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适与实验主义哲学

2022-05-12巩帅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胡适

摘要: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冲击,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如同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的一些中国知识分子一样,胡适把寻求救国真理的目光投向了西方。胡适深受杜威哲学的影响,将其“实验主义哲学”思想引入中国,希望改造中国社会。他以“实验主义哲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观点之所以能够在近代风行一时,与中国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密不可分。在中国经世观念支配下的“实用理性”思想影响着国人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胡适 实验主义 经世致用 实用理性

在近现代的中国,胡适可以说是实验主义哲学的第一传人,杜威的实验主义构成了胡适思想的哲学基础。胡适在本人的留学日记中写道:“我在1915年的暑假中,发愤尽读杜威先生的著作......从此以后,实验主义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个向导,成了我自己的哲学基础。”a胡适是杜威哲学思想的信徒,他自己在留有的诸多中英文著述中多次提及,当然是可信的,也符合史实,有时胡适还干脆将自己称之为“中国杜威”b。但是从思想传播的角度来分析,胡适在将实验主义引入中国时,近代中国的国情与西方(美国)的文化传统和理论背景完全不同,他的实验主义与杜威相比存在差异,这些异同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是实验主义被当时的中国所接受,同时期在国外影响很大的一些哲学思潮却没有在中国形成波澜?这是近代思想史上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胡适对实验主义的转化性运用

从哲学流派的划分上,实验主义属于实证主义的范围,其思想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洛克、休谟的经验论。其理论的关注点在于有实际意义和可以被认知的现实,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论则持否定态度。实验主义秉持这一传统,对于超经验的形而上学敬而远之。从皮尔士到詹姆士,再到杜威,实验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哲学体系,建立起与欧洲传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新的哲学形态。具体表现为崇尚务实,关注实践经验,提倡科学研究,拒绝理论思辨。

面对在西方浪潮冲击下节节退败的中国传统文化,胡适像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中国其他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样,把寻求救国真理的目光投向了西方。在他看来,实验主义符合中国的实际,正是济世救国的灵丹妙药。胡适认为,一切学理的目的是“用来解释问题的意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c。检验一个理论的最后标准要依赖于实验,一个理论适用与否,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够知道。实验主义注重实际的效果,注重思想的运用,其本身就是一种实用思想。

在胡适本人的哲学体系中,他继承并且肯定了杜威对于欧洲传统哲学的批判,对于传统哲学本体论、认识论等基本问题并不是很关心,甚至是避而不谈,其关注的焦点在于哲学的方法论层面。胡适认为,所谓的实验主义“只是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d。胡适对于杜威的哲学思想有一个总体概括,特别指出:“杜威先生不曾给我们一些关于特别问题的特别主张,如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恋爱之类。他只给我们一个哲学的方法,使我们用这个方法去解决我们自己的特别问题。他的哲学方法,总名叫作‘实验主义’。”e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胡适感兴趣的地方在于杜威哲学的方法论上,而不是纯粹的学理分析和哲学思辨。他的目的是要用实验主义的哲学方法改造中国社会,解决近代中国所遇到的棘手问题。胡适把杜威的哲学定名为“实验主义”,为的就是突出其哲学思想包含的方法论意义。胡适对于实验主义方法论的强调,构成了自己哲学体系的基础,他被称为“中国的杜威”,原因亦在于此。不可否认,因两国的国情不同,胡适和杜威在某些观念上是有分歧的。美国汉学家格里德指出:“杜威哲学的基本目的,是要通过对存在的创造性理解,在社会的或理性的混乱之外找到可带来和谐的途径。”f“创造性的理解”是用来结合新与旧的,杜威希望失调的社会或文化能够不断完善、重新统一、获得和谐。但胡适的态度则与此相反,他虽然从杜威那里借用了大量的术语,但是他对于生活的态度与杜威大相径庭,他把生活看成是与环境的斗争,更多地强调对抗的一面而不是和谐共处。他在介绍杜威思想时指出:“利用环境,征服他,约束他,支配他。”因此,胡适主张破坏旧的传统,创造新文化。他在接触和理解杜威哲学之前,在思想上已经存有定见。中国古代哲学家范缜、朱熹关于客体的论述,以及严复、赫胥黎、斯宾塞等人都对胡适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在正式皈依于杜威的实验主义之前,胡适曾肯定王充在《论衡》中持有的批判态度,对于清代的考据学也较为支持。“戴震以下的汉学家注释古书都有法度,都用客观的传证,不用主观的猜测。”g胡适通过自身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理解,特别是自己在考据学方面的训练,去研究杜威的思想,在实驗主义中他看到“历史的方法”及其“怀疑”“假设”“求证”这一整套程序与传统考据学的关系,认为这便是科学方法的表现形式。

清末民初的中国与杜威所在的美国截然迥异,胡适要与自己所在的社会历史交战,他的目的并不是要调和新旧,而是要用新思想去挑战旧观念,任何对“实验主义”的向往都必然会走向对传统的否定。“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是胡适提出的响亮口号,他并不想与过去建立一种积极的、和谐的关系,而是要为新思潮摇旗呐喊,铺路搭桥。胡适根据中国的特殊情形把杜威的思想转化性运用,也正是他善于师法杜威的地方。

二、中国文化中的“经世致用”

从哲学的传播方向看,胡适以实验主义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套观点能在近代中国风行一时,而其他哲学思潮,无论是康德、黑格尔,还是罗素,都没有在当时的中国引起强烈的反响。有意思的是,罗素与杜威基本上是同一时期来华讲学,罗素本人也在中国的知识界受到欢迎,但是其唯实论的哲学思想,除了少数的中国哲学家外,在社会上却乏人问津。这一问题值得思考,要从中国文化的历史根源层面来说明实验主义能够在中国立足的原因。

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把历史分为三个层次。外层的历史、所述政治的事件,波澜壮阔,非常热闹,但如天际流星,稍纵即逝,其呈现的时间殊短;中层的社会经济波动,如经济政治制度,则需要几个世纪的时间来测量,所呈现的时间较长;内层的历史,由于地理因素而产生的文明、思想,对历史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可历时千年,漫长得令人不易察觉。自汉武帝支持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主流,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统治地位。儒家思想构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宗法血缘制度,而“实用理性”则是这一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h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不像西方和伊斯兰世界那样,中国古代没有形成以人格神为心灵依托的排他性宗教,也就不存在宗教教义所描述的“两个世界”,即理想的“彼世”和生活的“现实”。孔子指出“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对于超自然现象是避免谈及的,不鼓励抽象的思辨,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现实生活中,让理性控制欲望(存天理,灭人欲),儒学的“实用理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这种对于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形成的思维方式就是以解决问题为前提,面对环境要积极进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处理事务要明晰主次(以理导情,理在气先),待人接物要镇静清醒(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一思想基础形成于先秦儒、墨、道、法诸学派百家争鸣时期。中国的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诞生的时间虽然大体相同,但追求南辕北辙。古希腊哲学倾向于追求世界本源,而先秦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服务于社会的政治哲学。在春秋战国那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各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救世理论,比如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法家的“刑名”、道家的“无为”,他们都要求理论联系现实的社会政治环境,解决当时由于礼制崩溃后所面临的社会矛盾和人生问题。西方哲学受宗教神学的影响,曾推动理论思辨和实际运用相剥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纯理论思想的发展。而中国哲学的一条主线,就是“经世致用”,孔孟、荀子、董仲舒、王充、柳宗元、张载、王夫之都是如此,“立德、立言、立功”一直是传统士大夫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不像其他宗教文化那样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而是具有相当的包容性,善于对外来文化吸收、转化,并经过创造性改造服务于现实生活,较少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干扰。例如,胡服骑射改革能够在赵国迅速推行;南北朝时期从风俗、饮食、服饰所引起的汉人的胡化与胡人的汉化;隋唐时自印度传来的佛教对原有儒学造成冲击,影响中国意识形态数百年,从上层的士大夫到下层的百姓,佛教在人们心目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接受和吸收,一方面是现实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改造和融合,让外来的文化成为自身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模糊和剔除那些与中华文明不相容的因素和成分。历史上的中国古代文化与佛教相结合而发展出了禅宗,儒学在融合禅宗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理学。近代以来,面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冲突,这种“实用理性”传统也有一个演化的过程,例如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概念的提出。中华民族正是将“实用理性”的思想不断发展,将外来的事物中国化,而使自己的基本文化得以延续、发展。

三、实验主义与经世致用

西方近代哲学自笛卡尔开始,一直强调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的对立。这就使得本体论、认识论等问题一直处于西方主流哲学的中心地位,康德、黑格尔、罗素等哲学家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在中国古代并不处于重要位置,反而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想把中国思想与西方哲学的主流接上头,短期内是不太现实的,这也就是当时的国人不能接受康德、黑格尔、罗素的原因所在。

胡适肯定杜威在哲学领域“革命者”的地位,“因为他把欧洲近世哲学从休谟和康德以来的哲学根本问题一齐抹杀,一齐认为没有讨论的价值”i。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等这些在传统哲学领域引起重要争论的概念被杜威看成是无意义的。杜威重视经验,但经验不是僵死的东西,它是通过我们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而得来的。通过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杜威希望把哲学从“哲学家的问题”中解放出来,使它变成“一般人的问题”。

可以看出,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杜威的思想有很多共通之处,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实验主义学说。主、客体统一于现实生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于柏拉图式“理想世界”这种概念一般的国人基本没有接触过,进而对本体论、形而上学等问题也很难产生兴趣,因为这些概念离国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太遥远、很陌生。这些抽象的概念被杜威一扫而光,正好为当时的国人了解西方思想扫除了障碍。中国传统思想长期以来注重调解人事关系,致力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缺少像西方那样的“哲学家之问”,而实验主义的应用以在社会政治哲学方面的效果最为显著,杜威在华的演讲也偏重于此j,可以说,实验主义的精神内核比较容易接上中国传统的“经世”思想。

另外,从整体的结构来看,杜威哲学所代表的思想形态比较接近中国传统“实用理性”的基本架构。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说过:“从来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世界,但是真正的任务是改变它。”西方的主流哲学以解释世界为其主要工作,马克思这句话的本意是说自己哲学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中国思想的主流“实用理性”基本上也是属于“改变世界”的类型。儒学产生于礼坏乐崩的时代,其根本目的在于安排秩序或重建秩序,说起来算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程、朱定《大学》为儒学总纲,其用意也在于此。这种“改变世界”的性格突出表现在“经世致用”的观念上。即使在乾嘉考证的鼎盛时期,第一流的学人也未忘“经世”的目的。而到了晚清政局动荡,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议之风的盛行,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直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维新,儒学内部始终存在“改变世界”的强烈要求。严复《天演论》中“适者生存”观念的提出更是为“改变世界”的要求提出了科学依据。杜威的实验主义恰好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实用哲学,这与在中国经世观念支配下的“实用理性”思想是完全合拍的。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新文明”,杜威的实验主义被胡适改造之后,其现实性的一面,即“经世致用”方面就愈发明显了。

实验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的理念有诸多契合之处,也容易被国人所接受,曾经风行一时。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救亡图存是时代的主题,一种思想只有能够真正解决近代中国的矛盾,才能够真正在中国立地生根。从近代思潮的影响来看,实验主义对于解决近代中国的矛盾并不在行,也必将被新的思潮所取代。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相比于实验主义更加肯定客观世界,更加肯定普遍客观规律的存在,并且重视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应用,对于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现状和革命斗争提出了更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比如唯物史观、社会主义革命等,所以能继实验主义之后为更多知识青年所接受。在救亡图存的近代中国,各种思潮并存,但只有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思想才能被广泛接受,这一点也深深影响了各种思潮在中国的发展。

a胡适:《胡适留学日记》,同心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b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c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见《胡适文存》(卷四),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151页。

d胡适:《我的歧路》,见《胡适文存》(卷三),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91页。

e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见《胡适文存》(卷二),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页。

f〔美〕格里德著、鲁奇译、王友琴校:《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页。

g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之现代阐释》,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

h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42页。

i胡适:《实验主义》,见《胡适文存》(卷二),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75页。

j杜威在华的演讲以教育演讲为多,其反对形式主义的教育理论在中国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

[1]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欧阳哲生.胡适文化学术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3]章清.实用主义哲学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學版),1988(5).

[4]饶娣清.胡适与实验主义——兼论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作者:巩帅,山西传媒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胡适
胡适的美国恋情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胡适早期生命史的解构与重构*——评江勇振著《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 璞玉成璧,1891—1917)》
胡适与《朋友》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胡适、张君劢眼中的斯宾诺莎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