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俊 全国劳模当村关工委主任 让德胜村的孩子“以德取胜”
2022-05-11宋山海王亚平夏昀
宋山海 王亚平 夏昀
江苏靖江市新桥镇德胜村是泰州数一数二的富强村:集体经营年纯收入400 多万元,人均收入5 万;家家户户住洋房、开小车,处处休闲景点、健身广场、农民公园;天然气进户,无线网络全覆盖;获得过“全国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最美乡村”等60 多项荣誉。
2009年之前,德胜村可不是现在的样子。
德胜村位于江苏靖江的西南角,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社会矛盾复杂,是当地的经济落后村。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来到德胜村做起了“一脸灰、两脚泥”的村书记。
“给我10年,还党组织一个崭新的德胜村”
杨恒俊不差钱。决定来德胜村当书记之前,他拥有三家生意兴隆的超市,做得是数百家连锁店的大买卖。当时的德胜村,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只有2.3 万元,累计债务高达48 万,村部三间小屋15 块玻璃破了13 块,遮不住风挡不了雨,村里连一条沙石路都没有,老百姓空守着人均亩把的承包地,过着叮当乱响的穷日子。
看着村里的情景,杨恒俊吃不下、睡不着。
反复思索之后,他立下了军令状:“1年改面貌,3年大变样,给我10年,还党组织一个崭新的德胜村”。
“挖掉村里的穷根,就要有一支很强的团队”。杨恒俊“做给村干看,带领群众干”。他引入公司化管理模式,坚持每日晨会、周例会,13年雷打不动。他定岗定责、条块包干,修订完善18 项制度,上任后半个月开了25 次会。他自掏腰包,组织干群到外地参观、实地调研,打造出一个有能力的村“两委”班子,构建一支由工人、教师、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的村“两委”队伍。
杨恒俊做足“农”字文章,与高等院校、农科所合作,建起200 亩有机大棚蔬菜、300 亩果园、400 亩生态养殖园、1000 亩有机粮基地、10 万羽鸡鸭养殖场。
“要致富先修路。”在杨恒俊组织下,修起了全村黑色路面,桥梁12 座,大中型货车来往无阻。
“无商不富。”杨恒俊探索“大农业”“大产业”“大品牌”“小旅游”的发展理念,注册成立江苏德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德胜村农产品展示区、交易中心、科创孵化基地、院士工作站、食品检测站,打造了“德胜村咸鸭蛋”“德胜村水蜜桃”“德胜村酒”等品牌。
“以工养农、致富脱贫。”杨恒俊一手抓“筑巢引凤”,先后招来十几家企业来村投资办厂;一手抓“三扶两创”,回乡创业青年达20 多人。
杨恒俊借助“互联网+新农业”之力,扩大“德胜村”品牌效应。如今的德胜村,正逐步实现“德胜村”牌产品买全国、卖全国的目标。
2019年,德胜村集体收入达380 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 万元,全村超过五分之四的村民,特别是年轻人回乡自主创业,成功实现了强村富民的目标。
当地老百姓赞叹,“选对一干部,致富千百户。杨恒俊是个好支书,德胜村还得靠他来领路”。
“德胜人,更要做立德树人大文章”
杨恒俊是德胜村党委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他一直把关工委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作为主责、主业常抓不懈。
在村“两委”会议上杨恒俊多次说:“要把做好关工委工作放在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政治生活中去把握,放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职责使命中去谋划,放在当好现代化建设强富美高新德胜的发展大计中去推进。”
他兼任关工委主任的10 多年来,始终坚持“带”关工委班子建设、“带”关工委制度建设。他亲自上门,动员有威望、有能力、乐奉献、身体好的老书记担任村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配备村团支部书记兼任关工委秘书长,把村干吸纳为关工委成员,选聘两位“五老”进班子。他抓制度建设,实行主任负责制、常务副主任驻会办公制、“五老”出勤考核制,业绩谁做随记制、以奖代补等激励机制,实现了村关工委班子强、队伍壮、经费足的目标。
每次周会,杨恒俊都把关工委工作与村里经济建设工作一同布置。关工委重大活动他随报即批,重点活动挤出时间他也要参加,为关工委长面子、站场子;通过开会动员、登门请贤、班子成员推荐和活动影响,发展28 名“五老”加入关工委志愿服务队伍。
“五老”在他的带领下,都主动当好“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员、社会风尚监督员、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科技致富指导员、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服务员”。在人居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工作中,“五老”发挥威望优势,带头示范,献计献策,形成正面导向;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五老”开展爱心志愿服务,看望慰问80 岁以上老人,在校外辅导站担任专职辅导员,与党员、教师、青年志愿者形成爱心循环链,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德胜村关工委已发展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拉得出、打得响”的中坚力量。
“德胜德胜,有德方能胜”,这是杨恒俊一直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他在村关工委全体人员工作会议上强调:“关工工作首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作为德胜人,更要做好崇德敬德的大文章,要用德文化去熏陶感染,影响和教育好一代又一代的德胜人”。
2009年8月,杨恒俊刚上任,研究制定村容村貌建设十年规划纲要时,就提出,就算资金再紧、家底再穷,我们也要建成一个展示宣传诚信、忠孝、勤劳、节俭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百米长廊。
经过几年的酝酿筹划和资金的筹备积累,2017年,他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契机,先后通过上争、自筹和个人捐资近1000 万元,在村里建成东西走向197 米的政德文化长廊、法治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恒俊每年都要分批组织青少年学生来广场参观,并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他在全村广泛开展优良传统文化和家庭文明教育,让社会主义价值观根植在每一个家庭。
他发动“五老”组织青少年开展暑期夏令营、环保知识宣讲、孝老敬老等志愿服务和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庆国庆 学党史”“阅读 爱国”“大手拉小手 书香伴我行”等主题活动深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正是杨恒俊10 多年的坚持,德胜村已成为青少年铸魂修心的“大课堂”、敬老爱小的“好家园”。
“成长路上不能落下一个孩子”
2017年,杨恒俊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5年来,他提交有质量的议案51 件,其中关于学前教育、学生减负、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教师培养的提案达就有8 件。在泰州、靖江两级人代会上,杨恒俊提议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他不仅自己带头捐了数万元,还动员儿子、儿媳一起捐。在他的带动下,德胜村筹集20 多万支持教育基金会的设立。2021年8月,泰州市首家乡镇教育基金会在新桥镇成立。
每年,杨恒俊都会对村里困境儿童的情况进行排查,组织“五老”志愿者开展“凝聚五老 爱心接力”结对帮扶活动。通过“一对一”关爱帮扶了近20 名困难青少年。
2021年10月份,新桥城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小桐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被确诊为脊髓栓系综合征,下肢瘫痪。小桐的父母离异,爷爷去世,奶奶残疾。她生病后,父亲只能放下工作,断了收入来源来照顾她,这无疑是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难上加难。几个月的治疗,家里微薄的积蓄已花光,亲戚好友都借遍了,也用光了水滴筹上筹集的救助资金。得知这一消息,杨恒俊主动联系相关部门,由关工委牵头,联合学校关工委和政府群团组织,积极对接融媒体,发动全社会开展捐款献爱心活动。在他的奔走努力下,半个月就筹得善款26 万余元,给小桐一家带来了希望。
“留守儿童失管失教的问题,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要真正破解这一症结,必须走好富民强村路,引得村民‘雁归来’。”杨恒俊决心让外出打工的父母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就近解决就业,就不会再有失去父母关爱的留守孩子。
杨恒俊盘活空余民房,先后引进了了江苏德昇服饰有限公司、江苏永耐泵阀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吸引了返乡就业的农民200 余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村民都选择在家创业就业。
原先在外地打工的德胜村12 组村民杨美云,以前在外从事服装加工,自从村里办起了服装厂之后,她马上决定回来工作了。“从家里到村里的服装厂只需要两分钟,比以往方便多了,小孩也能照顾到啦”杨美云说。弯刀圩的村民张继业以前经常辗转各大城市,前几年回村发展。张继业说:“德胜村虽是个村庄,但一点都不比大城市差,村里现在环境优美、宜居舒适,我经常邀请生意伙伴来村里参观,客人都夸这里风景独好,我们很是自豪。”
杨恒俊用了13年,实现了“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诺言。围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目标,杨恒俊在村里建设重点实施了“思想铸魂、服务贴心、文化惠民、移风易俗”四项重点工程,以生动宣讲强信心,志愿服务暖人心,典型引路聚民心,移风易俗筑同心。德胜村,真正成了“以德取胜”的新农村。
孩子们扬着灿烂的笑脸,把鲜艳的红领巾戴在杨恒俊脖子上。杨恒俊也开心地笑着。
德胜村,一定会有更加幸福的下一个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