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寒山区设施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2022-05-10王爱民
摘要:从场所选择、整地作畦、菌种选择与处理、播种、覆膜及遮阴、培养料配方及装袋、灭菌、营养袋摆放、育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甘肃高寒山区设施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关键词: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高寒山区
中图分类号:S625;S64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4-0092-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4.021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Morchella in Facility in Alpine
Mountainous Area of Gansu
WANG Aimin
(Tianzh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Tianzhu Gansu 733299, China)
Abstract:Morchella is one of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in Gansu Provinc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morchella in facility in alpine mountains is not much.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selection of Morchella strains, the suitable cultivation time, place and cultivation method in Alpine Mountainous Areas, key production techniques, harvesting and pest control, which directly serve the large-scale strain production and farmer's field sheep tripe. The cultivation of bacteria was highly targeted and practical. We hop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chella in Gansu province.
Key words:Morchella;Artificial cultivation technology;Alpine Mountainous Areas
天祝藏族自治縣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端,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境内海拔 2 040~4 878 m,天然隔离条件好,水、土壤、大气污染少,年平均气温 -0.2~4.0 ℃,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无霜期130 d左右,年日照时数 2 500~2 700 h,光照资源充足,年降水量 265~632 mm,且主要集中在7 — 9月,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地处高寒冷凉山区,气候冷凉,产地环境清洁,非常适宜中、低温型食用菌的生长。特别是夏季,南方及周边地区无中低温型食用菌生长的适宜温度,而天祝县海拔高、气温低,适宜发展“错峰头”的低温型食用菌产业。羊肚菌(Morchella spp.)又称美味羊肚菌,别名羊肚菜、羊肚蘑、蜂窝蘑等。属于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属低温高湿型真菌[1 - 4 ],是一类世界公认的珍稀食药同源性真菌,也是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贸易真菌之一[4 ]。2019年天祝县被(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命名为“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食用菌产业成为天祝县重点扶持培育的四大种植产业之一,引进培育了6家食用菌企业,建成了蘑瑞尔斯羊肚菌食用菌产业园、天沪食用菌产业园等4个食用菌产业园。目前产业园羊肚菌栽培种植基地66.67 hm2,菌种生产车间2 400 m2。2020 年年产羊肚菌 630万袋,畦栽面积约30万m2,产量可达3 750 kg/hm2。有养菌、出菇车间 2 400 m2,保鲜、速冻(仓储)库 500 m2,深加工车间 2 400 m2,物资仓库 1 000 m2,废料回收车间 10 000 m2,交易中心 15 000 m2,累计销售收入 1 575万元,纯收入1 125万元。食用菌产业成为高寒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品销往兰州、西安、北京、厦门、乌鲁木齐等地,部分出口到俄罗斯。为此,天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人员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甘肃高寒山区设施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 播前准备
1.1 场所选择
选择具有遮阴设备的日光温室作为栽培场所,棚顶覆遮阳网,棚内安装喷雾灌溉系统。pH 6.5~7.5、中性或微碱性土壤有利于羊肚菌生长,腐殖土及黑、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均能生长[5 ]。
1.2 整地作畦
清除前茬作物留下的秸秆等废弃物,撒施生石灰375~600 kg/hm2,翻耕土壤耙平做畦。畦宽 80 cm,畦间沟宽 50 cm,畦高 20~30 cm。
1.3 菌种选择与处理
选择抗病性好、抗逆性强、优质丰产的品种,如 101、301、401 等。用纯培养的菌丝体作为人工栽培菌种,菌丝尖端白色,无干缩失水、无老化、无异味、外观无杂菌污染,生长势强[6 ],菌龄20 d左右。将选好的菌种掰碎放入已消毒的容器中,用40 g/kg 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拌种,干湿度以容器内无积水为宜。F4885CA0-1B75-4953-BEAF-70CA38595B05
2 关键生产技术
2.1 播种
温室栽培羊肚菌宜于 10 月上旬接种,翌年 4 — 8 月出菇。用种量4 500~6 000 kg/hm2。将混匀的菌种均匀撒在畦面上[5 ],耙1~3遍后及时覆湿润细土1~2 cm。播种后,当菌丝穿过覆土层、畦面出现白色菌丝时喷透水1次,以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
2.2 覆膜及遮阴
在覆好土的畦面上覆盖黑色薄膜进行保湿,并在地膜上每隔 20 cm打1个直径 1 cm的小孔。用85%的遮陽网覆盖棚膜遮阴[6 ]。
2.3 培养料配方及装袋
培养料配方为小麦70%、玉米芯10%、麸皮10%、木屑9%、石灰1%[7 ]。将小麦和玉米芯浸泡1~2 d,充分吸水后与其他配料和石灰按比例拌匀。培养料要求无污染、无虫蛀、无霉变、新鲜干燥、粗细度适宜、无异味,特别是辅料中的麸皮不能受潮结块。选用规格15 cm×25 cm的聚乙烯塑料袋,用装袋机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进行装袋,每袋装料400 g左右,然后用专用封口机封口。
2.4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2种方式。常压灭菌时灭菌仓温度在4 h内要达到94~100 ℃,并维持24 h以上;高压灭菌时压力要升至1.05 kg/cm2,温度达115~126 ℃并维持3 h以上。灭菌结束后自然冷却,在1~2 d内将营养袋运至栽培设施内,不得长期存放。
2.5 营养袋摆放
畦面出现分生孢子后揭膜,将灭菌冷却后的营养袋用刀片划开10 cm的长口贴放到畦面上,沿畦面走向平行均匀摆放2行,行间距50 cm,袋间距40~50 cm。
2.6 育菇期管理
羊肚菌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可刺激菌丝体分化[8 ]。当气温稳定在5 ℃时,畦面白色分生孢子逐渐退去,喷透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子实体形成。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 ℃,首核形成温度为16~21 ℃,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5~16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85%。子实体形成后保持温度15~18 ℃、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出菇期根据室内温湿度情况采用雾化喷灌设施喷施补水,一般在8:00时前、18:00时后进行,水温10~20 ℃为宜,以保持土壤湿润[8 ]。出菇时温度高于18 ℃时不宜喷水,子实体成熟期尽量少喷水,以免造成死菇、烂菇现象。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子实体生长阶段应加大通风并保持微弱的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
2.7 病虫害防治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严格控制农药使用[9 - 10 ]。
2.7.1 农业防治 选用优良品种,把好质量关,不用带病菌种。对培养料进行日光曝晒,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干净。搞好生产场地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避免病菌滋生和传播。严格灭菌、接种程序,外援营养袋要彻底灭菌,发现有污染要及时清除。培养料要彻底灭菌,接种人员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精细管理,创造适宜羊肚菌生长的温湿度、养分、光照、pH,提高羊肚菌自身抗性。
2.7.2 物理防治 在培养室门窗、温室前屋面及通风口处安装网纱,防止害虫飞入。用糖醋液诱杀菇蝇类等害虫,用黄板或黑光灯、频谱式杀虫灯诱杀菇蚊、菇蝇等。
2.7.3 生物防治 针对不同病虫害选用适宜的植物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进行防治,如利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防治菌蚊类害虫,利用苦参碱防治螨类害虫。
2.7.4 化学防治 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蚊类、蝇类;用5%噻螨酮乳油2 000倍液,或50%唑螨酯乳油2000倍液喷洒菇床防治螨类。
2.8 采收
羊肚菌的子实体出土到采收需 7~10 d[11 ],此时菌盖子囊果的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或蜂窝状凹陷,基本展开至充分伸展;菌盖不规则圆形,长4~6 cm、宽4~6 cm;柄白色,长5~7 cm、粗2.0~2.5 cm,基部稍膨大;顶部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应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小刀齐土面割下,清除畦面残留根部,或将子实体基部一起拔出,采收后应清除基部泥土及时晒干或烘干,装塑料袋密封保藏。
参考文献:
[1] 杨廷贤. 甘肃陇南羊肚菌资源调查[J]. 甘肃农业科技,1992(10):40.
[2] 戴玉淑,徐方杰.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3):40-41.
[3] 韩彦艳,者 旭,李赵飞,等. 羊肚菌种植技术探讨[J]. 青海农技术推广,2019(4):18-19.
[4] 杨 琴,王三喜,王海峰,等. 采自甘南州的21株野生羊肚菌的分子学鉴定[J]. 甘肃农业科技,2021,
52(5):51-53.
[5] 王 波. 羊肚菌北方设施栽培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9):105-106.
[6] 付秉廉,姜 华. 宁县羊肚菌温室人工栽培技术要点[J]. 甘肃农业科技,2020(5):77-80.
[7] 景 慧,李 江. 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及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J]. 青海农技推广,2019(4):19-21.
[8] 丁 建,张 晶,张园园. 陕南羊肚菌大田栽培模式生产成本与效益风险分析[J]. 西北园艺,2020(3):1-3.
[9] 王永元,李岩龙. 羊肚菌人工栽培出菇期虫害调查[J]. 食药用菌,2019,27(4):278-282.
[10] 王永斌,宋福英. 陇南地区羊肚菌大棚高产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19(22):169-172.
[11] 张 跃. 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林科技,2020(2):33.
收稿日期:2021 - 12 - 17;修订日期:2022 - 01 - 21
作者简介:王爱民(1972 — ),女,甘肃民勤人,正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经济作物生产技术推广。联系电话:(0)18089350633。Email:gstzwam@163.com。F4885CA0-1B75-4953-BEAF-70CA38595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