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张飞说事:“三顾茅庐”再思考
2022-05-12孙信信伏涛
孙信信 伏涛
摘要:“三顾茅庐”是历史演义小说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篇章,其精彩之处在于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情节的虚构。在人物塑造上,它成功地塑造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仁君和贤臣形象。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诸葛亮谨慎、智慧、知恩图报、胸怀天下。同时,小说也刻画了司马徽、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隐士群体。刘备三顾茅庐的随行人员中,张飞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他粗鲁、忠心、精细。这个“莽张飞”形象在三顾茅庐的情节中极为精细,立体感强,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关键词:《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 张飞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刘备在徐庶的帮助下打了几次胜仗,崭露头角,对此曹操深感不安。谋士程昱献计,把徐母骗到曹营以期要挟徐庶,徐庶出于孝心,无奈之下别刘投曹。基于感恩,他向刘备力荐诸葛亮。之前司马德操亦曾为备言:“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a“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在急需人才的情况下,刘备开始走上求贤之路。“三顾茅庐”是罗贯中的精心结撰,这一成功书写充分地流露出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的乱世士子罗贯中的心理诉求。下面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三顾茅庐”中张飞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一
在司马德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这时,作者没让张飞发声。关羽熟读《春秋》,他对春秋时代的管仲、乐毅了如指掌,让他发此议论颇为恰当。
第一次拜访诸葛亮时,刘备和小童交流不畅,小童子一问三不知,刘备惆怅不已。这时张飞曰:“既不见,自归去罢了。”玄德曰:“且待片时。”云长曰:“不如归去,再使人来探听。”玄德从其言。这次拜访,被告知诸葛亮不在,张飞感到不耐烦,催着要回去,倒也符合常规心理。刘备不甘心,感念来一次不容易,并不想毫无斩获地离开。不同人表达同样意思,效果就不同,关羽也说先回去,刘备便欣然接受。
回返路上遇到崔州平,刘备与之攀谈很久,张飞曰:“孔明又访不着,却遇此腐儒,闲谈许久!”张飞对刘备和崔州平搭讪颇不以为然。他对拜访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小童子的言行又有些反感,对崔州平的拒绝更是扫兴,心中烦闷不已。称崔州平为“腐儒”,是粗人对文人的不理解,甚至蔑视。对大哥路遇“闲人”一阵海聊他很不能领会,认为耽误了时间,说是“闲谈许久”。刘备貌似务虚在闲聊,事实上在积极宣传,以崔州平为媒,借他做其好友诸葛亮的思想工作。这点良苦用心张飞并不能知晓。张飞在关羽之前先发话,可见其性子急躁。在刘备和崔州平交谈时,关羽一言不发,这能看出二人同是武将,性格上却十分不同,亦可见读书的益处。关羽视《春秋》如生命,读《春秋》,明大义。这也是关羽之所以能成为武圣之因。论武功,张飞未必就比关羽差,但他没有读过书,没文化,缺少涵养,于是与圣无缘。
二
三人回到新野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得知卧龙先生已回,玄德便教备马。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张飞看大哥如此兴师动众,心里便有二分不自在,于是冒失地说了这句话。这话说得颇有意味,他首先认为诸葛亮是“村夫”,显然是瞧不起诸葛亮的出身——山野村夫。此言亦不无道理,因为在张飞心目中,大哥是皇叔,乃金枝玉叶。小说开头介绍张飞时说:“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他曾自告奋勇地说:“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桃园三结义时,“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
“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刘备集团最初白手起家时,张飞出手阔绰。根据文本看来,张飞不像居于农村,更像是“城镇居民”。这也可理解他有些轻视此时隐居隆中的年轻人。其言下之意是“莫说哥哥不能去,就是我张飞亲自前往也有失体统”,所以说可使人去。不是拜访,而是“唤来”便是,张飞的自大狂傲与智识短浅于此可见一斑。
去时行无数里,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天气的确很糟糕,风雪载途,寒风怒号。张飞所言亦不无道理。但他说去拜访诸葛亮是“远见无益之人”,说法武断,张飞性格中颟顸一面暴露无遗。诚然,当时不认同诸葛亮的人也并非张飞一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在尚无施展才华的平台下,张飞此论甚是草率。当初司马徽、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张飞理应有所知晓,司马徽、徐庶均非等闲之辈,他们如此竭力推荐,想来定是大才。张飞既有所耳闻,就不该这么说;如果闻所未闻,更不能这么说。天气恶劣下这般郑重其事,张飞理应掂量一下拜访对象的分量。听到张飞的反对意见,玄德此时索性来个实话实说:“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为了感动对方,刘备作秀耍奸,想用“程门立雪”之精神打动诸葛亮。老三哪里会知道大哥的心计与城府。刘备话说得巧妙,“不勉强你们,我自己去”,前提是“弟辈怕冷”。张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此语掷地有声,满是兄弟情谊,又见英雄肝胆。如此一激,三弟立表决心:“我这么说只是站在哥哥角度思考问题。”兄弟情深,溢于言表。何为“空劳神思”?张飞见刘备为诸葛亮如此煞费苦心,担心其徒负虚名,辜负大哥的期望,话语中可见其贴心。既莽撞、武断,又忠心、讲义气,其性格特点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到了卧龙岗,孔明不在,其弟诸葛均在家。刘备与之寒暄,张飞说:“那先生既不在,请哥哥上马。”当刘备向诸葛均了解孔明的情况时,均曰不知。张飞发急说:“问他则甚!风雪甚紧,不如早归。”诸葛均乃敏感之人,此语显然拂了他面子,触逆到自尊,立马下逐客令。张飞的想法很单纯,心想冰天雪地里专门拜访他,既然他不在家,就没有和他弟弟闲聊的必要。张飞哪里知道这正是刘备的高明之处。诸葛亮安排三弟为他“识人”,所以刘备十分有耐心地与诸葛均交谈,临走时还留下一封十分感人的书信,以期申明己意。根据后来的情况看,此信的確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因为书信是可以反复阅读的,写信者可以把深思熟虑的想法借助于书信表达出来,其效果有时比说话要强得多。
三
第二次未遇,刘备颇为沮丧,回新野后,次年早春时节,准备再往卧龙岗拜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这次两人意见一致,为何入谏呢?原因有二:一是为自身考虑,担心原本兄弟之间“寝则同床,食则同桌”的铁三角关系受到瓦解;二是关心大哥。大哥最近神思恍惚,一旦再访不遇,或者遇到后心理落差大,势必黯然神伤。为此,二弟、三弟挺身直言。张飞说:“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因三弟性格鲁莽,说话冒失,欠缺考虑,口吻不合三弟身份。他首先说:“哥哥差矣。”为何“差矣”呢?理由是:“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这个说法和关羽此前所言意思相近,但口气不同。关羽曰:“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关羽是怀疑,张飞是肯定;关羽是怕哥哥被人蒙蔽,张飞觉得哥哥差矣。张飞的表达较粗暴,关羽的言辞甚委婉,言语之中显示两人性格迥异。不当家怎知柴米贵,张飞安知人才的重要?张飞对两次拜访均未遇见诸葛亮颇感扫兴,对过程中遭遇的尴尬很是憋屈,感到窝火,一时忍不住,虎劲便上来:“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这哪里是求贤,明显是绑架。杀猪出身的张飞知道麻绳结实,绑猪是他的专业,他很在行,又有蛮力,此语十分符合张飞的身份与性格,个性化特征甚为显著。听张飞这么说,刘备怕误事,提出只与关云长前去。见此情形,张飞连忙要求同往,玄德趁机提出:“汝若同去,不可失礼。”飞应诺。张飞好在知错能改,带有未泯的童真,让人忍俊不禁。
在去的路上,他们遇到诸葛均,得知孔明在家。诸葛均言罢,飘然而去。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上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张飞所言貌似有理,其实稍加推想便可知,诸葛均亦非等闲之辈,对这一行人他觉得没有必要那么恭敬拘谨。张飞对其不满的原因还不止于此,第二次拜访时,张飞说话不得体遭到诸葛均无情反击,张飞对此颇为不满,所以这次是借机说事。刘备一行人造访过两次,熟門熟路,根本不需要别人引路,即便需要,这也不是诸葛均应尽的义务。到诸葛亮家后,诸葛亮昼寝久未醒,关、张在外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好在云长再三劝住,否则功亏一篑。难道刘备、关羽不知道孔明装睡?看来这次张飞说的倒是事实。他是个直性子,胸无城府,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与玄机,随意道破天机。为什么孔明要装睡呢?其实这并非因为他矫情会装,而是他在认真考虑是否出山的大事。四十七岁的皇叔这次是第三次登门拜访,不能再推三阻四了,出山与否必须表态。孔明并非“恨嫁女”,他不是朝三暮四之人,一旦选定,他会“一灵咬定,生死以之”,故而他在“择主而事”时特别慎重。诸葛亮听到他人,包括好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弟弟诸葛均、丈人黄承彦反馈的信息,认为刘备“表现良好”。此时诸葛亮考虑的是如果到刘备麾下如何发挥他的作用。关羽、张飞是很难管理的,尤其是张飞,竟然要放火烧草庐!“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本来准备起床了,一听张飞这么说,索性看看动静再说。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刘备又站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为什么这次来,刘备吩咐关、张二人只在门口等着?原因是他知道这两位武夫可能会说一些不得体的话,做一些不恰当的事,果然不出其所料。如果不是张飞这句话,就不至于让刘备又垂手立正多等了一个时辰。孔明在这期间假寐,观察刘备日后是否会听他的话,能否管得住手下这两个兄弟。诸葛亮再好的锦囊妙计都需要人执行,如果刘备采纳,关、张不执行,空有计策,不能实施。后来他发现,关羽能劝住张飞,而且张飞很敬重刘备。经过认真审视、反复思考,他开始起床,接待客人。
孔明醒来后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口占一绝中能玩味出他的自信,也就是张飞所云“傲慢”。满腹经纶、年轻气盛的孔明能没点傲骨?他的举动、他的诗、他的“俗客”称谓足以看出其潇洒自信的一面。张飞也是心高气傲之人,他受不了诸葛亮这番反复的“考察”,所以他时常露出本真直率的一面。也许通过诸葛均的火线侦察,自己面对面的考察,诸葛亮发现关羽特别忠心,张飞相对单纯,便于操控。综合考量后,他准备出山。
在《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中,张飞作为刘备“桃园三结义”的手足兄弟,一定会紧紧跟随刘备,寸步不离。由于他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孔明不了解,再加上自身利益的考虑,他对刘备降尊纡贵“三顾茅庐”一直持反对态度。先是“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后说:“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甚至说:“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态度越来越强硬,方法越来越粗暴,言辞越来越急切。张飞的勇而莽、忠而信、粗中有细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在“三顾茅庐”的情节中,张飞使人唤、用绳绑、放火烧,层层递进,刻画其性格的同时亦反衬了刘备的耐心与求才若渴。在整个过程中,刘备由于对人才的渴望,放低姿态,礼贤下士,让三弟张飞颇为不爽。小说的成功与否与人物塑造的成功有着直接的联系。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史书上的“凡三往,乃见”b这五个字敷演成如此洋洋洒洒的锦绣文章,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我们不能不佩服罗贯中高超的写作技艺、不凡的书写腕力。这也是《三国演义》成为历史演义小说开山之作、扛鼎之作的原因。在“三顾茅庐”中,“拿张飞说事”足以看出罗贯中作为优秀小说家的成功之处。
a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6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b〔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12页。
作者:孙信信,牡丹江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伏涛,文学博士,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诗文研究。
编辑:赵斌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