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给顾客“贴标签”,海底捞错哪了
2022-05-10马玉宝
马玉宝
【适用话题】主观判断过度追求效率 真诚相待贴标签 算法跟踪
“20~30岁,安静,不吃胡萝卜”“20多岁,瓜子脸,嘴巴长得很好看,板栗色头发,大学生,喜欢番茄锅”“1.68m左右,戴眼镜,长头发,圆脸,25岁左右,喜欢在APP上投诉”……这是最近网络披露的视频画面中,海底捞在其会员系统中对一些顾客的“备注”。因为这一“私下贴标签”的行为,这家以服务贴心著称的火锅店再一次登上热搜。
个性化的备注,针对的是个性化的需求。在商家的实用法则上,似乎说得通,但对“被描述”的顾客来说,即便能在理性上试图理解,但感性上,还是无法接受。从进化心理的角度看,这种背后的目光,在人类的原始阶段,通常代表着危险——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正被草丛里的某只埋伏的猛兽锁定,成为猎物。而对现代人来说,除了这种“演化记忆”的延续,还在于个人越来越强的边界意识与隐私觉醒。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轻易发觉这种古怪的气氛。一个人在盯着你,打量你,即便你们之间并无眼神交流,但你也会有所察觉。但如果这一切被放在如沐春风的服务中,以一种你完全不会发现的方式进行呢?当谜底揭晓,你可能会感到更加不悦,因为这里面,可能还夹杂着那么一丝被针对、被评价、被拿捏的味道。
类似的事情,之前亦有发生,也并不限于餐饮行业。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曾有人在曝光某酒店用毛巾擦马桶后,发现自己被特殊备注:此人会装摄像头取证。此事被媒体报道后,该酒店则将其备注更新为“给我们提建设性建议的VIP”。非常黑色幽默,在商家那里,“我无论如何都要备注”简直已经成为信条一般的存在,因为这真的有效,而且很多时候只需要承担道德上的代价。
当然,能够被发现的备注,还属于“手动制作”阶段,在大数据已经充斥生活的今天,更多的“备注”,精准快速,难以觉察,以至于习以为常,自然而然。饭店点餐,不用菜单,只需扫码,授权自己的微信头像;在公司看看网页、求职信息,会有系统判断出你的离职倾向,进而影响当下公司对你的判断。他们截取了与某些结论相关的参数,用一些量化的标准,最后达成对人在某个切面上的定性,并以此作为決策的依据。
但人终究是复杂的,是不能被简单划分的,当我们使用一个形容词来表达对一个人的感知时,大多不是陈述事实,而是带上了自己的主观认定。不关心时事就是“冷漠”,爱讲道理就“爹味”……人们简单粗暴,仿佛只要有了几个标签,大家也就彼此心照不宣了。但我就是过来吃个火锅,也需要被评论一番、标记一注吗?对海底捞来说,这种“标签”也许并不一定是必要的,他们只需要把每一位顾客都当作新来的,多问几句,也就有所了解,也能完成服务了,只是那对当下的体量来说显得低效——这毕竟不是一家小小的咖啡店,做的都是熟客生意。这是庞大的连锁企业,合并同类项才是最高效的工具。然而在长线上,把交流摆在明面上,而不是变成一种“凝视”,也许才是更有效率的。当然,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热情,以及最重要的更多真诚的态度。
正如传播学者约翰·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中写道的:“我们的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能够交流吗?而是应该问,我们能够相互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吗?”
(摘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周刊”,有删节)