现阶段在行业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国内的土木工程建设发展滞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必须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将积累的建筑经验结合新型技术进行创新,积极应用到工程中,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1 新技术在施工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具有较为复杂的特性,体现在建筑环节的多样和繁琐,想要保证一个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将各个施工环节紧密相连,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技术是贯穿整个工程的灵魂,根据近代土木工程实例,以及积累的相关数据和经验总结发现,优质的施工技术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施工技术为工程的不断完善奠定了基础,对多元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技术的实质影响是节约生产成本和社会劳动力,提高生产建设速度,在施工规范和设计方案都达到国家要求的情况下,建造出更多的多元化现代建筑。

2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现状

2.1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特点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固定性、人员的流动性、工程的多样性和部门的综合性等方面。在实际施工中,每个施工环节都具有不同特点,施工技术也不完全相同,有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建筑的结构、环境、施工的地质变化、气候等都会对工程产生影响。正因如此,针对不同施工难度的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也是不同的,但在总体上都要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周期。

2.2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分析

现如今,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的理论和实践融合不够,许多理论上的技术应用到现实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施工技术方面也一直沿用旧技术,缺少创新。部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工作时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施工前没有对非线性施工进行系统分析就制定方案,施工反馈搁置,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对施工质量的最佳控制点没有深入研究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施工技术长时间不进行更新,许多创新性的技术没有在实际中应用,都会拖延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进度。只有有组织进行创新工作,并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施工中材料出现问题,相应的负责人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一个项目通常是由多个部门负责的,但责任分配不够明确,当施工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不仅严重降低了施工速度,也影响了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管理中,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明确了施工中各个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更好地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效率及质量。

2.3 对技术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更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技术。在新时代,经过许多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不懈努力,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显著提升,行业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技术创新方面对比一些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我国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不断学习先进技术,争取能够做到自主创新,根据社会发展和工程需求完善自身技术,从而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的需要。单从施工技术方面来看,企业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提升自身的建筑施工技术,在技术层面进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只有以人为本,以更高品质的建筑作为目标,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

此外,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方式。受现代科技的影响,建筑行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部分企业难以适应快节奏的时代,逐渐被社会淘汰,传统的建筑企业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建筑要求,建筑行业也被迫面对着改革的局势。正因如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是改变企业命运的重要手段,将创新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可以减少相关单位的投入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主体结构存在问题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许多客观因素都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例如,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较为常见。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设的重要施工材料,是施工的基础所在,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裂缝,留下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建筑后续的质量和居住者的生命安全,这也是土木工程实际施工中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人员通常会利用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流动性,但与此同时也会使部分混凝土出现收缩现象,这种现象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导致裂缝问题重新出现,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3.2 施工技术应用存在问题

许多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实际施工标准存在较大偏差,其根本原因是多数土木工程在应用环节并没有按照事先定好的标准进行施工,导致施工技术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良好应用。在实际施工中,许多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超出了工程项目的标准,尽管提高了项目的容错,但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成本,使实际的工程项目需求与目标有较大出入,导致后续养护中出现大量资源浪费。不仅如此,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在管理制度上都存在欠缺,管理过程过于流程化,制度内容也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严重不符,管理制度缺少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员工没有积极性,在施工过程中技术方面也没有约束,从而使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3.3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问题

土木工程建设的主体是人,其自身的施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但目前来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参差不齐,且普遍素质不高,难以提升土木工程建设总体质量。导致施工人员技术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强,部分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指导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工作,导致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不达标,整体施工质量不高。

4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4.1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创新

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施工人员特别注意土钉墙施工技术,绝对不能将其应用到软土地基中。在对连续墙施工时,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尤其是一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一定要保证其外墙封闭式地下连续墙结构足够稳定。由于结构墙固定存在一定难度,在施工时一定要借助辅助类型的方法进行拆卸,同时进行防水作业。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应用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深基坑支护的强度,从而减少钢筋出现反作用力或支护墙变形的现象,如图1所示。

图1 深基坑支护技术

我国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城市内部的可用面积越来越少,导致越来越多的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出现。为了保证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深基坑支护技术开始被普及。在深基坑施工中,施工人员如果不按照施工标准和规定进行施工,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质量。高楼地基是最为重要的,除了对支护技术严格规范之外,在挖掘土方时,也要做到将挖出的土方及时运离施工现场,保证现场清洁,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施工人员不能擅自处理,要及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联系专业人员来解决。

4.2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

土木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其诸多优点符合施工需求,但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大部分都是由建筑企业自己选择。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一些劣质材料,从而导致施工技术不能有效实施,甚至导致桩基础施工质量存在偏差。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建筑企业要加强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重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对施工材料和技术进行严格要求,不断完善、优化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详见表1。

表1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钻孔机的安装与定位是整个施工的基础,就算钻孔机的安装只出现一丁点的偏差,在实际施工中都会被无限放大,导致桩倾斜或偏心,因此,想要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能够正常实施,施工人员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位置,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钻孔机进行安装。挖掘阶段需要在深度挖掘至5~6m时垂直施工,保证垂直程度,避免套管的垂直度被影响,在开工之前,利用水平或铅锤对垂直度进行校对,进一步确保套管足够垂直。开孔的质量十分关键,在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成孔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其符合施工标准。如果施工中需要以冲击或抓取的方式进行钻孔,需要按照施工顺序进行,并及时清理成孔内的杂质,再将其放入钢筋笼中进行混凝土灌注,避免振捣过程影响周边成孔的质量。

成孔灌注混凝土并清理后,为避免出现断桩的情况,可以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筋笼垂直吊入成孔中,并对其定位、固定,完成之后再用导管进行混凝土灌注。

4.3 管理制度的创新

土木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其可以对土木工程的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进行有效区分。想要行业进步就需要在原有的管理制度上进行改革,在不违背国家标准和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在对一个工程规模和类型进行科学分析时,需要在其分析结果上制定一个符合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从而确定好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并配备好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技术进行审核,安排管理人员到现场监督,制定一个详细到每个环节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危大工程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点,需要严格落实安全规范化流程,组织权威专家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提的建议进行改善。安全是永远放在首位的,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难点和关键部位一定不能疏忽,聘请行业知名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是十分必要的。现场的风险源需要进行动态更新,并制定一些保护措施,创立专项用款,保证施工能够安全进行。危大工程施工前需要各部门的监督,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定期自我检查和互相检查,并推广安全教育,定期为施工人员讲解施工安全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安全演练,强化现场的安全应急管理。

4.4 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素质提升

现如今,信息社会中土木工程施工越来越现代化,在土木工程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以前较为复杂的施工管理任务现在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来完成。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度,不仅便捷,效率和准确度也远非传统方式能比。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需要制定员工综合素质培养计划,要求员工定期进行培训,针对施工技术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建立奖罚机制,促进各部门尽职尽责,调动员工积极参加培训,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只有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为行业带来更强的生命力。

5 结语

科技和经济在不断进步,土木工程行业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传统的施工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土木建筑施工技术需要不断提升、创新,在实际施工中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足及时改进,优化工程团队体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我国土木工程行业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灌注桩施工人员建筑施工
灌注桩水下扩大桩头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