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前奏曲“雨滴”看肖邦的诗人气质

2022-05-10丁超男

大众文艺 2022年8期

丁超男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1400)

人们提起肖邦,总会伴随“钢琴诗人”的美誉,作为19世纪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这位来自波兰的作曲家一生以钢琴音乐创作为主。他所创作的钢琴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满、情感真实,无论是安谧恬静的夜曲、优美华丽的圆舞曲、思想深刻的叙事曲,还是具有思乡之情的玛祖卡、庄重华丽的波罗乃兹,乃至短小而精炼的前奏曲等,每一个作品都能展露出其极富诗性的内心世界。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肖邦作品诠释者的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也曾赞美到:“肖邦是弹钢琴的游吟诗人,是钢琴的精神、钢琴的灵魂。”

不同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前奏曲是赋格的一部分,肖邦前奏曲则是24首独立的作品,但调性受巴赫《十二平均律》的影响,以24个大小调入手,每个作品都是独立的音乐形象,整体按照五度循环的排列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可以说前奏曲的每一首都是肖邦用饱含诗意的音乐语言在倾诉着自己的爱情与理想。其中第15首《降D大调前奏曲》被后人以“雨滴”命名,本文以此首作品看肖邦的诗人气质。

一、肖邦的音乐风格——诗人气质初彰显

至爱所在,心之所在

——肖邦墓志铭

每一首作品都是作曲家的一面镜子,能从其中映射出他的一段经历、一份过往,提起“雨滴”首先要了解肖邦如诗般音乐风格的成因。音乐作品是作曲家最直接的情感表达,而音乐风格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人生经历等分割不开,点滴汇聚才造就了他诗人般的气质。

1810年肖邦诞生在波兰的一个小镇,在他几个月大时全家迁往华沙定居。自小他便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被视为音乐神童。4岁习琴、7岁作曲、8岁登台,19岁时便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双重身份在欧洲进行巡演,可以说青年时期的肖邦意气风发,散发着高雅的贵族气质。肖邦早期的音乐风格华丽、热情,富有幻想,颇有一丝“少年不识愁滋味”。在肖邦19岁时,遇到了他一生的艺术课题——爱情。肖邦虽一生未婚,但对于爱情的追寻从未停下过脚步,爱情极大地碰触了他内心的柔软,此时他的作品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以及对美好爱情的甜蜜向往。

然而一切美好总是幸福而短暂的,1831年在肖邦20岁时,波兰政坛风云变幻,社会动荡不堪,使得肖邦不得已离开华沙移居法国巴黎,离开了此后一生都为之牵挂的故乡。而此时的巴黎是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伴随蜂拥而出的文化思潮、各类兴衰不定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在这其中肖邦深受浪漫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试图更多地表达个人色彩和对自然的爱,此时也是肖邦音乐风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

客观上,成年的肖邦历经社会动荡,在作品整体风格上增添了极大的民族性、爱国情,这也在他内心深处无形增加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以至于在其作品中总会出现大量的波兰元素,那颇具民族主义,来源于波兰的民族精神,似在诉说着思乡情、亡国恨。同时在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两者交织,使得肖邦的音乐兼具浪漫性与民族性,过往经历似是一根画笔,为肖邦的人生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观层面来说,艺术风格就是创作者个性的自然流露和具体表现。黑格尔曾说“风格就是人本身。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肖邦的音乐充斥着个人情感主观的表达,充满悲情严肃氛围的《谐谑曲》;激昂悲愤的《革命练习曲》;梦幻诗意的《夜曲》,情感丰富、内容多元、风格鲜明。虽然肖邦1831年后定居巴黎,但他的身心一直停留在波兰,从未停止过对祖国的思念,这在他去世后,至少要将心脏安葬于波兰便可看出一二。可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也造就了肖邦细腻、丰满、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因此种种使他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纵观来看肖邦是天才的、浪漫的、民族的、爱国的、悲情的、更是诗意的。他将自己所有的感受和情怀投射在作品中,用独具风格的作品散发出庞大的情绪感染力,从而成功地实现作曲家个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风格等与听者交融,用音符触动灵魂深处的共鸣。可以说在肖邦的作品中所表达的已不仅仅是个人情感,而是一幅幅民族大爱的画卷。肖邦的音乐风格正是因为这些天性使然、经历锻造、多元风格的吸取接收,造就了他超凡的诗人气质与情怀。

二、肖邦前奏曲——诗人才华尽施展

“即使寒冬凛冽,我心仍一片翠绿。”

——肖邦书信

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在他39岁时便因身体原因与世长辞,但依旧为后人留下许多创世之作,每一首都是他诗意的流露、才华的彰显。1838年饱受肺病折磨的肖邦,为疗养身心,和女作家乔治•桑来到位于地中海的马约卡岛修养,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前奏曲的多数曲目。尽管本意是为了疗养,且对小岛的最初印象不错,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随着肖邦身体恶化,他们在岛上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只能居住在修道院中,地处偏僻、破败荒凉、人烟稀少,加之恰逢雨季,肖邦的病情愈发严重,对于喜爱高雅环境的肖邦来说,颇为折磨,使得在经历短暂的小岛生活后便离开了。

前奏曲更像是肖邦的音乐日记,不断将迸发的泉思谱写成章。二十四首前奏曲以五度循环方式进行排列:如C大调、a小调、G大调、e小调等,每首乐曲都是独立的音乐形象。如冷漠忧郁的a小调前奏曲(NO.2);被称为“葬礼进行曲”的e小调前奏曲(NO.4);优美典雅的F大调前奏曲(NO.23);充满激愤反抗之情的d小调前奏曲(NO.24)。每一首都像一篇散文,以单一的艺术形象开展,但又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他用独具特色的钢琴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理解,描绘了“诗人”肖邦眼中多彩的世界,颇具浪漫与幻想。这部作品也被很多人称为“浪漫主义的音乐格言。”

其中第十五首《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最为著名。据《我毕生的故事:乔治•桑自传》中的记载,在一个雨夜,肖邦因迟迟未等到她外出归来而焦急,由于过于忧虑误以为乔治•桑遇险而难过,在这个过程中肖邦像是经历了一场噩梦,因心神不宁无法分辨梦境与现实,随即坐在钢琴前即兴弹奏,才渐渐平复下来。在他的梦境中他掉进一个湖里,冰凉沉重的水滴有节奏地滴落在他的胸前,乔治桑归来后听到肖邦的琴声,对他说那个声音是真实的,是雨滴落在屋檐的声音,但肖邦否认并拒绝了她幼稚的“听觉模仿”。正如乔治•桑所说“肖邦的音乐才华充满了大自然神秘的和谐,是由他的音乐思想卓越体现的,而不是外界声音的刻板重复。这天晚上,他创作的乐曲,在他的想象和歌曲中,都已变成了从天而降的泪水,敲击着他的心房。”

由此可见,其实肖邦并未给此曲命名,并且是有些抗拒的。而后人以“雨滴”冠名,许是因为乐曲几乎贯穿使用的持续音降a,在听觉上仿若那屋檐垂落的雨滴声响,“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也或许是因为在人们心中这是对肖邦作品更为诗意的记录,雨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情画意,透过雨滴仿若看到了那被迫离开故土,远离祖国和亲人的消瘦背影,人们将情感带入其中,并为作品赋予了饱满的、鲜活的生命力,将肖邦的身影刻在了那场雨夜中。

三、《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诗性审美全体现

让音乐本身去说话,不把主观臆想强加给听众

——肖邦

诗意的传达离不开对审美的认知,而审美,是一个绝对主观的概念,每个个体、每个时代的审美观都不相同,《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便是肖邦诗意美的体现。在24首前奏曲中,这首曲子位列第15首,最接近于0.618黄金分割点的比例布局,钱仁康教授曾说:“艺术上的‘黄金分割’比例,和音乐中高潮的位置有密切关系。我们分析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发觉其中高潮的出现,大多和黄金分割点相接近。”可见在诗人肖邦眼中《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更为符合了他的审美情趣。

《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为缩减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由第一部分(1-27小节)、中部(28-75小节)和再现部(76-89小节)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1-27小节),再现单三部曲式,由A、B、A三个乐段组成。乐曲以降D大调开始,旋律优美而富含诗意,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似也弥漫着些许哀伤和惆怅,

A乐段(1-8小节),由两个几乎相同的平行乐句构成,主题句前四小节,抒情旋律倾泻而出,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朦胧的审美效果,主题经跳进后级进上行,形成一个柔和的抛物线,三小节处中音声部与主题句成六度平行关系,情感递进并随旋律线缓慢起伏,极具歌唱性。而左手伴奏织体以八分音符的形式不断重复降D大调属音降A持续音,好似在舒缓的情绪下掺杂着似有似无的情愫,那简单的重复让人联想到生活中人在感受到焦虑情绪时,总会不自觉地重复做着某个相同的动作,或许肖邦在用一个降a重复音,将内心隐隐的不安渗透其中。结合第二句,前八小节旋律线似波浪般,起伏游走,音乐流动性强,和着降a重复音一种形似雨滴的内心律动就此开展,最后开放于主调降D大调属和弦上。后乐句与主题句构成平行结构,最后收拢于主和弦,音乐前后呼应,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的雕刻。

谱例1:《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1-4小节

B乐段(9-19小节),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乐段,乐句结构基本保留,但调性上有所转变,转入小调后蕴含着些许忧郁色彩,调式调性与A乐段形成对比。第一句弱起随后向Ⅳ级离调,转入降a小调,长度为四小节。后乐句在降b小调上变化重复,长度为七小节。整个B乐段旋律部分节奏密集,线条波动的频率相较A乐段更为频繁,伴奏部分除了反复持续的“雨滴音”,在调性变化的同时整个伴奏织体更为丰满。经由A乐段的铺垫,从B乐段可以看出肖邦此时内心的情绪波动更为凸显。

A乐段再现(20-27小节)音乐基本完全再现了开始乐段,结束在主调降D大调属七和弦上。第一部分整体结构均衡,虽暗藏波澜,但整体情绪明朗、富有美感。

三声中部(28-75小节),并列单二部曲式,此时肖邦巧妙地运用了等和弦转调的手法,从降D大调转入升c小调,转调极为自然。进入升c小调后持续音通过声部间的转换,让每个声部都得到了充足的变化发展,那股萧瑟、阴郁之感愈发明显,仿若在修道院中看到了送葬时那与遗体做最后告别的景象。中部调性色彩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推动了旋律的发展,此处形成反复的持续音降a与升g做等音转换。

C乐段(28-59小节)乐句开始转入升c小调,旋律由高音区转入到低音区,音乐低沉而哀伤,宛如乌云密布,阴暗沉重,夹杂着不停滴落在房檐的雨滴,总似让人压抑难耐心神无法安宁。一开始间隔重复的持续音升g转变为持续的单音重复,加重了愁绪的同时似也拨散了萦绕的迷雾,一幅“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的画面席卷而来。随着单音的持续35小节处加入了八度音使和声层变厚,进一步增添了紧张的气氛。音乐直至40小节转入E大调,全曲最强力度ff和重音记号的出现将音乐推向高潮,那中间夹杂的三度和四度音程、左手几乎连续跳进的长音,仿若一声声的鸣钟,述说着肖邦的悲愤和无奈。随后C乐段自身反复一次进入D乐段(44-59小节)音乐转回升c小调。

谱例2:《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28-32小节

再现部(76-89小节),音乐自然过渡,缩减再现了A乐段的前六小节,运用等和弦转调手法使旋律重回降D大调,音乐再度变得柔和起来。79小节最后的七连音变成十连音,好似窗外雨声渐小,能清晰听到自然界中不断回旋的雨滴的声音,暗示作曲家内心慢慢归于平静。81小节旋律声部出现的休止符及其后连接紧密的旋律下行音调,有如肖邦泪水的哽咽,在无声的呐喊后一步步走向未知。随后音乐由八小节的扩充进入尾声,最后在主和弦的三音旋律位置结束全曲,像一场悄然的离别,让人意犹未尽。

谱例3:《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78-82小节

全曲终了,再度回望,作品中每一个动机都与自然界中雨滴形成的过程交相呼应。乐曲初始的旋律与伴奏织体的持续音,宛若空气中正在汇聚凝结的水蒸气。随着音乐的进行,调式调性不断转变,音乐织体愈加丰富,和声层次愈发饱满,隐隐渗透着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就像云中的雨滴越聚越多,仿若下一秒就会倾泻而出。伴随着急促的琴声,一场倾盆大雨迎面而来,无数的雨滴,夹杂着苦恼、焦虑喷涌而出,毫无保留。在肆意地挥洒过后,旋律再次转为柔和,像一场狂风后的宁静,慢慢地,琴声似有似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直至曲终一切归于平静。千百年来人类便依附于自然而存在,人类文明在自然美中诞生,肖邦用他的审美理念构建了一个微型世界,引人入胜。那在风中喘息的雨滴,有如自然万物阴晴圆缺、花开花落时起承转合的关系,让人无形中感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结语

千帆竞后,“如今尽识愁滋味”的肖邦,把那份浪漫、追寻、渴望、遗憾、思念、不安融于一曲,抛洒于天地之间,用一个持续音,一段旋律,一场雨,带我们走入他充满诗情的意境中,虽历经弥久,仿佛还能听到从他内心深处浸润出的雨滴,丝丝入耳,黄花满地,就像傍晚的一场秋雨敲打过的竹林,若风悄悄,若雨细细,琴声绵绵,久久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