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2022-05-11门英英董颖越杜函泽
门英英,董颖越,李 楠,徐 荃,李 蕊,杜函泽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730
2型糖尿病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于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1]。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引发糖尿病足甚至截肢,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2-3]。据报道,约20%的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而5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21.2%左右会发生下肢血管病变,这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及疾病控制程度密切相关[4]。循证干预是一种基于医学理论的干预模式,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人性化、高效性等特点,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为了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预后情况,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将循证干预应用于其中,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均并发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2)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恶性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2)1型糖尿病;(3)存在精神、认知、视听、语言表达等方面障碍;(4)下肢严重坏死,需要进行截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08例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8例;年龄35~70岁,平均(55.02±4.69)岁;糖尿病病程5~21年,平均(12.19±1.57)年;下肢血管病变位置:左下肢21例,右下肢23例,双下肢10例;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轻度19例,中度34例,重度1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7例;年龄36~70岁,平均(55.10±4.75)岁;糖尿病病程5~22年,平均(12.34±1.62)年;下肢血管病变位置:左下肢22例,右下肢23例,双下肢9例;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轻度18例,中度34例,重度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下肢血管病变位置、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药物、胰岛素、神经保护剂、抗血小板药物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干预措施,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口头健康宣教、遵医嘱用药、饮食及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采取循证干预措施,具体内容:(1)确定问题。分别应用密歇根糖尿病中心制定的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iabetes knowledge test,DKT)[6]、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7]和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cale of the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8]对患者的认知水平、心理健康状况、行为习惯等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结合其他临床资料明确其需要实施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2)确定方案。根据确定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科室实际临床情况确定最终循证干预方案。(3)实施循证干预具体措施。①健康宣教。引发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脂附着并积聚于血管壁,并导致下肢动脉管腔变窄甚至闭塞,最终引发下肢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因此,为了预防及减轻其临床症状,必须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其明确血糖、血脂的有效控制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清淡饮食,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盐的食物,严禁烟酒,并适度运动,以促进血糖、血脂水平稳定。②心理干预。下肢血管病变给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及对截肢的担忧等因素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干预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多为其列举有关治疗成功案例,并嘱咐家属尽量陪伴、鼓励患者,以使其感受到关怀、温暖;此外,还可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通过治疗痊愈的病友讲解,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③患肢干预:嘱咐患者避免负重,以免患肢受压,而且为了进一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可定时进行按摩,并将患肢抬高30°~40°。④用药干预: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减慢下肢血管病变速度至关重要。可于用药之前耐心讲述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患者仔细介绍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治疗效果、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信息,并在用药过程及之后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提前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包括胰岛素储存温度为2~8 ℃、每次注射部位需不同、注射后不能按压注射点、注射后不能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等,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胰岛素的注射量。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分别采集4 ml清晨空腹静脉血液以检测血糖指标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双下肢供血情况,指标包括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与趾肱指数(toebrachial index,TBI)。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9]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治疗效果、社会关系4个维度,共27个条目,采用1~5级计分法,总分27~135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及双下肢供血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ABI和T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FBG、2 h PG均低于对照组患者,ABI、TB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81、4.415、3.529、3.443,P<0.05)。(表1)
表1 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双下肢供血情况的比较()
表1 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双下肢供血情况的比较()
注:与本组入院时比较,aP<0.05;与对照组出院时比较,bP<0.05
观察组(n=54)FBG(mmol/L) 入院时 8.36±0.72 8.39±0.76出院时 6.15±0.58a 5.02±0.62a b 2 h PG(mmol/L)入院时 11.94±1.32 12.08±1.27出院时 8.31±1.44a 7.12±1.36a b ABI 入院时 0.65±0.14 0.67±0.13出院时 0.84±0.15a 0.98±0.25a b TBI 入院时 0.53±0.14 0.51±0.16出院时 0.63±0.12a 0.72±0.15a b指标 时间 对照组(n=54)
2.2 不同时间点DSQL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DSQL评分为(75.48±5.58)分,出院时的DSQL评分为(51.24±4.21)分;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DSQL评分为(76.25±5.63)分,出院时的DSQL评分为(62.16±4.39)分。两组患者入院时的DSQ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DSQL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3,P=0.001)。
3 讨论
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间歇性跛行、下肢皮肤颜色改变、下肢皮肤温度降低、静息痛、下肢溃疡甚至坏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而且患者一旦截肢,将会严重降低其生存质量,也会给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在患者早期病变阶段及时开展全面优质的干预措施,从而尽可能地改善其临床症状,避免截肢[10-12]。
引发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包括脂代谢紊乱、高血糖、凝血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血症等[13-14]。研究证实,若能够在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早期阶段及时开展相关临床干预及治疗,则可明显延缓病变速度,减少下肢坏疽甚至截肢的发生率[1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循证干预后,FBG和2 h PG水平均明显下降,下肢供血改善程度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进一步证明循证干预的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3个方面:(1)循证干预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患者实际病情、临床经验及医院实际环境等基础上的,所采用的循证干预措施均有相关文献资料给予科学理论的支撑,具有较高的针对性与科学性;(2)对患者采取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明确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运动习惯、情绪等,有利于治疗有效率的提高,从而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临床干预,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对患者用药及患肢方面的干预可从生理方面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血糖水平[16-19]。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应用循证干预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