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蔬菜种业现状看江苏及长三角地区蔬菜种业创新发展

2022-05-10侯喜林李英刘同坤张昌伟周鸿章

长江蔬菜 2022年6期
关键词:种质种业新品种

侯喜林 李英 刘同坤 张昌伟 周鸿章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蔬菜的种植面积、总产量与平均消费量均为全球第一。蔬菜种业是农业高科技战略性产业,全面提升全国、长三角地区乃至江苏蔬菜种业科技的竞争力,不仅可以引领蔬菜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型,而且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加快蔬菜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蔬菜种业的现状

1.1 中国蔬菜种业的市场价值

中国蔬菜种业市场价值,按播种面积3.47亿亩(2 313.33万hm2)计算,以20个主要蔬菜作物播种面积(合计播种面积占比为67%)与用种量及市场价格测算,蔬菜年用种量为5万t,市场价值超过300亿元;如果从蔬菜产值的角度来测算,蔬菜总产值在2万亿元以上,按照种子占产值的2%~3%计算,蔬菜种业市值为400亿元以上;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种子成本占产值的6%~7%计算,市值为1 2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因蔬菜种子大多需要2~3级批发,价格上涨1倍以上,蔬菜育种企业的销售额为150亿~200亿元,种子(生产)企业的毛利润为100亿元以上。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表明,国外蔬菜品种的市场份额在13%~20%。

1.2 中国蔬菜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机制不畅 “育繁推”脱节。蔬菜种业的公益性研究体系与商业化育种体系还没有完成顶层设计,不能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更不可能有“双促双赢”的效果。

②蔬菜种业龙头企业少而弱 蔬菜种业龙头企业少、研发实力弱,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引领产业升级的能力不强。

③知识产权保护不够 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差,“仿育”“盗育”“山寨版”以及套购种子充斥市场;产权保护取证难,查处难,处罚轻。

④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蔬菜种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人员队伍素质相对较低,售后服务不到位。

⑤纠纷问题多 蔬菜种业质量纠纷事件影响产业良性发展,蔬菜种子质量、生态适应性以及包装标签等导致的质量纠纷处理方式与方法有待得到产业认可。

⑥风险较高 蔬菜种业与种植业的行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外来资本与金融尚未进入“快车道”。

2 江苏及长三角地区蔬菜种业创新发展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

2.1 发展目标及思路

江苏及长三角地区力争通过5~10 a努力,多元投入,多渠道投入资金20亿~30亿元,大力发展蔬菜种业,实现年销售额60亿元左右,新品种实现年产值240亿元左右。形成高效运行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各环节要素的最佳配置;加强蔬菜种业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设高水平的生物育种平台,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与国际接轨的蔬菜种业创新团队,以及优良新品种转化队伍,保证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选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系列优良新品种并进行产业化开发,扩大推广应用,显著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 主要任务

①加强蔬菜种业基础设施建设 a.重要蔬菜作物种质创新与优良品种选育核心基地构建。建设重要蔬菜作物育种基地、种质资源鉴定圃与留种圃。

b.新品种比较与示范基地建设。主要是进行蔬菜作物育种基地的土壤改良以及部分不同类型保护地设施完善。

c.育种工作室与实验室维修改造及相关仪器设备购置。在主要蔬菜作物育种基地改建育种工作室、育种仓库;建成蔬菜种质资源与种子低温保存库,完善种质资源基因数据库;进一步完善生物技术育种试验平台建设,购置相关设备,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发,提高育种过程中性状选择效率。建设智能人工气候室,添置抗性鉴定等所需的仪器设备。

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黄玫瑰白菜种子包衣丸粒化系列包装袋

d.优良品种种子质量控制与产业化开发相关设备购置。通过完善生物技术育种试验平台建设,开展种子遗传纯度的分子标记检测,提高优良品种种子遗传品质;拟购进高效种子加工、检测设备,如种子包衣机械、水分检测仪、光电精选机、自动包装机等,进行优质种子加工、包装;在适宜生态区建设国内一流的优良品种种子生产基地,用于优良品种种子、种苗繁育与产业化开发,为高效蔬菜产业提供优质蔬菜种子、种苗。

②完善研发种质鉴定与种质创新技术 进一步搜集、评价、鉴定国内外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围绕育种目标,加强重要经济性状的鉴定分析与育种利用潜力评价,建立国内一流的种质资源基因数据库,为持续的品种创新提供重要基础;在对不同种质资源进行种植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为亲本选择、选配提供技术指导;在现有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植物学特性、经济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重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心种质研究。建立高效的种质资源抗病(病毒病、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等)、抗虫(烟粉虱、蚜虫等)、抗逆性(耐低温弱光、耐热、耐盐等)和重要品质性状(商品品质、营养品质、风味品质、加工品质等)鉴定、评价技术体系,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蔬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充分发掘优良基因和特异基因资源,探明其遗传特性,从而为育种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针对蔬菜育种和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和需求,利用细胞工程、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克隆技术,挖掘出重要的优异基因,有重点地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创制优异性状突出或优异性状聚合的、可利用程度不同的中间种质或优异种质。综合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小孢子培养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多基因聚合技术研究,提高选择效率,创制聚合多个优良性状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种质,为蔬菜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材料。

③加强蔬菜新品种选育及其技术研究 针对露地种植、设施种植、加工等不同类型要求,根据蔬菜市场发展的需要,采用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具有优质、多抗、丰产、耐贮等特性的新品种,并尽可能实现多种优良性状的累积。在扎实的种质鉴定与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利用掌握的种质与育种材料,选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重要蔬菜作物系列优良新品种。蔬菜育种向分子水平的深入是蔬菜遗传育种发展的趋势。加强研发并应用重要蔬菜作物主要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倍性操作与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技术于育种实践中。为此,应重视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技术、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无性繁殖蔬菜组培脱毒苗快繁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克隆、品质性状研究等现代生物技术在蔬菜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开展蔬菜优质、丰产、多抗专用、系列新品种的引进、利用和创新工作,设施蔬菜品种创新主要针对茄果类蔬菜(辣椒、番茄、茄子)、瓜类蔬菜(西瓜、黄瓜)、不结球白菜、萝卜、芹菜等作物,兼顾豆类蔬菜(菜用大豆、豇豆、菜豆)和食用菌,出口加工蔬菜品种主要针对葱蒜类蔬菜(洋葱、大蒜、香葱)、甘蓝类蔬菜(甘蓝、青花菜)、胡萝卜、芦笋、牛蒡、莲藕、荸荠、慈姑、水芹、芡实等进行,力争早日在生物技术育种和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上有新突破,育种效率和良种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黄玫瑰白菜种子包衣丸粒化系列包装袋

④加强主导优势品种良繁、种子加工和营销技术的研发 建立相应的原原种和原种繁殖基地及稳定的良种生产基地,以形成完善的蔬菜良种繁育体系。增加良繁基地投入,加强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如修路、建排灌设施等。主要蔬菜作物均建立相应的良种繁育操作技术规程,并对制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对制种相关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和宣传,切实保证品种育成者的权益。加快建立和推广主要蔬菜作物的种子加工标准。现阶段主要是针对不同作物种子的特点,研究完善现有种子检测和加工工艺,包括种子质量检测、种子干燥、预加工、清选、分级、包衣、贮存等工序。加强优良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力度,对于已建立脱毒快繁体系的作物如大蒜、莲藕等,进一步加强脱毒苗产业化的开发利用,研究集成高效的组培脱毒、快繁和生产利用相关技术,加快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对一些尚未建立成熟脱毒快繁技术的作物如山药、芋等,宜尽快着手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研发优良品种配套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面积,以满足不同栽培形式生产的需要,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京农业大学在不结球白菜小粒种子包衣、丸粒化、包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获2件国家发明专利,并创建了“喜林教授”品牌。

⑤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与国际接轨的蔬菜生物育种创新团队 根据现代蔬菜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需要,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整合长三角地区蔬菜育种单位在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评价、性状遗传、品种选育、高效栽培、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学术骨干、推广力量,力争在主要领域形成具有显著特色和竞争力、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蔬菜作物种质评价与优良品种选育创新团队,服务乡村振兴建设。

3 江苏及长三角地区蔬菜种业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3.1 保障措施

①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成立长三角地区蔬菜种业产业创新联盟,并将蔬菜种业创新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进程中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分步骤组织落实,安排好人员、经费及其物质、技术等配套条件,将蔬菜种业发展纳入项目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②实行依法管理 依据国家对农作物种子的有关法规,制订蔬菜作物种子(苗)标准,实行质量检测和合格证制度。规范流通市场,实行种子(苗)检疫、销售许可证制度,坚决查禁无证种子(苗),建立一个有序的蔬菜良种产、供、销管理经营机制。

③加快良繁新技术研发 强化良繁设施建设,积极研发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以及组培脱毒快繁技术,提高良繁水平与能力,加快推进良种繁育工程的建设。

3.2 政策建议

①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种业设施装备 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增强优势蔬菜作物育种基础产出能力。通过购置高效的种子加工、检测仪器等设备,开展种子遗传纯度的分子标记检测,为蔬菜种业高效、良性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②加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强化蔬菜生物育种创新团队与推广团队的建设,鼓励和促进学术创新,努力提高学科学术队伍的整体水平;强化学术骨干的培养和使用,在工作条件、政策、经费等方面向蔬菜生物育种学科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适当倾斜;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合作培养和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快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进一步加大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力度,重视学术后备力量的培养;努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或国际水平。

③加强科学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提高新品种的科技含量 围绕蔬菜种业发展需要,组织长三角地区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依托重大工程和国家科技计划,在新品种培育、种子质量安全、种质创新等重点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力争在一些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尽快培育优势品种,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蔬菜生物育种技术体系,促进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蔬菜种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种质种业新品种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樱桃番茄新品种——“改良冬韵”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登海种业
山西召开全省种业工作推进会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 提升稳粮保供能力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山东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