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南地区大棚彩椒肥水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

2022-05-10赖家盛王明霞陈小梅赖廷锋

长江蔬菜 2022年9期
关键词:彩椒水溶肥水

赖家盛 王明霞 陈小梅 赖廷锋

导读:彩椒是桂南地区种植的热门蔬菜之一,大棚种植是可满足彩椒周年种植需求的新型栽培模式。以桂南地区大棚彩椒肥水一体化高产栽培为核心,从准备、种植、管理方面介绍了技术要点,以期为桂南地区彩椒栽培效益的提升提供参考。

彩椒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较佳的蔬菜,其大量分布于我国大陆南北各地,栽培面积呈不断上升之势。我国桂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超过14℃,夏季气温可达36℃,可满足彩椒生长生育的要求,彩椒新增种植面积较大。因此,探究桂南地区大棚彩椒肥水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大棚彩椒种植前期准备

1.1 大棚建设

依据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地平整、肥沃(砂质土壤)、地势适宜、靠近电源、临近道路的原则,选择适宜的大棚建设地址。建棚标准:棚高3 m以上,肩高1.8 m以上,骨架为镀锌钢管,覆盖塑料薄膜的拱圆型单棚或连栋大棚。棚梁:DN32×2 mm;棚柱:DN40×2 mm;顶拉管、拱管、金字架撑:DN15.0×1.5 mm;棚膜:10C;防虫网:40目;卡槽:0.6 mm。鉴于桂南地区夏秋季暴雨易导致彩椒沤根的问题,可以在大棚外壁上下设置2道卡槽,促使水流沿卡槽排出,在大棚外壁、棚顶开设通风口,满足后期通风、排湿与调温需求。可选择透光度较高的无滴膜作棚膜。若后期空气温度较高,可增设遮光率为80%的遮阳网[1](DN表示管道的公称直径,是外径、内径的平均值;10C=100 mm)。

1.2 大棚清洁

6月15日至7月1日,清除上茬植株、杂草、滴灌带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撒施生石灰750~1 500 kg/hm2。病菌清除后,全面翻耕土壤,翻耕深度为35~40 cm。

1.3 培肥土壤

夏季高温强光时期,应保证足量水分并撒施微生物菌肥,同时滴入15~30 kg/hm2噻唑膦颗粒剂(杀线虫),密闭大棚,持续30天。8月,撒施蘑菇渣以及上茬绿肥共18 000~22 500 kg/hm2,以提高土壤透气性,并开沟深施长效缓释复合肥600~750 kg/hm2。

2 种植要点

2.1 整地

用细土作畦,畦面宽65 cm,畦底宽85 cm,并将畦面整平。整平后,喷施金都尔(精-异丙甲草胺)封闭除草剂,根据说明书要求对水均匀喷施。喷施除草剂后2~3天,用滴灌带滴水润湿土壤,使滴灌后3~5天畦面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

2.2 定植

①品种选择 我国主流彩椒品种主要有如红苏珊、黄欧宝、紫贵人、白公主等。桂南地区大棚种植彩椒时,可以选择适宜当地情况的彩椒品种,如广西新佳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佳恒,该品种具有植株生长整齐健壮、叶片厚绿、抗性强的优点。除此之外,种植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荷椒13(红彩椒)或者黄帝彩椒(黄彩椒),前者是一代杂交中早熟大果型品种,高抗病害且坐果率高;后者则是一代杂交中早熟中果型品种,耐贮运且高抗病害。

红苏珊

黄欧宝

②播种 大棚彩椒四季均可播种,但以7月中下旬至12月下旬为宜。播种前,将种子在20~30℃水内浸泡8~12 h,杀灭种子表层病菌。捞出后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30 m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并用湿润纱布包裹,放置在28~30℃环境下催芽,每天清洗种子1次。当20%种子露白时,按株距5 cm、行距5 cm点播37 500粒/hm2。点播后覆盖营养土(按2份腐熟优质有机肥、1份硫酸钾、1份磷酸二铵、6份土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 kg配制),并加遮阳网,一般28天左右可以移栽。

③定植 一般桂南地区大棚彩椒在9月15~20日定植,至次年5月底拉秧。定植时,利用专门的打孔工具,按深度8 cm、与滴灌带相距5~8 cm的标准,打设定植孔。打孔后24~48 h,避开11:00~15:00的高温时间,在15:00~24:00双行种植,株距保持40 cm。每定植孔放1株彩椒苗,彩椒苗定植深度为6 cm,覆土以完全遮盖彩椒苗根部基质为宜,避免覆土超出子叶。一般彩椒定植密度为30 000株/hm2。

3 田间管理

3.1 环境控制

①温度 缓苗期,彩椒生长最适温度为白天26~28℃,夜间18~20℃,土壤温度在17~26℃。若定植时温度较高,可以暂时打开棚膜降温。

开花坐果期,彩椒生长最适温度为白天26~28℃,夜间16~18℃,应适时揭开、关闭棚膜,避免棚内温度超过35℃或低于10℃引发落花、落果情况。

膨果期,彩椒生长最适温度为白天28~32℃,夜间18~20℃,应定期闭棚,保证棚内温度[2]。

彩椒进入转色期后,种植户应在保证夜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白天温度调低2℃。

②湿度与养分 彩椒植株具有不耐旱、不耐涝的特点,土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定植后,建议按照肥水一体化栽培标准,立即浇施含少量腐植酸类水溶肥、氨基酸类水溶肥的定根水,缩短缓苗期。

定植后5天,每1 hm2淋施海藻素氨基酸类有机水溶肥15 kg、平衡大量元素水溶肥30 kg,达到全苗、齐苗的目的。首次施加肥水后5天,以滴灌带滴肥水的方式每1 hm2施海藻素氨基酸类有机水溶肥15 kg、腐植酸类有机水溶肥45 kg、高磷大量元素水溶肥45 kg,为植株根部生长提供充足营养。间隔5天后,再次以滴灌带滴施上述肥水,连续滴灌2次,间隔5~7天。

开花前5~7天,按少量多次的原则,每1 hm2滴施海藻素类有机水溶肥45 kg、磷酸二氢钾水溶肥75 kg,每隔5~7天1次,连续滴灌2次。

彩椒果实生长到核桃大小时,每1 hm2滴施氨基酸类有机水溶肥75 kg、钙镁中量元素水溶肥37.5 kg、海藻素水溶肥37.5 kg、高氮大量元素水溶肥75 kg,每间隔5~7天1次,连续滴灌4次。同时需控制土壤湿度在75%~85%。

果实完全膨大后(颜色由青绿色转变为深绿色),每1 hm2滴施钙镁中量元素水溶肥22.5 kg、高钾大量元素水溶肥90 kg,每隔5~7天1次,连续3次。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达到促进彩椒果实转色的目的。

③光照 虽然彩椒对光照长短、强度均无严格要求,但光照过强对彩椒苗存活不利。因此,4月、9月15~20日大棚光照强度较大时,可于11:00~18:00拉开遮阳网,18:00后卷起,如此连续操作10天左右。

3.2 整枝疏果

彩椒开花坐果期,选择晴朗天气,按照“打顶不去叶,两叶养一果”的方针,保留3条强壮茎秆,将其余侧枝(门椒位置下)全部疏去。同时每条茎秆用1根绳子吊线,避免结果枝倒伏、折断[3]。

在打芽的基础上,摘除第3个或第4个开杈下方的花朵,保证结果质量。结果后,每株保留6~8个彩椒,摘除有虫口、病斑、机械损伤或畸形的果实。

3.3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彩椒主要虫害为蚜虫、白粉虱、蓟马等。蚜虫,可在田间设置黄色诱虫板(规格:长1 m、宽0.2 m),并涂抹机油,悬挂高度以高出彩椒植株60 cm为宜,每1 hm2设置450块,还可有效诱杀其他趋光性害虫;白粉虱、蓟马,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均匀喷施防治。

主要病害为猝倒病、疫病、细菌性叶斑病等。猝倒病,可于定植后5~7天,喷施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碧护)15 000倍液,15天后再喷1次;疫病,可喷施68%精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细菌性叶斑病,可均匀喷施25%嘧菌酯乳油500倍液防治。

4 适时采收

果实成熟(果皮颜色由深绿色转变为红色或黄色、白色、紫色)时,于9:00前采摘无虫口、无刀伤的优质果。一般采收3批,单株单批产量一般在0.8~1.2 kg,总产量为67 500~90 000 kg/hm2。

5 小结

综上所述,根据彩椒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相互重叠特征,应选择适宜的播种、移栽时间。移栽后,应合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光照,并定期整枝、疏果,结合病虫害防治,确保彩椒产量与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猜你喜欢

彩椒水溶肥水
河北“崇礼彩椒”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生根提苗就用碧邦有机多肽氮水溶肥
深冬管理彩椒需重视养根叶
有机水溶肥料在韭菜上的示范分析
彩椒
厨余废弃物绽放新生命
吊兰节水节肥栽培技术
关于加强黄河下游淤背区土地肥水管理的探讨
铝灰与NaOH固相热分解—水溶法制备NaAlO2
水溶性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