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交焦虑该如何应对?

2022-05-12彭小婷

心理与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焦虑症负性学业

彭小婷

有学者在一项对超过1033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七分之一的学生报告说心理健康问题干扰了他们在大学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三分之一的学生报告有持续的抑郁情绪,四分之一的学生报告有自杀意念。其中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它影响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适应。其特征是极度痛苦,害怕批评,回避尴尬的情境。

高水平(甚至达到临床诊断水平)的社交焦虑在大学人群中相当普遍。以往研究显示,社交焦虑症平均发病年龄为10至16岁,19岁左右症状稳定,24岁以后症状固化。大学生处于一个危险的年龄范围,他们处于社交焦虑症状的典型发作和恶化之间。

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又稱社交恐惧症,或社交焦虑障碍,是以在社交场合持续紧张或恐惧,回避社交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焦虑恐惧障碍。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对社交焦虑症的界定:个体害怕在社交或表演场合中使自己难堪或丢脸,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现的焦虑症状会导致负性的评价,这种情况严重扰乱了他们在日常任务和活动中的功能。尽管个体意识到他们的恐惧是不合理的,但他们仍然回避这种情况或忍受严重不适。这些症状通常持续存在至少6个月,并且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影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例如惊恐障碍等)。然而,SAD也是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其他焦虑症和进食障碍)发展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在大学接受咨询服务的学生样本中,有49%的学生报告出现了社交焦虑症类似的症状。鉴于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普遍,它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影响吗?

高度的社交焦虑可能导致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不适应和不满意。他们可能不上需要公开演讲的课程,不读研究生,或转学到另一所大学,以避免当众面试。至少对男生来说,严重的社交焦虑与较低的自我形象和较低的平均绩点相关。因此,社交焦虑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患有社交焦虑症的学生在他们的“自我”过程(即自我关注、自我意识、自我呈现、自我认知)中往往表现出过度敏感和过度依赖,他们体验到的自我价值感与同伴认可密切相关,并随着积极或消极的同伴反馈而增减。大学生中社交焦虑程度高的学生,自尊水平往往较低。低自尊的学生对负面评价的恐惧更高,这反过来又预示着社交焦虑。

在社交焦虑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危险因素包含童年期的过度保护、忽视和虐待、行为被过分控制或批评、父母婚姻不良、缺乏亲密关系、学校表现不佳等。在此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常常对社交表现出认知扭曲,长期习惯对模糊事件给予负性解释,对负性事件给予灾难性的解释。常常对自我进行持续的负性反思,也有部分社交焦虑者可能经历过创伤性、“羞辱性”的社交事件。

患有社交焦虑的学生可能会错过使用社会支持的机会。高度社交焦虑的学生往往没有充分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社交焦虑还会对大学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学习成绩和毅力。社交焦虑预示着学业问题,如成绩较差、因缺乏参与而缺课、害怕公开演讲,以及较低的自尊。对于大学环境来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度社交焦虑的人可能会通过饮酒来“自我治疗”,以减少他们在社交场合中的痛苦。

社交焦虑是一个可能阻碍学生在大学期间取得学业成就的心理社会因素,社交焦虑的学生可能很难与人交往。心理社会发展的理论观点表明,社交焦虑可能会干扰学业成功,也许是因为难以建立社会联系。社交焦虑者往往会低估自己在许多社交环境中的表现,甚至在客观的观察者看来他们的表现相当不错的时候,他们也会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这意味着社交焦虑者的自我报告可能与他人评估的实际社交能力有出入。因此,一个人可能会经历高强度的社交不适,可能会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是不够的,但可能在别人看来是有社交能力的。这些都体现了社交技能确实在大学生活中适应和学业成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患有社交焦虑,其程度与接受治疗的社交焦虑症患者一样高。这意味着他们正在经历高度的痛苦,这可能会损害他们的社会功能和幸福。认知扭曲,对自己和他人有偏见的解读,以及社会退缩,这些都是社会焦虑的根源,似乎会让这些学生在未来的社交和学术上感到失败,从而强化他们的无能感和疏远感。社交焦虑,可能是抑郁症和其他共病的途径,这预示着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交焦虑早期干预的必要性。

大量的研究认为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作为一种经验支持的治疗方法(即认知重构、暴露疗法和系统脱敏),对社交焦虑症的干预有很好的效果。CBT干预也可以团体形式进行,并解决其他共病情况。CBT增强一个人自尊的方法侧重于减少自我批评、增加积极强化和自信、重构认知扭曲和识别核心信念。学校可以为有社交焦虑的学生提供相关课程,让他们了解表达情感的好处,以及在表达情感时能够在感到安全的地方找到支持。表达情感对学生的学业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支持下,他们可逐渐摆脱社交焦虑。 此外,与老师和同学建立良好关系的学生有更强的毅力、满足感和归属感。

然而,值的注意的是,如果社交焦虑症状已经超出自身可控范围,严重影响了个体正常的学业、生活和社会功能,那么,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及时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卫生帮助。经过全面的精神心理评估后,在精神科医生的建议下看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总而言之,若想有效克服社交焦虑症,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加强运动、规律饮食,谨遵医嘱、积极参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猜你喜欢

焦虑症负性学业
艰苦的学业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35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