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2022-05-10张礼黎胡宝清

绿色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北部湾西南康养

张礼黎,胡宝清

(1.南宁师范大学 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2.南宁师范大学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1)

1 引言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加强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诸多业态的健康产业如:养老养生、医疗服务、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开始蓬勃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1]。对于健康旅游资源的研究,国外已有了大量的成果,在近30年对健康旅游资源的探索中多集中于含义的界定、游客的消费动机、游客旅游需求特征、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挖掘其主要类型旅游市场的市场发展潜力[2,3]。国内对健康旅游研究起步较晚,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对健康旅游资源内涵[4,5]、市场开发[6]、健康旅游资源资源开发模式探究和现状评价[7]、健康旅游资源资源产业发展和策略分析[8,9]等方面。在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尺度多从全国、省域、城市群、市域尺度视角出发[10~12],缺乏对喀斯特山区和海岸带地区组合成的山江海过渡带的健康旅游资源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分析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海岸带健康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性和结构布局,不仅为构建合理和高效的健康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模式提供理论指导,而且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进行有效的管控治理。

2 研究区概况

桂西南-北部湾位于广西的西南部,104°28′~109°56′E,20°26′~25°07′N,由桂西南喀斯特区,即百色市、崇左市; 北部湾经济区,即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组成,总面积96386 km2。桂西南喀斯特区域温泉资源、河湖资源、草地资源、山地资源、森林资源丰富且颇具地理特色;其中右江和左江贯穿的地区温泉资源、河湖等水体养生资源丰富;北部湾区域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其丰富资源的海岸线、淡水、海洋是发展滨海旅游的重要基底,且研究区包含较多县域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城乡统筹概念深厚。

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3.1.1 最近邻指数

健康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中的相互邻近程度能用最近邻距离衡量,健康旅游资源的空间集散特征能反映于最近邻点指数,即实际最近邻距离与理论最近邻距离的比值,公式如下:

(1)

(2)

3.1.2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法是利用一个移动的单元格对点、线格局密度进行量化估计[16]。其样本点的核密度分析式为:

(3)

3.1.3Ripley′K函数

Ripley′s K函数可以分析空间点要素所表现出来的分布模式。本文运用Ripley's K函数分析桂西南-北部湾各类健康旅游资源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空间集聚模式。计算公式可表示为[17]:

(4)

(5)

式(4)、(5)中:健康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表示为K(d),为保持方差稳定,构建了L(d)函数;各类健康旅游资源数量(个)表示为n;wij(d)为在距离d范围内某一类型健康旅游资源点i与资源点j之间的距离(km);L(d)与d的关系可以检验在距离d范围内,桂西南-北部湾各类健康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当L(d)>0表示该类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呈集聚分布,当L(d)=0表示该类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呈随机分布,当L(d)>0表示该类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呈分散分布。

3.2 数据来源

文章中所使用的POI数据主要从百度拾取坐标系统获取,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根据所属类型筛选和剔除重复的POI 数据,每条数据包括健康旅游资源的名字、位置和经纬度等信息。按照相关学者对健康旅游资源的分类[10],根据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实际情况,最后按照自然类健康旅游资源和人文类健康旅游资源两大主类和六个亚类进行重新归类(表1)。其中人文类健康旅游资源的康养小镇数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厅网和民政厅网批准的生态小镇、特色小镇和养生养老小镇,康养机构数据来源于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网、中国农业信息网公示的四星级(含)以上的酒店、二星级(含)以上的养老院以及生态园等。由表1可知,自然类健康旅游资源和人文类健康旅游资源分别占比47%和53%。分类下的自然类健康旅游资源POI数量为:水文类健康旅游资源>山地类健康旅游资源>植物类健康旅游资源;人文类健康旅游资源POI数量分别为:文化类健康旅游资源>康养机构健康旅游资源>康养小镇健康旅游资源。

4 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4.1 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特征

运用最邻近指数以桂西南-北部湾96386 km2作为研究对象,反映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特征(表2)。研究发现,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R为0.39,小于1,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整体上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不同类型的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集聚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性,人文类健康旅游资源R为0.34,集聚程度明显高于自然类健康旅游资源0.50,属于典型的聚集模式。

从健康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来看:文化类健康旅游资源>康养机构健康旅游资源>康养小镇健康旅游资源>植物类健康旅游资源>水文类健康旅游资源>山地类健康旅游资源。文化类健康旅游资源R为0.34,集聚程度最高,这是因为桂西南-北部湾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十三五”时期将多个战争时期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县域列入红色旅游区,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山水田园、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为目的进行融合开发。康养机构和康养小镇R分别为0.42和0.52,集聚性也相对较高,表明了随着国民健康旅游意识的逐渐加强,政府先后发布各项生态、康养和特色小镇的申报、立项和公示,利用小镇所依托的优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来吸引本地和外来游客,以带动当地乡村的发展。近年来康养机构的迅速崛起,是因为政府为了规范和促进健康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发布各种健康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投入资金,制作“招商地图”,以实现健康和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植物类、水文类和山地类健康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的差异性较小,集聚程度较均衡,原因是桂西南-北部湾由右江和左江分别贯穿喀斯特山区和北部湾海岸带,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山地类健康旅游资源和植物类健康旅游资源发展需依托山林资源,水文类健康旅游资源依托水体资源发展,多集聚分布在湖泊、河流、温泉、湿地周边。

表1 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分类及个数

对健康旅游资源数据运用Ripley′K(d)函数进行不同距离的聚类程度分析,并生成L函数图,L(d)函数始终大于0,且在99%置信区间,观测值K大于高置信度区间,说明该距离的空间聚类具有统计显著性。随着研究尺度和距离的增加,L(d)函数曲线总体呈增长趋势,观测值K在距离160 km内始终大于预期值K,空间集聚情况显著,反映健康旅游资源聚类程度高,进一步验证了最邻近指数判断的空间分布特征。

表2 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最邻近指数及空间结构类型

4.2 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ArcGIS10.2中的核密度分析方法探究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东部、中部、南部密,西北疏,呈现为“沿江、环城、傍海”集聚模式,总体表现为由南宁、玉林和北海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局面的特征,北部湾四市南宁、玉林、北海、钦州主城区形成高密度核心区,桂西南的百色和崇左形成次高密度核心区,在防城港市形成次级增长地带。自然类健康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大分散、多团集聚的分布模式,各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聚集分布,主要依靠桂西南丰富自然资源和北部湾城市的滨海资源。在南宁市的中心城区、玉林市玉州区和北流的交界处、北海市银海区和海城区形成最高密度区,在钦州市灵山的东北部和靠海的钦北区、防城港的港口区形成高密度区。人文类健康旅游资源总体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逐渐递减的特征,在空间上呈中心集聚、四周分散的分布模式,在南宁市中心城区形成主核心区,而玉林、钦州、北海呈现点带状分布的次核心区,少量分散于交通通达性稍差的桂西南两市,在空间上形成零星随机的分布模式。

不同类型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显著。自然类健康旅游资源分类下的山地类健康旅游资源呈现出各城市密集的多团状的显著聚集分布,其多团状集聚分布表现为百色的靖西、德保县和乐业县,玉林的容县和北流,南宁中心各行政区的交界处、武鸣区和马山县,防城港市的防城区、港口区、东兴市。水文类健康旅游资源主要集聚在南宁主城区由左江和右江交汇而成的邕江周边,北海和防城港的滨海区域以及崇左市与越南交界处大新县的归春河上游,空间上形成沿江、沿海的分布规律和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特征。在空间上植物类健康旅游资源表现得较为分散,明显集聚分布于南宁、玉林、钦州和北海的主城区,其他各市分布较零散。

人文类健康旅游资源分类下文化类健康旅游资源,在南宁的中心城区和北海的银海区形成最高密度核心区,百色的右江区、崇左的龙州县和钦州的钦南区形成中高密度核心区,中密度核心区主要为玉林的点带状聚集。康养机构在空间上呈随机分散,除了首府南宁有核密度最高的点团,其他地区的核密度较小。康养小镇在空间上形成多组团的集聚分布模式,各市均有明显的组团分布,在玉林的容县、北流呈现显著的多聚团“人”字形分布,形成主核心区,其中南宁市沿着邕江横向聚团形成次级核心区,其他城市均有明显的高核密度点团。

5 结论

(1)运用最邻近指数分析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整体上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不同类型的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集聚程度亦有明显的差异性,人文类健康旅游资源集聚程度明显高于自然类健康旅游资源,属于典型的聚集模式。从集聚程度来看:文化类健康旅游资源>康养机构健康旅游资源>康养小镇健康旅游资源>植物类健康旅游资源>水文类健康旅游资源>山地类健康旅游资源。对健康旅游资源数据运用Ripley’K(d)函数进行不同距离的聚类程度分析,进一步反映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聚类程度高,验证了最邻近指数判断的空间分布特征。

(2)在分析桂西南-北部湾各类健康旅游资源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集聚趋势,运用核密度分析结果得到桂西南-北部湾健康旅游资源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东部、中部、南部密,西北疏,整体上呈现“沿江、环城、傍海”集聚模式,总体呈现由南宁、玉林和北海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局面的特征。自然类健康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大分散、多团集聚的分布模式, 山地类健康旅游资源呈现出各城市密集的多团状的显著聚集分布,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水文类健康旅游资源,植物类健康旅游资源在空间上较为分散;人文类健康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中心集聚、四周分散的分布模式,文化类健康旅游资源和康养机构在南宁的中心城区形成最高密度核心区,在空间上呈随机分散,康养小镇在空间上形成多组团的集聚分布模式,在玉林的容县、北流呈现显著的多聚团“人”字形分布,形成主核心区。

猜你喜欢

北部湾西南康养
古城西南两座桥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潮”就这么说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Country Driving
鹭舞北部湾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近观北部湾“南北钦防”的圆桌式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