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管理”课程教材建设研究

2022-05-11赵婧如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网络工程网管网络管理

赵婧如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

0 引言

随着网络规模及应用的迅猛增长,网络管理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运维、网络/设备监控系统开发、网络管理软件开发、嵌入式终端管理系统开发、无线传感网节点远程管理、各类系统的SNMP代理开发、产品MIB制定、网络拓扑发现研究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网络管理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核心内容包括SMI,MIB,SNMP,RMON等,由于专业性极强,非网络工程专业通常不会开设该课程。国内外的相关教材相对较少,尤其是成熟优秀的中文教材更是凤毛麟角。高等院校课程教学中,教材对整体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1]。面对自动化运维过程中越来越复杂的运维场景和紧迫的网络设备统一管理需求,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网络管理课程的要求,亟待加强“网络管理”教材建设研究并加快教材建设步伐。

1 课程地位与内容

2015年,国家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成立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工作组,将“网络管理”课程列为网络工程专业五门核心课之一。西安邮电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将该课程设定为专业教育平台核心课程。该课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标准、协议和技术,使学生具备基本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等综合网络管理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网络监控、自动化运维以及网络管理软/硬件研发等奠定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品牌的网络设备均支持SNMP。课程核心内容是SNMP网络管理。SNMP虽然名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但是涉及的网络知识体系较庞大,学习曲线陡峭。该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基础。网络安全基础、网络程序设计基础,还需要掌握抽象语法和传输语法,了解BNF(Backus-Naur Form)等。

2 现有网管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国外引进的相关网管书籍,通常版本较陈旧,价格较昂贵,且内容过于厚重,更适合作为课程参考书,而非课程教材。

国内部分教材内容全面但是以罗列知识点为主,甚至仅仅是国际标准文档内容的机械堆砌,缺少逻辑主线和深入分析,缺少对应的实践内容,教材内容晦涩难懂,这也是造成国内的一些教材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部分教材缺少抽象语法相关章节,其教学内容主要包含ASN.1语法规范、基本编码规则BER等,这部分内容是分析SMI,MIB以及SNMP的必要基础,如果缺少,将严重阻碍学习者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教材作为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物质载体,在课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材自身的问题是造成学生普遍反映网管课程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新教材编写的两个基本原则

(1)考虑网络工程专业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立足网络工程专业特点,增强教材适宜性,宜教利学,科学规范。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各项要求,深入研究,使得教材呈现方式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2]。

(2)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新教材应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工程教育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

4 新教材建设关键问题解决

4.1 教材内容的规范性与权威性

教材理论部分严格依据网络管理技术相关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引用术语,并结合参考权威著作与学术论文,规范相关原理描述用语。实验项目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在实验环境中经过反复调试和验证,保证实验运行过程的有效性和结论的准确性。

4.2 教材内容的层次性与系统性

避免现有网管教材“知识内容的拼凑堆砌”的通病,新教材将知识内容打包为单元模块,内容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使学生更易建立整体观。新教材分为七大内容单元,前六个单元为理论内容,第七单元是网络管理实验,理论部分对实践项目有强支撑的同时,实践项目能够极具针对性地强化相关概念及原理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内容的互促互辅。

图1 新教材各内容单元层次结构

4.3 教材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新教材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针对毕业要求中的工程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具体问题的解决[3]。有效降低初学者的认知难度,有助于教学内容对工程教育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有效支撑,适用于应用型、教学型普通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

4.4 教材的思想性与启示性

新教材符合国家对于思想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要求,政治方向和价值方向正确。在技术发展阐述中引入思政元素,对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树立科技强国的信念起到启示作用。

4.5 教材的先进性与亲和性

教材编写内容符合当前网管技术发展与应用水平,重视实例设计与分析,为抽象复杂的概念和原理引入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应用实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表述,并辅以图、表展示和归纳总结,帮助学习者“细食慢咽”,深入理解技术原理。新教材在保证教材信息容量的同时,做到阐述风格平易、可读性强,学生爱读易读[4]。

4.6 教材资源的丰富性与拓展性

新教材提供较为丰富的配套资源,包括:教学课件、题库、课堂测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实验任务与要求等,并提供关键知识点相关文本资源,包含国际或国家标准、业界技术应用性文献资源,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同时方便教师根据文献资源布置自学任务、开放性作业或拓展性课题讨论。新教材结合现实应用进行习题设计,注重单元模块知识运用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并增加思考性、开放性问题以拓展学生思维。

5 结语

“网络管理”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培养学生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管产品基本设计与开发能力。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教材的内容设计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重视内容框架和实例设计,辅以丰富的配套资源,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工程教育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网络工程网管网络管理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管理初探
新工科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EOC通道的SHDSL网络管理技术
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的若干思考
校园网络管理及安全防护
发射机房网管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功能
网管支撑系统运行质量管控的研究与实现
卫星导航网络管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