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榜样与群体力量的辩证
——《大森林记得一棵树》创作谈

2022-05-12宋青松

岭南音乐 2022年2期
关键词:塞罕坝一棵树榜样

文|宋青松

2020年五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邀请我参加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举办的“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表彰大会”,并说政协主要领导要出席会议并颁奖。我的第一反应是竟然遇到了骗子,因为我实在想不起自己与这样一个会议有什么关系?我本人不是政协委员,虽然小时候在林区上过学,可离开林区已有四十多年了,怎么会让我参加这样一个重要会议,而且还受表彰?我反复问打电话的人,你是怎么找到我的,为什么要找我?他说是通过陕西一个作曲家找到我的。这个作曲家我果然认识,我们一起当过一次评委。他也反问我:“你是不是宋青松老师?”我说:“是啊!”他又问:“你是不是写过一首歌曲《大森林记得一棵树》?”我说:“对啊,可这与政协有什么关系啊?”他进一步解释说:全国政协曾经发起关注森林活动,今年是二十周年,要隆重表彰,《大森林记得一棵树》这首歌曲塑造了植树人、护林人的美好形象,弘扬了塞罕坝精神,根据这首歌曲的影响和你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品,组委会评选你为“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称号。我终于相信了,并于2020年5月27日,参加了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亲自到会,并与获奖先进集体和个人合影留念。我打开证书一看,组委会成员包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中国绿化基金会等10家单位。这可能是我获得的证书中大红印章最多的一个,而且我是获奖者中唯一的一名音乐工作者,想不到一首歌曲给我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荣誉。关于这首歌曲的创作还真有一段故事……

那是在2016年的一次创作会议上,我认识了河北省青年作曲家钱郅祯,他说一直期待与我合作一首作品,我也答应了他的要求,可是一直没有适合的作品。2017年9月,京津冀三地音协组织词曲作家到塞罕坝采风,钱郅祯约我一起为塞罕坝写一首歌。可是由于工作原因,我没有成行。钱郅祯非常执着,说:“宋老师,你来不了,我给你直播吧。”于是他将采风的全程基本都录下来,用小视频一段一段地发给我,我也一一认真地看着,其中护林人的讲解以及“夫妻哨”等许多细节都令我感动,我想以此为契机开始创作。但我在网上进一步了解相关事迹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关于那棵“功勋树”(也称“英雄树”)的报道,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解放初期,频频袭击首都北京的沙尘暴,成了新中国的心患,也引起了林业部门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1957年11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承德专署建立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1958年11月完成了房屋土建工程。塞罕坝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使人难以生存,再加上林场近两年来造林成活率几乎为零,林场便主动要求下马。

“1961年,林业部得知消息后决定派员考察。时任林业部国有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的刘辊临危受命,带领陈希诚等6名专家前往河北塞罕坝实地考察。10月末的塞罕坝,寒风吼叫,大雪纷飞,俨然一派冬天景象。刘辊带领考察组骑马在人迹罕至的雪原上踏查了3天,终于在点将台的石崖下发现了天然落叶松的残根;当历尽千辛万苦,在茫茫荒野的红松洼一带又发现硕果仅存的一棵粗壮挺拔的华北落叶松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高大挺拔的落叶松约有20米高,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树干正好两个人合抱那么粗,在树干的7米多高处分出三条枝干,有两条向上又长成一条枝干,直插云霄,树梢上隐约有雷击的痕迹;树脚下用碗口大的石块堆砌围起来,可能是过往行人依树搭建的敖包,树底下敖包的周围是石块裸露的贫瘠土地。”

其中提到的“硕果仅存的一棵粗壮挺拔的华北落叶松”就是后来被誉为“功勋树”“英雄树”的那棵树,也是我歌曲创作的原型和动力。可以说正是这棵树的存活坚定了塞罕坝人植树造林的坚定信心,没有那棵树可能就没有这片大森林,而没有这片大森林那棵树又是多么孤独,甚至不会得到保护。我决定就从这棵树写起,写一棵树的精神,塑造出一个英雄的形象,于是写出歌词:

一棵树站在风口处,

雷击雪压寂寞孤独;

老了枝干瘦了肌肤,

却练出一身钢筋铁骨。

然而,只写一棵树是不够的,是无法反映塞罕坝的气象和精神的,我更要写这片森林和如今呈现的美好景象,于是接着写:

一片林簇拥那棵树,

花开鸟鸣阳光雨露;

美了山川富了沃土,

长出了条条通天的路。

一棵树的孤独坚定形象和一片林的繁荣茂盛形象分别塑造后,在副歌中我从两个侧面进行了升华,一方面是写英雄树给人们的启示和它对大森林的感召,强调榜样的力量:

英雄树召唤大森林,

擎起一方天抓住一把土;

历尽艰辛成画图,

把荫凉留下把风沙挡住。

另一方面,写大森林对英雄树的敬仰和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同时歌颂树木“用绿水青山为人间造福”的高尚境界:

大森林记得那棵树,

记得他坚守记得他付出;

记得去圆他的梦,

要绿水青山为人间造福!

作曲家钱郅祯拿到这首歌词后非常高兴,进行了认真的谱曲并征求了许多著名作曲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定稿后邀请了著名歌唱家陈思思演唱,陈思思很喜欢这首作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的几个栏目演唱,并参加了在塞罕坝举办的森林音乐会。这首作品虽然在全国还没有流传,但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系统,在塞罕坝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也给了我那次偶然获奖的机会。当然,那次获奖还和我创作了其他一些有关森林的诗歌和歌词有一些关系,但主要就是因为这首《大森林记得一棵树》。

而我创作这首作品的目的并不只限于歌唱那棵“功勋树”,甚至不只为了弘扬“塞罕坝精神”,这里有我更深层次的思索,我希望我们能从中找到更多人文思考。后来我为此写下一篇小文:

能够让一棵树圆梦的是大森林,

能够让大森林记住的是英雄树。

大森林记得一棵树,

每棵树也该记着育林人!

记得十多年前的北京还常常被沙尘暴困扰,而近些年那些沙尘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有一个名字却浮出在我们的面前:塞罕坝。

现在关于塞罕坝可以找到无数的资料,她不但为北京挡住了风沙,更成为一种精神被传颂。当我追踪这种精神的起源时,却看到了一棵树,一棵被称为“英雄树”或“功勋树”的老松树,它算不上高大伟岸,甚至显得苍老孤独,但正是它站在风口顽强地活着,给了第一代塞罕坝造林者以鼓舞和信心,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撑,让他们坚信:“这棵树能活,我们栽下的树也能活!”树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人的榜样,第一代造林人也不会想到今天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但他们用一种精神支撑着、坚持着、执守着,一棵一棵地栽,一片一片地种,终于有了成为世界奇迹的大森林——美丽的高岭塞罕坝。正是他们为我们挡住了风沙尘暴,留下了清风细雨,让我们享受着他们造下的福。

看着茫茫的森林我想到了那棵曾经孤独的“功勋树”,它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榜样。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只有一棵树显然是不够的,无论它多么高大、多么顽强,都无法抵挡茫茫的风沙,只有当它的精神传播开来,营造出无边的森林时,也就是说只有当榜样被学习、被仿效时才会真正成为无穷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树立榜样、更要学习推广榜样才能营造出一种环境、一种气候、一种精神!

自然界是这样,我们的社会也是一样,人生的成长需要榜样、需要引领、需要一种精神,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榜样、自己的引导者,更要传播他的精神,与他共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一棵树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片林的力量却是无穷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群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大森林记得一棵树,每棵树也该记着育林人!我们如何从榜样中汲取力量共同营造一个好的社会氛围?希望通过歌声,一棵树与一片林的故事,能给你我一些启迪。

作词:宋青松

作曲:钱郅祯

演唱:陈思思

一棵树站在风口处,

雷击雪压寂寞孤独;

老了枝干瘦了肌肤,

却练出一身钢筋铁骨。

一片林簇拥那棵树,

花开鸟鸣阳光雨露;

美了山川富了沃土,

长出了条条通天的路。

英雄树召唤大森林,

擎起一方天抓住一把土;

历尽艰辛成画图,

把荫凉留下把风沙挡住。

大森林记得那棵树,

记得他坚守记得他付出;

记得去圆他的梦,

要绿水青山为人间造福!

猜你喜欢

塞罕坝一棵树榜样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塞罕坝的树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给一棵树道歉
一棵树
我头上长了一棵树
站成一棵树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